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水河的變遷
城市因水而興。發源於
武功山的瀘水河給安福縣城帶來了靈性,平添了幾分魅力。千百年來它一直靜靜地流淌在縣城城區邊緣,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瀘水河穿城而過,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河”。透過瀘水河的變化,可以清楚地看到安福這些年來的城市發展軌跡。去年,該縣榮獲“江西省衛生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稱號。
擴容,城區面積擴大近3倍 在
縣委工作的小彭,2005年前每天步行上下班,只需短短几分鐘,如今縣委辦公地點已搬遷至城北新區的行政中心大樓,騎
機車都要花上十幾分鐘。從步行到騎車,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數字上的小變化卻折射出安福城區全面“擴容增量”的大變化。
沿瀘水河兩岸開發是目前安福城市建設的主攻方向,“一河兩岸三區”的城市藍圖,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如今已初具規模。位於瀘水河北岸的城北新區,以前只是一片人跡罕至的黃土坡,從2005年縣行政中心的“入駐”開始,這裡已然成為當地人氣最旺的熱土。安福廣場、華泰學校、名都大酒店等項目的建設,引發“連鎖反應”,帶動了一批如富瑞淺水灣、名駿名都等高檔商業小區前來“搶灘登入”。該縣還首次將
工業園區納入城市發展的總體框架,完成了工業園區至城區公路的拓寬改造工程,園區、城區實現“無縫對接”、聯軌發展。對比5年前,安福縣城城區面積由原來的2.65平方公里擴展到7.5平方公里,擴容了近3倍,城區建設規劃面積擴充到16.9平方公里。
綠色,城市中最濃的色彩
從2007年的超億元到2008年的2.5億元,再到2009年近4億元的總投資,安福縣在城市建設上的投入可謂一浪高過一浪。這其中,在生態環境建設或相關建設上的投入占了很大的比例。
從城區出發,沿著瀘水河往東走,投資近5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已全面竣工;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實施完畢;縣城生活垃圾衛生處理場工程即將完成。僅2009年,該縣城區綠化面積就達300畝,打造出文化公園、濱江公園、蒙崗嶺森林公園等綠化精品工程,全縣的環境衛生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今年,該縣又啟動了瀘水河橡皮壩建設和蒙崗嶺森林公園的擴園規劃,並加大縣城周邊的北華山、黃牛嶺森林保護,在縣城主街道和出縣四條省道啟動千里香樟長廊建設。在城區推進擴綠補綠工程,將縣城建成的社區公共場所、單位大院、居住小區等地段,全面進行綠化。
文化,千年古城亮出新名片
瀘水河文化
瀘水河的守望
彭聲驃
夏日火辣辣的陽光下,
我站在瀘水河發源地眺望:
這裡,林海茫茫,一片蔥綠,
這裡,涼風習習,氣象萬千。
這裡是武功山、明月山的幾何中心,
是安福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
是正在建設中的國家風景名勝區,
也是正在建設中的全國首批商品材基地,
這裡就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安福武功山。
翻開共和國厚重的革命史冊:
在武功山的溝溝沖沖里,有當年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三年游擊戰爭中留下的錚錚腳印;
在十萬畝高山草甸上,掩埋著大革命時期為真理而英勇捐軀的愛國忠烈。
當紅軍戰士在“三天門”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當他們終因彈盡糧絕而被迫跳下千丈崖殉國的那悲壯的一刻,
我們這些忠魂義士是多么希望祖國能夠強大,人民能夠自由,能夠走向富足安康,
從此,在武功山的廣袤土地上,就有了一個熱切的期盼,一個瀘水河的守望。
今日,武功山在騰飛:
一座座大橋開始跨過那沉寂的瀘水河,
一條條二級油路從此連線起四面八方,
一棟棟為旅遊新建的賓館、飯店、酒家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一條條纜車線輕鬆地把遊客送上(下)金頂,
一片片中齡人工林給武功山增添了無盡的新綠,
此時,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春林正在武功山的沃土中萌動。
60年歷史終將見證:
武功山已建成江西最美的、純生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武功山的天空將挽著祖國最絢麗的一段彩虹。
那是40萬安福人美麗的憧憬,
那是瀘水河最終的守望……
(註:瀘水河為安福的母親河。)
城市品位:營造舒適的人居環境
