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地埡群

火地埡群(Huodiya Gr.)的時代屬中元古代。分布於四川南江地區,為淺變質岩系。下部為一套變質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含疊層石;上部為一套變質火山岩及變質碎屑岩、大理岩。與上覆鐵船山組和下伏後河群均為不整合接觸。厚度5000米以上。石英閃長岩U Pb年齡9.6億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地埡群
  • 外文名::Huodiya Gr
  • 階代碼:Pt2
  • 地區代碼1:24
簡介,命名,沿革,特徵,備考,

簡介

地層名稱:火地埡群
地層名稱(英文):Huodiya Gr
階代碼:Pt2
地區代碼1:24

命名

1939年侯德封、王現衍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四川南江縣麻窩子。

沿革

1938年侯德封等稱為火地埡層並與三峽陡山沱組對比;《中國區域地層表(1965)》改稱火地埡系,時代改為前震旦紀;1961年四川省地質局三區測隊將上述地層由下而上劃分為鐵船山組、麻窩子組、上兩組和大田角組;1963年四川省二區測隊認為大田角組與上兩組為同一地層,惟變質程度有差異,故而取消了大田角組;1978年李建林等又將鐵船山組與蘇雄組對比,認為該群的層序僅包括兩個組(下部麻窩子組和上部上兩組)。四川省地礦局(1991)將大田角組、後河組歸於更古老的後河群。

特徵

下部為一套變質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含疊層石;上部為一套變質火山岩及變質碎屑岩、大理岩。與上覆鐵船山組呈不整合接觸,與下伏後河群亦為不整合接觸,厚5000m以上。侵入該群的橄欖角閃輝石岩同位素年齡為1065Ma(K-Ar);石英閃長岩為956Ma(U-Pb)。歸於中元古代。詳見麻窩子組和上兩組。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侯德封
年份1:1939
作者2:四川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2:1991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