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蘭屬

火焰蘭屬

火焰蘭屬,附生蘭或陸生蘭,莖長,攀援,有時分枝;葉扁平,2列,有關節;花大或小,常為紅色;唇瓣明顯小於花瓣與萼片,3裂,有短距;蕊柱通常粗而短,無蕊柱足;花粉塊4,近等大,成2對,蠟質,具蕊喙柄與粘盤。13種,分布於東南亞,其中火焰蘭R. coccinea Lour. 和西南火焰蘭R. imschootiana Rolfe 亦產我國海南島至雲南,前者廣州間有栽培,供觀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焰蘭屬
  • 拼音:huǒ yàn lán shǔ
  • 學名:Renanthera Lour.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百合亞綱
  • 超目:天門冬超目
  • 天門冬目
  • 蘭科
  • :火焰蘭屬
形態特徵,模式分布,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無菌播種,栽培管理,溫度和環境,栽培基質,澆水與施肥,病蟲害防治,病害,蟲害,園林套用前景,下級物種,火焰蘭,雲南火焰蘭,

形態特徵

附生或半附生草本。莖長,攀援,有時分枝,具多節和多數二列的葉。葉厚革質,扁平,先端不等側2圓裂,基部抱莖並且具1個關節和鞘。花序側生,較長,多少水平伸展,通常分枝,總狀或圓錐花序疏生多數花;花中等大或大,火紅色或有時橘紅色帶紅色斑點,開展;中萼片和花瓣較狹;側萼片比中萼片大,彼此緊靠而伸展,邊緣波狀;唇瓣牢固地貼生於蕊柱基部,遠比花瓣和萼片小,3裂;側裂片近直立,內面基部各具1枚附屬物;中裂片反卷,較小;距圓錐形;蕊柱粗短,無蕊柱足;蕊喙大,近半圓形,先端寬寬凹缺;藥帽前端伸長,先端近截形而凹缺;花粉團蠟質,4個,幾乎等大,每2個為一對,其基部具1個彈絲;粘盤柄稍長而寬;粘盤厚,近圓形,寬約為2個花粉團的直徑。

模式分布

約15種,分布於東南亞至熱帶喜馬拉雅1。我國有2種,產於南方熱帶地區。
本屬模式種:Renanthera coccinea Lour.

繁殖

火焰蘭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進行分株繁殖,大量繁殖可通過無菌播種和組織培養進行。

扦插繁殖

火焰蘭是單軸性蘭花,若不處理會不停地垂直生長,同時莖稈上會不斷長出氣生根,而旁側並不會萌生新株。因此採用切莖扦插為主,一般在花後或春秋兩季進行,可待莖稈長到一定高度時,將帶有3條以上氣生根的莖上部剪下,並種植在裝有樹皮塊基質的盆中,即成新株。母株切口上必須塗藥,以免受病菌感染。

分株繁殖

此法繁殖率不高,繁殖速度較慢。當盆栽植株種植多年後,植株分櫱枝長得較密時可進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開花後或春秋季進行,用利刀從根基部將萌生櫱芽切離,儘量少傷根,並用多菌靈粉塗抹傷口,以防傷口受病菌感染。新植株應種植在裝有樹皮塊或木屑的盆中,每盆栽1株,移栽時基質勿壓太緊,否則容易屈折根系。上盆後不應施肥,3~4周后方可施肥。

