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新時代瀋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20〕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6月1日
- 實施時間:2020年6月1日
- 發布單位:瀋陽市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解讀,
全文
一、總體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戰略定位,服務瀋陽產業轉型升級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入推進以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產教融合、雙元培育,經過3-5年時間,形成以高職為主導、中職為基礎的瀋陽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為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一)推進資源配置和辦學水平提升。落實我省高等學校布局調整部署,通過升格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為高等專科學校、做大做強瀋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途徑建好5-6所高職院校。在標準化職業學校建設基礎上,做強市裝備製造工程學校等10所國家示範學校、市旅遊學校等4所省級示範學校、1所示範性職教中心和35所骨幹學校,支持建設遼寧豐田金杯技師學院、遼寧煤炭技師學院等2所高水平技師學院。
(二)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水平提升。培育一批以華晨汽車、東軟醫療、瀋陽順豐實業、中德新松教育集團、遼寧龍源教育集團等為代表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10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做強瀋陽職業技術學院股份制二級學院,積極推進在其他高職院校中再增設2-3所股份制二級學院。穩步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簡稱“證書制度)。“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65%,建設25個市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10個市級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
(三)推進對外開放能力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業院校。支持職業院校充分利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中國(遼寧)自貿實驗區建設等有利條件,探索中外合作共建特色專業、優質課程、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實施學生聯合培養。
(四)推進服務發展能力提升。職業院校布局和專業結構緊密對接我市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機器人及智慧型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服務業等12個重點產業群,教育結構、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每年培養、培訓技術技能型人才20萬人次以上。
二、工作任務
(一)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落實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標準。規範職業教育發展,嚴格執行學校設定、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國家辦學、教學和質量標準。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完善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和評價機制,規範人才培養全過程。落實證書制度,做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等5所學校兩批次證書制度試點,組織、推動中職學校積極申報後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逐步擴大範圍。開發一批具有瀋陽特色、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專業課程標準。建立專業定期評估機制,引導職業院校最佳化專業設定。完善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構建行業企業參與的質量保證體系。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各區縣市政府
2.做優中等職業教育。支持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15所中等職業學校率先發展。辦好市裝備製造工程學校機械加工專業、瀋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軌道交通專業、市外事服務學校高星級酒店專業、市旅遊學校旅遊專業、市中醫藥學校護理專業和瀋陽音樂學院附屬舞蹈學校舞蹈專業、瀋陽音樂學院附屬音樂學校聲樂專業等7個國家示範專業,創建3-5個新一批國家示範專業。推進7所區、縣(市)職教中心轉型發展,更好地發揮當地技能型人才培養、社會生活教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培訓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職能。進一步最佳化中等職業學校資源,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全面落實“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制度,進一步推進中職、高職、本科分段銜接和貫通的培養模式,完善人才培養立交橋。引導國中畢業生合理分流,提高中職學校吸引力和質量。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民政局,各區縣市政府
3.做強高等職業教育。支持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爭創省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支持相關高校建設機械設計與製造、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等10個省特色專業(群),全力打造市裝備製造學校機加數控、遼寧豐田金杯技師學院汽車維修、瀋陽職業技術學院高端裝備製造、市信息工程學校電子信息技術、遼寧東升智慧型製造等10個校企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重點建設1-2所改革、瀋陽特色、國家水平的高職院校和3-5個高水平特色專業(群)。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規模,探索建立“中職-高職-本科”分段銜接和貫通培養模式。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局
4.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公共實訓基地、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構建與瀋陽人口分布相適應、與產業轉型升級相匹配、與產業園區相對接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加快社區教育三級網路實體建設,創建13個功能完善的區縣級社區學院,培育5個市級社會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典型,促進社會化職業培訓健康開展。有效套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豐富瀋陽市數位化學習港內涵,拓展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覆蓋面。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教育局、民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各區縣市政府
(二)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
5.深化校企協同育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範人才培養全過程。借鑑“雙元制”等模式,總結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建設經驗,校企共同研製人才培養方案,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引導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的套用,加快建設線上智慧型教室、智慧型實驗室、虛擬工廠等智慧型學習空間,推行場景式、體驗式等學習方式,形成“網際網路+職業教育”新形態。完成雙元培育改革試點任務。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重點支持瀋陽市裝備製造職業教育集團、瀋陽市職教集團、瀋陽市旅遊職教集團等10個職業教育集團發展,建設30門省級職業教育精品課程,推動優質課程資源開放共享。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市政府
6.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啟動瀋陽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定期發布試點工作,定期向社會發布全市企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信息,職業院校應及時把握市場需求,促進產教融合。以引校進企、引企駐校、校企一體等方式,建立招生、人才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推動院校與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支持有較強代表性、影響力和改革意願的企業申報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被認定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支持。鼓勵支持職業院校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引企駐校”,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市政府
7.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面向我市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重點建設高端裝備製造類、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現代服務類等10個市級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內實訓基地,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探索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工廠化運營模式。(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市)政府)
