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國師,元明時期藏傳佛教首領封號。元末,烏思藏帕竹政權首領章陽釋迦監藏掌權後,元廷封其為灌頂國師。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知其仍“人所信服”,繼封此名號,並派特使至烏思藏賜玉印。次年,章陽釋迦監藏遣人入貢,接受新的君臣關係。有明一代,烏思藏擁有實力的宗教首領,亦有獲此封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灌頂國師
- 類別:元明時期藏傳佛教首領封號
灌頂國師,元明時期藏傳佛教首領封號。元末,烏思藏帕竹政權首領章陽釋迦監藏掌權後,元廷封其為灌頂國師。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知其仍“人所信服”,繼封此名號,並派特使至烏思藏賜玉印。次年,章陽釋迦監藏遣人入貢,接受新的君臣關係。有明一代,烏思藏擁有實力的宗教首領,亦有獲此封號。
灌頂國師,元明時期藏傳佛教首領封號。元末,烏思藏帕竹政權首領章陽釋迦監藏掌權後,元廷封其為灌頂國師。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知其仍“人所信服”,繼封此名號,並派特使至烏思藏賜玉印。次年,章陽釋迦監藏遣人入貢,接受新...
灌頂國師闡化王印,是灌頂國師闡化王印章。灌頂國師闡化王,是明朝皇帝給西藏帕木竹巴首領的封號。帕木竹巴第五第司(第巴)扎巴堅參(《明實錄》作吉剌思巴監藏巴藏卜)於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被明太祖封為“灌頂國師”。永樂四...
正當空海在青龍寺如饑似渴地學習密宗時,惠果不幸在青龍寺東塔院病逝,空海懷著十分尊敬的心情,撰寫了《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闍黎惠果和尚之碑》。歷史背景 惠果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十二月十五日圓寂,與空海的師徒...
帕竹地方政權,是藏傳佛教帕竹噶舉派在西藏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該政權分別得到元朝和明朝中央政府的承認,其掌權人先後被封為大司徒、灌頂國師和闡化王。帕竹地方政權共傳11代,統治西藏264年。建立 帕竹噶舉派始創於12世紀,主寺是...
次年,為寧宗灌頂。元統元年(1333),在返回西藏途中朝拜五台山。返藏後居粗朴寺,後又退居桑耶寺,於此請人抄寫《甘珠爾》、《丹珠爾》各1部。至元二年(1336),又應順帝之召,於四年(1338)至大都,封灌頂國師,賜玉印。次年,卒於...
從數量上看,基本上是以俗官為主而僧官為輔;從官職品級上看,此時期封賜的等級也普遍較低,最高僅為“大國師”和“灌頂國師”。在藏地封授的官職、封號大多是沿用元朝的舊稱。●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1374年七月由烏思藏衛指揮...
此後常應詔入內道場為代宗、公主等修法,並繼不空法席,為青龍寺東塔院灌頂國師,故又稱青龍和尚。歷任代宗、德宗、順宗三朝國師,倍受崇敬。師博通顯密內外群經,啟迪後進不遺餘力,四方從學之眾常多達數千人。永貞元年示寂,世壽六十...
洪武二十一年受封為灌頂國師。永樂元年(1403)遣使進京入貢。四年,封為灌頂國師闡化王,賜印並厚賞。這一舉措改變了元朝以宣政院掌治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並專任薩迦一派的做法,開始以王爵封授各教派僧人,因俗而治。護教王 明...
明朝前後兩次對西藏授官職即多達百餘人,而對西藏僧人首領賜封號者則極少,整個洪武時期,明朝給西藏僧人首領以封號者僅有數人,他們是熾盛佛寶剛國師喃加巴藏卜、灌頂國師章陽沙加,圓智妙覺弘教大國師公哥堅藏卜、灌頂國師答力麻八剌...
1370年年正月,當時控制烏思藏大部分地區的帕木竹巴第悉(帕竹政權首領的稱號)釋迦堅贊(即《明太祖實錄》所記的“故元灌頂國師章陽沙加”)在被明太祖封他為灌頂國師後,遣使入朝,貢以佛像、佛書、舍利。在此之後,藏族地方的...
