火箭探測

火箭探測

用火箭攜帶探測儀器對高層大氣進行的觀測。

中文名稱火箭探測
英文名稱rocket sounding
定  義用火箭攜帶儀器對高層大氣進行的觀測。
套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大氣探測(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箭探測
  • 外文名:rocket sounding
  • 相關術語:飛機探測
  • 學科分支:大氣探測學
介紹,火箭探測的優勢,

介紹

火箭探空技術是指利用火箭進行近地空間環境探測和近地空間資源利用的技術,在近地空間進行探測和科學實驗的火箭稱為探空火箭。探空火箭是40~300千米高度範圍內進行空間原位探測的唯一手段,是高空氣球、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所不能及的。利用探空火箭能夠進行中高層大氣、電離層、磁層的立體剖面探測,以及微重力科學實驗、空間生物技術實驗、星載有效載荷先期原理性飛行實驗等驗證。
探空火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伴隨現代火箭技術的發展而起步的。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末期美國、歐洲各國和前蘇聯為了發展飛彈武器,利用探空火箭研究高層大氣參數和近地軌道化學成分和輻射強度等環境參數。1957年伴隨著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開始進入航天時代,探空火箭的發展成為各個國家發展航天技術的重要階段。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全球每年有幾百發的探空火箭試驗,這些試驗也培養了大批的空間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70年代後,歐美各國側重於發展國際空間站和大推力運載工具,探空火箭項目大幅度縮減。探空火箭與搭載大型運載火箭、太空梭等太空飛行器相比,具有費用低、周期短、可靠性高、機動靈活等特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各國每年都保持著一定的試驗頻次。

火箭探測的優勢

探空火箭與氣球、人造衛星和空間站相比,在進行空間環境監測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
(1)在30~400千米的高度範圍內進行原位探測的唯一手段;
(2)可直接測量局部區域中高層大氣、電離層的立體剖面探測的垂直分布,美國NASA的探空火箭甚至可達到1500千米高度,實現磁層探測;
(3)可機動、快速發射,便於觀測突發性和短暫的大氣現象,如日蝕、太陽爆發、極光現象等;
(4)研製周期短、成本低、風險較低。
因此,當前美國、歐洲、日本、巴西等國家仍然在廣泛地利用探空火箭進行空間環境的探測和試驗。
3探空火箭的主要類型
探空火箭發展迅速,型號較多,但對它總的要求是:重量輕,體積小,有效載荷大,振動和衝擊力小,彈道直,發射設備簡單靈活,可靠性好,價廉,適用於常規施放。各國常用的主要類型有:
(1)阿卡斯(Arcas)氣象火箭
美國阿卡斯火箭的全名為“全能大氣探測火箭”,是端面燃燒小型固體單級氣象火箭。1958年1月開始研製,1959年8月開始使用。1961年全系統可靠性為70%,1969年達到97%,每支火箭價格為2500美元。
(2)洛基(Loki)氣象火箭
美國的洛基火箭也稱為“魔神”火箭,它是地對空飛彈的改型,是目前美國業務氣象探測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種。美國1970年上半年公布的900餘次探測中,洛基的使用占70%左右,而使用阿卡斯的只占20%左右。
(3)MT-135氣象火箭
日本的MT-135氣象火箭於1964年研製,1967年定型,1967年3-4月曾與美國阿卡斯氣象火箭進行過10次對比觀測,其結果是:“這兩種系統提供的資料都是好的,就目前工藝水平來說,可以認為是一致的”。
(4)MP-100與MMP-06氣象火箭
蘇聯在業務火箭探測中使用得最多的是MP-100二級固體氣象火箭。這是國際上同類火箭中最笨重的。地面發射裝置由炮架和螺旋導軌組成。而MMP-06型火箭相對體積較小。
(5)大鷗(Skua)火箭
大鷗火箭是英國於1964年仿照美國阿卡斯系統製成的。使用鋼管發射筒,上升高度為70公里。火箭上使用直徑為5米的金屬化降落傘,感溫元件由蛛網狀鋁鎢絲組成。
(6)炮射探測系統(Gun-Probe)
美國炮射系統的研製工作開始於1959年。1969年前曾在白沙、格利里堡、沃洛普島等6個氣象火箭發射場用炮射系統進行業務火箭探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