8.建設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職業院校按照有關規定自主制訂單位內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崗位設定,自主安排、執行用人計畫,自主公開招聘各類人才,自主組織競聘上崗和人員聘用管理,自主確定本單位績效工資分配方式。健全職業院校教師自主招聘制度。支持學校引進行業企業人才和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專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擔任高級專業教師,獲聘人員享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薪酬待遇。充分依託瀋陽市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打造教學創新團隊,以研訓一體、以訓代評等形式,培育一批專業(學科)骨幹教師、教學名師、教學團隊和職教專家。完善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和教學能力大賽制度,培養一支職業教育領軍團隊。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構建多元開放辦學格局。
9.推進企業與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支持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實訓和開展職業教育,支持校企通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協定合作等多種形式共建共管“雙創”基地、實踐基地和跨企業培訓中心。支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職業院校建立股份制技能大師工作室。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落實公益性捐贈優惠政策,吸引社會捐贈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制度,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民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稅務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縣市政府
10.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支持職業院校有計畫地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成熟適用的人才培養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和數位化教育資源。支持與海外高水平院校建立合作關係,舉辦合作辦學項目。推動職業院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支持與沿線國家職業院校聯合舉辦職業技能培養、培訓和技術交流。支持承攬海外大型工程的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加快培養適應我市企業走出去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持職業院校教學科研人員更廣泛地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職業院校承辦和選派師生參加國際技能大賽。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公安局、市政府外辦,各區縣市政府
(四)健全改革發展保障機制。
11.建立政策激勵機制。允許職業院校探索自主經營、市場運作、獨立核算的實訓基地運營模式。鼓勵職業院校依託生產性實訓資源,單獨舉辦或“引企入校”合作舉辦以滿足專業教學為主要目的的校內教學工廠,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等優惠。校企合作中,學校可以從中獲得智力、專利、教育、勞務報酬等收益,具體分配由學校按規定自行處理。建立國家、省、市三級技能競賽獎勵機制,制定獎勵辦法。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發展改革委、稅務局、教育局、國資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縣市政府
12.健全經費投入機制。2020年,公辦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不低於12000元,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公用經費撥款不低2000元。進一步完善職業院校學生助學金、獎學金制度。確保市級教育費附加30%用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責任單位:市財政局、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各區縣市政府
13.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宣傳展示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事跡和形象,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勞動精神。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縣市政府
三、推進保障組織實施工作
14.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調動每位師生參與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責任單位:市委教科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縣市政府
15.建立市政府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國資委、農業農村局、民政局、稅務局和市委編辦等部門組成市政府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召集人。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市職業教育工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重大問題,部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重大事項,每年至少召開1-2次會議,各成員單位就有關工作情況向聯席會議報告。各成員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相關政策配套銜接,在發展規劃、項目安排、經費投入、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成立瀋陽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聚集更廣泛的資源助力瀋陽職業教育科學高效發展。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民政局、國資委、稅務局,市委編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各區縣政府
16.建立健全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制度。健全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將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實施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市政府
印發的通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現將《瀋陽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瀋陽市人民政府
2020年6月1日
解讀
一、出台背景
2019年1月和2020年3月,《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20〕8號)相繼出台,全面部署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
為貫徹落實全國、省教育大會精神以及國家和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推進新時代瀋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市政府制定了《瀋陽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戰略定位,服務瀋陽產業轉型升級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入推進以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為引領的產教融合、雙元培育,為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重點任務。
(1)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落實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標準,做優中等職業教育,做強高等職業教育和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
(2)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和建設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
(3)構建多元開放辦學格局,推進企業與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4)健全改革發展保障機制,建立政策激勵機制,健全經費投入機制,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2.完善市政府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3.建立健全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制度。
四、主要特點
方案力圖在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在發展模式方面。落實省方案關於“支持瀋陽、大連市舉辦多所高職院校”的新精神,未來我市將舉辦5-6所高職院校,改變目前1所高職院校、78所中職學校、30所技工學校的傳統格局,形成以高職為主導,在院校和專業布局方面緊密對接我市1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的辦學新格局,以滿足我市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這是第一個突破。
二是在產教融合方面。聚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依託“瀋陽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項目,提出建設產教供需銜接機制,探索建設股份制二級學院,定期發布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建設產教融合對接服務平台,遴選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及實訓基地,廣泛開展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打破產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兩層皮現象等。這是第二個突破。
三是在保障機制方面。明確提出將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可以由學校按規定自行處理。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瀋陽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制定技能大賽獎勵辦法,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等措施。這是第三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