從2007年的超億元到2008年的2.5億元,再到2009年近4個億的計畫總投資,安福縣在城市建設上的投入可謂一浪高過一浪。瀘水河城區段的下游,一個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正在緊張地建設中,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也已啟動,全縣的環境衛生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此外,城市防洪工程、經濟適用房和
廉租房建設工程、新體育中心、文化公園等一大批城建民生工程使得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據了解,該縣還將投入1.2億元,在三到四年的時間裡完成對老城區的改造。
縣城的交通道路同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沿著瀘水河修建的瀘水河大道成為縣城標誌性的景觀大道和生態大道,在改造修復楓林古橋的同時,新建了安林大橋和安福三橋,尤其是三橋建設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基本建成,創下了該縣橋樑建設速度新紀錄。如今,城區安林大橋至安福三橋沿瀘水河環形體系基本形成,武功山大道、瀘水河大道兩條景觀大道橫貫東西,安成路、安平路、寶成路縱穿南北,“一環兩橫三縱”的發展框架全面拉開。
城市名片:
文化打造安福新形象在瀘水河的北岸、安福廣場的南面,一個以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已拉開建設序幕,這是該縣打出的又一張展示安福新形象的城市名片。古文化、綠色文化,用文化來包裝城市,用文化來提升城市品位,用文化來招攬八方客商。走進安福縣城,你會發現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片”遠不止這一個。繁花似錦、綠樹成陰的安福廣場、集休閒、購物於一體的金岸廣場、全省最大的縣城中心區域森林公園——蒙崗嶺國家森林公園、以千年東山文塔為中心的科教文化廣場等等俱已成為縣城最為吸引人的去處。瀘水河南岸的一片荒洲上,一個多功能的新體育中心已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瀘水北岸,淺水灣小區、名駿國際廣場等一批精品工程正在建設當中,不久以後,安福縣城又將增添幾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近年來,該縣關停了瀘水河上游所有的小造紙廠,對河道進行了疏通治理,瀘水河及兩岸的生態環境日益最佳化。由於交通建設和水利建設而不得不處理的一些大樹古木,全部實現就地“搬家”,移栽至安福廣場或其他景觀工程,同時採取拆遷建綠、破“硬”造綠等措施,將居住區、單位庭院綠化與道路綠化融為一體,實現綠化資源共享,在幾條交通幹線、旅遊公路兩旁,積極打造300公里的“香樟長廊”,目前該縣城區綠化率達43.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8平方米。一個環境優美、整潔靚麗的山水園林城市初具雛形。
關於安福縣
安福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
吉安市的西北部。地處東經114°-114°47′,北緯27°4′-27°36′之 間。東鄰吉安,南接永新,西與蓮花、
萍鄉接壤,北和
宜春、
分宜交壤全縣東西長76千米,南北寬59千米,總面積2793.15平方千米。總人口39萬人。 全縣轄7個鎮、12個鄉:平都鎮、滸坑鎮、洲湖鎮、橫龍鎮、洋溪鎮、嚴田鎮、楓田鎮、竹江鄉、瓜畲鄉、錢山鄉、赤谷鄉、山莊鄉、洋門鄉、金田鄉、彭坊鄉、泰山鄉、寮塘鄉、甘洛鄉、章莊鄉。共有8個居委會、25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平都鎮,距省會南昌市278千米,距吉安市區59千米。
三面環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南寬北狹,東短西長。山地面積2017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2.2%。武功山脈主峰金頂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內最高峰。主要河流為瀘水、陳江山和同江等。屬亞熱帶季風潮濕天氣。年均勻氣溫17.7℃,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均勻日照時數1649小時,年無霜期279天。
國家商品糧、商品木材基地及全國低級電氣化縣。主要資源有煤、鎢、鐵、錳、沙金、石英、花崗岩、稀土、鉛、鋅、銀、瓷土、石灰石。森林籠蓋率為61%,以陳山紅心杉及毛竹、樟樹、濕地松、果樹為主,有“樟鄉”之稱。土特產有安福火腿、楓田辣椒。 分(宜)文(竹)鐵路直通境南北。武功山是聞名的佛教、道教勝地。始建於三國的東山文塔和始建於宋代的孔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聞名道教場所洞淵閣,以及洲湖鎮塘邊村、甘洛鄉三舍村、金田鄉柘溪村等古代民俗文化村落數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