其時元文宗已卒,即覲見元寧宗,並為皇帝和皇后灌頂授法。元統二年(1334)返藏途中朝拜五台山。至元二年(1336),元順帝又召其進京,四年至京,順帝封其為灌頂國師,賜玉印。其著作有《佛百行傳》、《甚深內義本釋》、《歷算綜...
永樂四年(1406),封授烏斯藏帕木竹巴的吉剌思巴監藏(1374~1432)為灌頂國師闡化王。帕木竹巴是西藏封教噶舉派中的一支,因創派人為帕木竹巴·多吉傑博(1110~1170)而得名。元時曾獲萬戶府之封援,為十三萬戶府之一。大司徒普...
恢復壤塘寺,後於故鄉倡建薩拉尚旦寺、康薩寺、貝旦扎西崗寺、草墩寺等,又興建許多小廟,壤塘寺影響因以擴大,壤塘縣和嘉絨地區部分上層皆為其施主。成化八年(1472),明廷遣使封之為“善悟灌頂國師”,並賜象牙印信。
藏語意為長壽寺。在拉薩大昭寺以北,為拉薩四大叢林之一。主要建築為兩座杜康大殿,均為三層。一殿供佛像,其底層建築及壁畫保存完好。殿內雕梁畫柱,色澤鮮艷;另一殿專供佛塔。該寺建於清乾隆四十工年(1777),寺主封號為灌頂國師...
後示寂於洛陽廣福寺,謚灌頂國師、大弘教三藏,金剛智亦為漢地密教初祖。門弟子有不空、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不空(公元705-774年):又作不空金剛,南印度師子國人,天資聰明,幼從叔父游南海諸國,其後出家,十四歲從金剛...
後釋迦智回西藏創建色拉寺(拉薩三大寺之一),又再度至京,任永樂、宣德兩代國師(張建木《宗喀巴大師傳》)。計永樂時代(1403—1424)受封的藏族喇嘛,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頂國師、十八灌頂國師(《明會要》卷...
後示寂於洛陽廣福寺,謚灌頂國師、大弘教三藏,金剛智亦為漢地密教初祖。門弟子有不空、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不空(公元705-774年):又作不空金剛,南印度師子國人,天資聰明,幼從叔父游南海諸國,其後出家,十四歲從金剛...
土酋朵甘、灌頂國師、烏思藏諸部奉表朝貢。寧正上言應當軍民互市,以解決軍餉運輸問題。洪武七年(1374),改置西安行都指揮使司於河州,寧正任都指揮使,進驃騎將軍,提調朵甘、烏思藏都尉。寧正招降元石丞朵兒只失結等,奏置...
帕木竹 帕木竹,明代烏思藏地名。在今西藏乃東。元至明初,其地方政教首領建帕木竹巴地方政權,是為其政權駐地。永樂四年(1406),明廷封其政教首領灌頂國師帕竹扎八堅贊為闡化王。自此,有明一代,其地成為闡化王駐地。
但至元朝以來,藏族僧人在朝庭任國師、帝師者二十多人,各中央王朝為了表示對藏傳佛教和西藏地方僧俗首領的尊崇,賜給西藏的印信也有相當一部分為玉印。如元朝所賜“國師印”、“帝師印”、“白蘭王印”;明朝所封“灌頂國師印”、“...
明朝復置驛站是古代機構。永樂五年(1407年)明永樂市諭令:“帕木竹巴灌頂國師闡化王吉刺思巴監藏巴里卜同護教王贊善王,必力工瓦國師,川L千戶所,必里,朵甘、隴答三衛、川藏等族,復置驛站,以通西域之使。令洮州、河州、西寧三...
教護教王者,名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館覺僧也。成祖初,僧智光使其地。永樂四年遣使入貢,詔授灌頂國師,賜之誥。明年遣使入謝,封為護教王,賜金印、誥命,國師如故。遂頻歲入貢。十二年卒,命其從子幹些兒吉剌思巴藏卜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