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
耕地總面積1,065.00畝(其中:田420.00 畝,地645.00畝),人均耕地1.40 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
林地13,304.00畝,其中經濟林果15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1畝,主要種植
梨、
桃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6.00畝;荒山荒地2,665.00畝,其他面積431.00畝。
該村海拔2,117.00米,年平均氣溫14.20 ℃,年降水量920.00 毫米,適合種植
烤菸、
玉米、
小麥等農作物。
農村經濟
截止2006年底,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68.00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132.00萬元,占總收入的49%;
畜牧業收入83.00萬元,占總收入的31%(其中出欄肉豬506頭,肉牛74頭,肉膠朽羊167頭);
林業收入10.00萬元,占總收入的4%;
工資性收7.00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013.3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交通設施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3.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5公里。全村共擁有
汽車0輛,
拖拉機2輛,機車4 輛。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
沼氣池農戶82戶;裝有
太陽能農戶4戶。
居住條件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五通概況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全村有202戶通
自來水,有11戶飲用井水,有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19 戶通電,擁有
電視機農戶165戶;安裝
固定電話或擁有
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7戶。
勞務輸出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在省內務工10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
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投資。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
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
黨員38 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紙頌拔員6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有團總支1個,共有
團員35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全村有 202戶通自來水,有 11 戶飲用井水,有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19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165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77戶,其中擁有移動提愉罪電話農戶數77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5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7.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0 輛,拖拉機 2 輛,機車 4 輛。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8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 戶;建有小水窖 211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2 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 戶居舉婆潤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1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76.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雄照格訂劃大力發展蔬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219 戶,共鄉村人口 753 人,其中男性 391 人,女性 362 人。其中農業人口 750 人,勞動力 475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6人,哈尼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436 人;享受低保 31 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良膠詢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7.5 公里。充巴臘漏該村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110 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76.0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219 戶,共鄉村人口 753 人,其中男性 391 人,女性 362 人。其中農業人口 750 人,勞動力 475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6人,哈尼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436 人;享受低保 31 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7.5 公里。該村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110 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