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街

瀟湘街在湖南衡陽石鼓區,中山北路東面,東起湘江北路,西至荷池路。此地在古代位於衡陽城的瀟湘門,故取名瀟湘街。文革時改為躍進路。1981年地名普查時恢復瀟湘街原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瀟湘街
  • 位置:湖南衡陽石鼓區
  • 相關文章:水經注 湘水
  • 介紹:東起湘江北路,西至荷池路
據相關資料,“瀟湘”一詞有多解。其一是單指湘江。古人把瀟湘作為湘江的別稱。出自酈道元《水經注 湘水》中:“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湘者,水清深也”。其二是指瀟水和湘水的合稱,范仲淹《岳陽樓記》就有“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之句。因湘水中游與瀟水合流,所以人稱“瀟湘”。其三,因瀟、湘二水均在湖南境內,所以瀟湘又泛指湖南地區。
湘水流域古為荒僻之地,又是舜帝妃子娥皇與女英投水自盡的地方,所以文學作品中的瀟湘多有相思、傷心的淒切意境。如宋代秦觀的名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住處為“瀟湘館”,雅號為“瀟湘妃子”,也有這層意蘊。
清代時,在瀟湘街與今中山北路處建有鐘鼓樓。晨鐘暮鼓,指引著瀟湘門的開關啟閉:巍巍瀟湘門,悠悠鐘鼓音,街旁江水碧,天上白雲深……
今天,瀟湘街還在,鐘鼓樓卻片瓦無存,僅剩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