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吊

火箭吊,Ctenochaetus tominiensis,最小水族箱尺寸:350升 飼養難度:中等 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 性情:溫和 水族箱最大成體尺寸:13厘米 珊瑚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草食 主要產地:南太平洋 種屬:粗皮鯛科 幼魚期顏色由黃色、藍色及白色組成。成年後,顏色固定了,尾巴變成藍色,背鰭及臀鰭帶金黃色邊。眼睛上面有很小的金黃色點,正對下方有一金色的圈。3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需要有足夠的游泳空間。對其他吊很兇猛,但對其他魚很友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火箭吊
  • 拉丁學名:Ctenochaetus tomini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刺尾魚亞目
  • :刺尾魚科
  • :櫛齒刺尾魚屬
  • :火箭吊
  • 食性:藻食性
  • 繁殖方式:群體產卵型
  •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 英文名:Bristletooth Tomini Tang
火箭吊,簡介,特徵,

火箭吊

幼魚期顏色由黃色、藍色及白色組成。成年後,顏色固定了,尾巴變成藍色,背鰭及臀鰭帶金黃色邊。眼睛上面有很小的金黃色點,正對下方有一金色的圈。 3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需要有足夠的游泳空間。對其他吊很兇猛,但對其他魚很友好。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大堡礁北部、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帛琉群島(Palau)、萬那杜(Vanuatu,西南太平洋島國)和斐濟一帶海域。最近報告顯示在湯加(Tonga)海域可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0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火箭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4-25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2-23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頭狀突起,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體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成魚體黃褐色,胸部白色泛藍,體側沒有任何線紋。眼圈黑褐色,眼睛前方各具一白色斑點。背鰭和臀鰭基部暗綠色,軟條部末端及鰭緣為黃色;腹鰭黃綠色,胸鰭淡色透明;尾柄上下方各具一黑色斑點,尾棘黑褐色,尾鰭白色泛藍。與所有櫛齒刺尾魚屬魚種一樣,火箭吊的幼魚和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灰白色,尾鰭叉形。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為墨綠色。而當長至成魚時,體色變為黃褐色,尾鰭彎月形。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3cm
習 性 棲息於有遮蔽的沿岸珊瑚礁區水深3-4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珊瑚叢生的陡坡附近。多半單獨或小群生活。主要以絲藻和附著在碎石上的單細胞藻類為食。
火箭吊

簡介

中文名:火箭吊
英文名:Bristletooth Tomini Tang
學名:Ctenochaetus tominiensis
最小水族箱尺寸:350升
飼養難度:中等
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
性情:溫和
水族箱最大成體尺寸:13厘米
珊瑚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草食
主要產地:南太平洋
種屬:粗皮鯛科

特徵

幼魚期顏色由黃色、藍色及白色組成。成年後,顏色固定了,尾巴變成藍色,背鰭及臀鰭帶金黃色邊。眼睛上面有很小的金黃色點,正對下方有一金色的圈。3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需要有足夠的游泳空間。對其他吊很兇猛,但對其他魚很友好。
雖然吊類魚也和其他魚一樣餵食動物性餌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夠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餌料。這能增強其身體免疫力,減少攻擊行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也可以在石頭上綁上乾海草來餵食,每天建議餵食3次。或者準備一些人工的植物性餌料,能更方便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