無菌播種

開花時選取生長健壯的火焰蘭母株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後果實120~150天成熟,經滅菌消毒後切開莢果,將種子散落到VW+椰子乳100mg/L+活性炭2g/L的培養基上,暗培養15~25天后,可見白色原球莖突破種皮,轉入光照下,1周后原球莖轉綠,5周后原球莖形成的實生苗的幼葉,培養在VW+椰子乳100mg/L+6-BA2.0+NAA0.5的培養基中,40天左右形成原球莖繼代增殖的效果較好,原球莖繼代增殖和分化培養基採用VW+椰子乳100mg/L+6-BA0.5+NAA1.0mg/L,生根壯苗培養基採用花寶1號1g/L+花寶2號1g/L+蛋白腖2g/L+活性炭2g/L+NAA0.5+6-BA0.2mg/L,在以上培養基中均加2.0%蔗糖和0.6%瓊脂,pH值5.2~5.4,培養溫度25℃,光照3000~4000lx,光照12小時,當瓶苗形成完整植株時,將培養瓶置於溫棚中煉苗1周后,取出生根苗,洗淨附著的培養基,將白水苔用1000倍液多菌靈溶液浸泡1小時,擠出水分,包裹出瓶苗根部,種植於0.5cm小盆中。保持適宜濕度,置於陰涼通風處,期間不澆水,兩周后移入溫棚栽培,進行正常水、肥、藥管理,成活率達95%以上。組織培養除用無菌播種外,還可利用莖尖、葉、腋芽、花序軸及根尖等進行外植體快速繁殖,外植體滅菌後,切割成長1~3mm,置於添加20%椰子汁的VW改良培養基中培養,成功誘導出類原球莖,在VW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後能順利長葉和生根,得到完整植株。培養基可參照無菌播種培養基,當試管苗壯苗培養60天后,植株約有3~4片葉,轉移到自然光下煉苗7~14天,然後從玻璃瓶中取出,洗淨根部的培養基,用白水苔種植於1.5寸盆中,保持適當通風和足夠的濕度。

栽培管理

溫度和環境

火焰蘭屬植物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也稍耐旱。全年生長適溫應在18℃~35℃,冬季越冬溫度應在0℃以上。火焰蘭植株對霜雪的侵襲十分敏感,冬季稍有不慎,極易導致蘭株產生寒害,因此長江流域以北各地進行盆花生產時,應注意冬季移入溫室內避寒。在北方地區,冬季室溫必須維持在10℃以上,當外界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應進行保溫,若溫度下降到0℃時要啟動溫室供暖系統,否則低於-5℃以下就會受寒害,進而嚴重危及其生存。火焰蘭植株比較耐暴曬,當春暖期室外氣溫升高至20℃時,可將植株移至陽光充足的栽培場所放置,以使植株多接觸陽光。夏季需要注意遮陰,否則會引起葉片發黃。冬季儘量給予20℃的溫度,以利花芽分化,保證開花。

栽培基質

火焰蘭栽培時要求高溫、高濕,並要求根部通氣良好。在熱帶地區栽培,通常用木框將火焰蘭苗固定在中間,任根系在木框周圍伸展和盤繞。因此可用水苔、蕨根、木炭、樹皮塊、椰殼等在木框中間填充栽培材料,如果環境濕度夠,也可不用基質,直接裸根栽培。如果選用水苔作盆花生產,應每隔1年更換1次植料,時間最好選在春季新芽尚未生長時或花謝後進行。栽植深度以使新芽的生長部位剛好露在培養材料的表面或稍沒過一點為宜。換盆後蘭苗不得澆水,僅在盆面和葉面撒一點水。

澆水與施肥

火焰蘭較耐乾旱,長期不澆水也不至旱死,不施肥也能生長,但要使其生長健壯必須科學管理,才能開花多而花色艷。在南方地區露天栽培用石粒作材料時,應常保持基質濕潤,遇天旱及時澆水。用木框種植時,由於不易保水,必須常澆水。若用水苔作基質盆栽植株,高溫季節溫度為20℃~35℃時,3~5天淋1次透水,15℃~20℃時每周淋1次透水,冬季10℃以下,每月選中午淋1次透水。火焰蘭的根多為肉質而較嬌嫩,施肥時應薄肥勤施,每月可施用1次腐熟的豆餅水、油粕、骨粉等緩效肥。每隔2~3周施1次1500~2000倍液的液體水溶性速效肥,花芽形成前多施磷、鉀肥並適當控水,花芽伸長期到開花停止施肥,防止乾燥應多灑水。花後新芽萌發及生長期應多澆水,多施以氮為主的肥料。冬季如室溫不能保證20℃以上的生長溫度時,施肥要相應停止,以免肥料過剩而積聚造成肥害,導致根腐病和莖腐病發生。

