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台在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高莊阜下村的莽塬上,是由人工用黃土夯層堆集起來的大土台,似一座高而略長的小山包。從側面看,一層一層由人工夯打的痕跡依稀可辨。春天踏青到此,會見土台上和周圍的麥田裡綠蔭疊翠,芳草離離。有“瀛洲春草”之稱,是涇陽縣的八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瀛洲台
- 地理位置: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高莊阜下村的莽塬上
-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所屬國家:中國
史料記載
據清時《涇陽縣誌》記載:“瀛洲台東西相間,斷礎猶存,相傳是唐十八學士所臨瀛洲也。”據史考證,瀛洲台是在唐貞觀五年建成。因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文愛書,頗有收賢納士之舉,於貞觀七年設立文士兼文學館學士,並選聘當時最負盛名的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等十八人為“十八學士”。這些學士在李世民執政期間,建言獻策,為國效力,在詩文、書、畫方面,亦頗有建樹。十八學士曾相約結伴同遊瀛洲,登台賦詩,豪情滿懷,縱論天下。因瀛洲台地處京都長安西北京畿之地,交通便利,春暖花開時節便成為人們踏青的好去處。登台觀景,近有千古奇觀“涇渭分明”;遠眺東南方位有灞、灃、滈等八水繞長安;南望秦嶺青如黛;向西可見周和西漢時帝王墓冢,“摩挲高冢臥麒麟”。
此後,眾多文人學士因敬仰十八學士的才名,紛紛去瀛洲台尋覓他們的足跡,觀景賦詩,以抒胸襟,瀛洲台也因此名聞遐邇。在明朝以後修建的北京故宮御花園的花石路上,鑲刻有“十八學士游瀛洲”的故事傳說圖案畫面。在三原城隍廟一石碑坊上也有十八學士游瀛洲台浮雕,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景象。明代人喬奉先曾作“瀛洲春草”詩讚“玉堂人回草萋迷,綠野新鶯到處啼”。涇陽的瀛洲台前原為“瀛洲故址”石碑,後遺失,近幾年石碑被民眾尋找回來。
時光如梭,風雨剝蝕了瀛洲台的昔日風采,但它的魅力和神韻猶存。今天站在瀛洲台上,撫今思昔,仍令人感慨萬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創建了一個盛唐時代,隨之產生了繁花似錦的詩歌王國,為中華民族文明添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