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西村

本村建於夏疃之西,命名為疃西村,後因村靠近河岸,地勢較低,夏季綿雨來到,整個村內象海灘,遂演變成灘西村。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王姓由即墨縣登陽村遷來定居。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孫姓由孫家夼遷來定居。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姓從大沽頭村遷來定居。後有楊、毛、修、於、包、李姓自外地遷來定居。 灘西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之西,地處東經121°01′,北緯36°40′。村後有乳即一級公路,隸屬辛安鎮,西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東距市政府駐地18公里。東與趙家村、夏疃相連,西與瓦罐窯村、葉家村相望,南與溝里村一河之隔,北同南茂梓村接壤。 全村轄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3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薯類、花生、桑、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219戶,598人,有王、孫、由、楊、修、於、包、毛、李等9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灘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人口:598人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4年成立國小,1965年、1968年,新建、擴建校舍20間。1971年,由斷晚敬灘西、趙家、夏疃、草泊、溝里等五個村,重建趙家聯辦中學,有新校舍45間,加上體育場,占地1公頃。有教職工20多人,在校學生達200多人。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從建國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0人。 人民生活建國前,灘西村是個出名的窮村。因地澇窪,農業生愉洪循產條件差,村民霸照捆常年人均糧食僅有100公斤左右,只能半糧半糠菜度日。建國雅提充槳後,隨著生產條件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4年,全村人均糧食25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300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達560公斤。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500元,有各種運輸及農用車輛130多輛,機車80多輛,電話143部,彩電160台,電辨己懂冰櫃2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全是草房,人均居住面積僅有6平方米。建國初期,村集體只有10間草房。1971-1980年,先後建起了擁有50間房的集體大院。建國後到1972年,村民建房仍以草房為主。1974-1989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村民建新瓦房120多棟。1990年,村硬化新房區街道。到2000年,先後建了40多棟新式住宅。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2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1年,村辦起了幼稚園,實行幼兒免費入園。1996年,全村吃上了自來水。1998年,投資9萬元安裝上閉路電視。2000年,村民安裝旋腳電話143部,並設虛擬網,建成了電話普及村。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王秉九經向陽村王希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4年,灘西村黨小組成立,組長王秉怡。同年,在黨組織領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抗日、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人員參軍、支前。1944年除夕之夜,孫紹周帶領20餘人,隨部隊參加了萬第討伐趙保原戰鬥。1949年成立黨支部,孫紹章任黨支部書記。到2002年,曾有王秉恩、王永貞、王秉九、孫桂全、孫桂浦、由兆玉、王炳榮、王希朋任黨支部書記。本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35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4年設村政府,孫紹元任村長。1947年起,王秉恩、王秉勤、王永禎任村長。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王永禎、王玉林任大隊長。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王秉九任革命委員會主任。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王秉榮任大隊長。1984年,改稱遷虹捆設村民委員會,王秉榮任村委主任,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99年4月,王秉榮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王希朋當選為村委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