病蟲害防治

病害

主要有炭疽病、葉枯病、莖腐病、黑斑病、病毒病、黴菌病等。
①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多在葉尖或葉緣發病,發病初期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葉緣呈半圓形的淡褐色斑塊,後期病斑上輪生小黑點,應剪除病葉,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降低葉面濕度,保持通風透氣良好。發病時可用80%炭疽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
②葉枯病。受害葉片初期葉尖枯黃,逐步向葉基部蔓延,致葉片乾枯。在高溫高濕情況下發病嚴重。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50%撲海因1500倍液或蘭·病必治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③莖腐病。發病初期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因莖部腐爛而逐漸枯萎,全株死亡。發現個別病株,立即剪除或清出室外。發病初可選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錳鋅等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40%嘧菌酯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施莖基部,每隔7~10天1次,連用2~3次。
④黑斑病。危害新葉片,病斑呈黑褐色圓形或橢圓形輪紋,邊緣色澤稍深,病斑可擴展連線成片,嚴重時病葉皺縮或枯死。除加強通風、控制空氣濕度外,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杜邦福星(氟矽唑)1500~2000倍液,或醚菌酯4000倍液,每隔5~7天用藥1次,連用3~4次。
⑤腐霉病。多發生在高溫多濕、時晴時雨的天氣以及土溫劇烈變化時,被害部初呈褐色水浸狀,濕度大時形成霉腐,表面生出菌絲,並迅速腐敗。防治方法:溫室要注意通風,盆花間距不能太密。發病時可施用蘭·病必治800~1000倍液,或10%世高3000~4500倍液,或惡霉靈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周1次,連續3~4次。

蟲害

主要有蚜蟲、粉虱、紅蜘蛛、介殼蟲、蝶蛾類害蟲及蝸牛和蛞蝓等。
①蚜蟲。在春季新芽抽嫩葉期發生,危害時葉片會畸形、褪色,一旦發生可用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10%吡蟲啉1000~2000倍液、21%滅殺斃2000~3000倍液、菊酯農藥1000倍液等噴殺。
②粉虱。一般在通風不良的溫室內發生,通常群集寄生在蘭株上,嚴重時整片葉都會布滿粉虱。危害時可噴施25%撲虱靈2000倍液、10%吡蟲啉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3000~4000倍液,每隔5~7天噴施1次,連續2~3次。用黃色色板可誘殺溫室白粉虱。
③紅蜘蛛。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下,易大量危害,危害初期發生在葉背,不易被發現,危害時會導致葉片發黃脫落。防治方法:用20%滅掃利(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5%掃蟎淨(噠蟎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尼索朗2000~2500倍液,每隔4~5天1次,連續3~4次。
④介殼蟲。介殼蟲繁殖能力很強,一般農藥難以進入,不易消滅乾淨。在高濕、通風不良和光照不足處發生較多,可選用超強滲透力的專殺介殼蟲農藥,如2.5%蚧必治750~1000倍液、撲滅蚧2000倍液、蚧死淨800~1000倍液、介殼淨500~700倍液、蚧殺特800倍液、速撲殺3000~4000倍液等全面噴施,葉正面、背面都要噴到,每周可噴藥1次,連續噴3次以上。同時,改善環境,加強通風透氣,防止乾熱悶濕。
⑤蝸牛和蛞蝓。在葉面及根部有軟體帶殼蟲蠕動,爬行後留有光亮的透明黏液線條痕跡,嚼食嫩葉和幼根。應及時用驅蝓劑誘殺,也可在晚上或陰雨天進行捕殺,並注意溫室內的清潔衛生,並及時清除雜草及枯枝敗葉。

