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圖》·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明顧斌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火器圖
- 作者:顧斌
- 創作年代:明代
- 卷數:一卷
《火器圖》·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明顧斌撰。
明代火器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第二類是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口徑和形體大型火炮。簡介 明代兵器有很大的發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長柄刀、槍、短柄長刀、腰刀及各種雜式兵器如钂鈀、馬叉、狼筅等等。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種頗多,形式複雜。
火槍是中國古代用竹竿或紙做槍筒的火器,最初稱作突火槍。宋朝時期,有人用竹筒做槍身,內裝火藥和彈丸,製造出突火槍。這種火槍被認為人類已知的最早的能發射子彈的管狀射擊武器。到了元朝,火槍的竹管制的槍管被換成了生鐵管,火藥配比進行了調整,彈丸的威力大大增加,火槍的威力、射程、耐久度大大提高。猛火油櫃...
早期火器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
火球類火器的品種較多,僅《武經總要》第十一和十二卷,就記裁有8種火球的圖繪及其構造與使用方法的文字說明,它們是: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等。《武經總要》一書中記載的一種爆炸性火器,它用粗約一寸半的竹管,外面以火藥(約1.5-2千克)和碎瓷片、鐵片...
“火箭”是最初用火藥製造的武器,也叫飛火。該詞在中國出現很早,但發明以固體火藥為發射劑,《三國志魏略》記載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國的軍隊攻打陳倉,魏國守將郝昭用火箭逆射雲梯,雲梯發生燃燒,結果燒死雲梯上的蜀兵。這是我國史籍上最早記載“火箭”一詞,但這種火箭是縱火箭,即把易燃物綁在...
虎蹲炮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遠程火器,為戚家軍裝備的火炮。為了便於射擊,把炮擺成一個固定的姿勢,很像猛虎蹲坐的樣子,故得名。虎蹲炮威力不大,是早期的迫擊炮款式,是以曲射為主的火炮,適於在山嶽、森林和水田等有礙大炮機動性的戰鬥地域。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遠(約500米...
《火器圖》·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明顧斌撰。四庫提要 斌字質夫,晉江人。萬曆己酉舉人,官廣東信宜縣知縣,調蜀府左長史。是編言軍中火攻之具甚詳,然大抵斌以意造之。如所制木人騎馬之類,頗近兒戲。其火藥器具皆取天地星宿之數,太極兩儀之象,亦殊為迂闊。前有火器原、火攻要二篇,多書生紙上之談...
明朝軍隊所裝備的火器。由火箭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動,下綁兩個火箭。武器介紹 明代史書上記載的軍用火箭“神火飛鴉”。明代史書上記載的軍用火箭“神火飛鴉”外型如烏鴉,.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支“起火”,“起火”的藥筒底部和鴉身內的火藥用藥線相連。作戰時,用“起火”的推力將飛鴉...
佛郎機銃為葡人攜來之物,系以鐵鑄(見顧應祥《靜虛齋惜陰錄》、鄭若曾《籌海圖編》、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嘉靖初年,明人仿製的銃炮,皆以銅鑄(《大明會典·火器》、《明史·兵志》),可能承襲了中國固有的青銅鑄銃傳統,後來則銅、鐵並行,存世實物就有不少是以鐵鑄成。可見鑄鐵炮在這個時候有了...
根據《皇朝禮器圖式火器》的記載,清朝鳥槍的種類達58種之多,大同小異。其中裝備最多的是兵丁鳥槍。西洋火槍和中國傳統的火銃相比,有許多優點,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裝有瞄準具,採用槍機發火,發射同口徑吻合的圓鉛彈,槍柄多為曲形木托,這些改進使火槍在射程、射擊精度和侵徹力等方面都有顯著提高。清代火槍...
魯密銃是中國在明朝時期,由傑出火器研製家趙士楨所改進的一種火繩槍,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火繩槍。於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火槍的構造及製作方法,經改進後製成“魯密銃”。魯密銃約重七八斤,有的六斤,約長六七尺,發射的機關在床里。捏一下就掉,火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