園林套用前景

蘭花具有特有的形態美和神韻美,在園林中的運用具有很大的優勢和潛力。目前蘭花常見的園林套用形式有4種:(1)專類園;(2)花架盆栽;(3)樹幹附植;(4)地被種植。然而在園林套用方面,國內除了為數不多的一些蘭圃、蘭園之外,蘭花在園林造景中的套用十分少見。火焰蘭屬植物生命力強,生性健旺,且能耐較強光照,除了地被種植以外的園林套用形式都可採用,在園林綠化美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相信其奇特的姿態必定會給大眾帶來新的視覺感受。

下級物種

火焰蘭

莖攀援,粗壯,質地堅硬,圓柱形,長1m以上,粗約1.5cm,通常不分枝,節間長3~4cm。葉二列,斜立或近水平伸展,舌形或長圓形,長7~8cm,寬1.5~3.3cm,先端稍不等側2圓裂,基部抱莖並且下延為抱莖的鞘。花序與葉對生,常3~4個,粗壯而堅硬,基部具3~4枚短鞘,長達1m,常具數個分枝,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疏生多數花;花苞片小,寬卵狀三角形,長約3mm,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2.5~3cm;花火紅色,開展;中萼片狹匙形,長2~3cm,寬4.5~6mm,先端鈍,具4條主脈,邊緣稍波狀並且其內面具橘黃色斑點;側萼片長圓形,長2.5~3.5cm,寬0.8~1.2cm,先端鈍,具5條主脈,基部收狹為爪,邊緣明顯波狀;花瓣相似於中萼片而較小,先端近圓形,邊緣內側具桔黃色斑點;唇瓣3裂;側裂片直立,不高出蕊柱,近半圓形或方形,長約3mm,寬4mm,先端近圓形,基部具一對肉質、全緣的半圓形胼胝體;中裂片卵形,長5mm,寬2.5mm,先端銳尖,從中部下彎;距圓錐形,長約4mm;蕊柱近圓柱形,長約5mm;藥帽半球形,前端稍伸長而收狹,先端截形而寬寬凹缺;粘盤柄長約2mm,中部多少曲膝狀。花期4~6月。
產海南(三亞市、陵水、保亭、樂東、儋縣、瓊中)、廣西(資源)。海拔達1400m,攀援於溝邊林緣、疏林中樹幹上和岩石上。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模式標本采自越南。

雲南火焰蘭

莖長達1m,具多數彼此緊靠而二列的葉。葉革質,長圓形,長6-8cm,寬1.3-2.5cm,先端稍斜2圓裂,基部具抱莖的鞘。花序腋生,花序軸和花序柄纖細,長達1m,具分枝,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具多數花;花苞片寬卵形,長約2mm,先端鈍;花梗和子房淡紅色,長2-2.3cm;花開展;中萼片黃色,近匙狀倒披針形,長2.4cm,寬5mm,先端多少銳尖,具5條脈;側裂片內面紅色,背面草黃色,斜橢圓狀卵形,長3cm,寬1cm,先端鈍,基部收狹為長約6mm的爪,邊緣波狀,具5條主脈;花瓣黃色帶紅色斑點,狹匙形,長2cm,寬4mm,先端鈍而增厚並且密被紅色斑點,具3條主脈;唇瓣3裂;側裂片紅色,直立,三角形,長3mm,超出蕊柱之上,先端銳尖,基部具2條上緣不整齊的膜質褶片;中裂片卵形,長4.5cm,寬3mm,先端銳尖,深紅色,反卷,基部具3個肉瘤狀突起物;距黃色帶紅色末端,長2mm,末端鈍;蕊柱深紅色,圓柱形,長4mm。花期5月。
產雲南南部(元江)。生於海拔500m以下的河谷林中樹幹上。分布於越南(模式標本產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