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水海岸

瀋水海岸

瀋水海岸是指沿海陸地下降或海平面上升的海岸。由於瀋水作用,海水侵入陸地,部分山地及河谷部分為海水所淹沒,原來的山嶺成為露出海中的島嶼,山脊成為向海突出的岬角,山谷被海水侵入,形成谷灣

瀋水海岸為原本的陸地沉入海中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水海岸
  • 外文名:shore-line of submergence
  • 定義:沿海陸地的沉降或海水上升形成的
  • 分類依據:根據海面和陸地的相對高度分類
  • 相對詞目:離水海岸
  • 所屬學科:地理學
發育,地理分布,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離水海岸,

發育

現海岸是晚更新世冰期後,在海面上升淹沒陸地的基礎上,由波浪、潮汐河流作用形成的。因此瀋水海岸具有普遍意義。
瀋水海岸
瀋水海岸的發育
圖A表示剛被淹沒形成的里亞斯海岸(原始海岸)。
圖B為在波浪作用下,島嶼岬角被侵蝕形成海蝕崖(早幼年期海岸)。
圖C為波浪把侵蝕岬角和島嶼的物質搬運到海灣堆積形成海灘。沿岸沉積物流在灣口形成各種類型的沙咀,並把島嶼與陸地連線起來形成陸連島(青年期海岸)。
圖D表示已發展到壯年期,島嶼被蝕盡,岬角後退,灣口形成攔灣壩、瀉湖、岸線平直的海蝕、海積海岸。
圖E代表老年期海岸,水下海蝕台均衡剖面發育完成,波浪能量完全消耗于海底摩擦上。岸線平直,岸坡已退到原海灣範圍以外。

地理分布

我國的瀋水海岸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南端,山海關至葫蘆島一帶及山東半島、浙江、福建等地。其共同特徵是;岬灣曲折,港闊水深,海蝕地形雄偉多姿。

遼寧

遼寧省旅順口外的峭壁、老虎灘岸邊結晶岩構成的斷崖、黑石灘上由叢叢岩柱構成的石芽海灘等,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大連金州地區有大量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穴等,形成了天然的“海濱雕塑公園”。大連海濱景區西端,有一段長800m左右的港灣式海岸,十分優美,區內各種海蝕地貌均由白雲質灰黑色石灰岩構成。人們因其色黑而編出烏魚大戰鯊魚的故事,說烏魚受傷放出大量墨汁,染黑石頭方成黑色石礁。在黑石礁岬角二側,有寬200m的石芽帶,因垂直節理發育,經浪蝕成為石林式石芽,其高在5~9m間不等,形態各異,似動物或人物,景觀雄奇。
遼東半島東側有長山群島,有50多島嶼,均地殼沉降後的遺蹟。其中最大的大長山島,面積36.04km,除可登山頂望海外,也可在南沱子附近觀賞各種海蝕地貌,有千古風帆石、長海第一門、天橋、石洞與美人礁等,風景優美如畫。大連滿家灘在眾多海蝕崖下有無數海蝕洞,有的已高達20m,標誌著近期海面變化,在小平島一帶有大片岩礁、小島點綴在海平面上,標示著已沉溺的陸地。

山東

山東半島東端的海蝕地貌也極發育,分布在青島市、威海市、嶗山頭、成山頭等地。以成山頭為例,它屬榮成市,三面環海,附近海底礁石林立,水流迴旋湍急。其南面海中有天然巨石四塊,嵯峨怪異,忽斷忽續,隨海潮漲落,乍出乍沒,人稱“秦人橋”。
傳為當年秦始皇渡海求仙時建,山巔有一立石,不見字跡,又傳說當年丞相李斯立石,曾篆書“天盡頭”三字。自然景色總是加上人為編述而更加動人。這裡建有始皇廟,值得提出:人們在廟內立有近代甲午海戰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的紀念碑。因其殉國處即在附近海面。

浙江

浙江沿海是我國島嶼最密集的地段,計有1921個。一般愈到外海,島嶼愈小也愈少,說明地殼向外沉降更深所造成。雁盪山、括蒼山天台山均為NW—SE走向山脈,伸向大海,湮沒後成為島嶼與奇峰怪石。由於下沉也出現異常曲折的港灣,各種成景的海蝕地貌,到處可見。如南部蒼南縣琵琶山以南岸段就十分發育。
浙南洞頭縣洞頭鄉的仙疊岩景區,巨石怪岩遍布,天然成趣,其中仙疊岩、鼓浪洞、珍珠礁、龍蛋灘等尤引人人勝。該縣大瞿島的“石佛觀海”景區,有十餘處天然怪石,酷似各種神仙,號稱“群仙會”、“千佛山”,令人叫絕。另在大門島頭岩村岸邊有一高大的海蝕洞,旁有海蝕岩,前者似門,後者似僧,便編出了和尚把大門島從溫州拖來的故事,饒有趣味。舟山群島也有大量海蝕造成的景點,嵊泗縣馬跡島的海蝕拱橋就十分動人,東北端的花鳥山與嵊山等島的景點也多,嵊泗列島已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福建

福建平潭島在福建中部沿海,福州東約107km,該島中部的三十六腳湖,原是一個海灣,後地殼進一步下沉便沉于海中,因海面變動再遭海浪沖刷與侵蝕而成湖。湖周邊堤岸陡峭險峻,有各種形態的崖、洞、坑、槽,千姿百態,景物生動。
湄州島位於湄州灣口,東隔台灣海峽與澎湖列島相對,島上媽祖廟後側有峰疊起,沿岸受海浪長期侵蝕已形成海蝕洞窗,潮汐起落時回音不絕,成為“湄嶼潮音”名景。台灣省台北市萬里鄉的野柳海灘,在岸上聳立著各種奇形怪狀的礁石,號稱“陸上龍宮”。其中最著名的是奇石中的“女王夾”,其側面酷似一位髮髻高聳、神態端莊、風韻無比的女王,由此每年吸引了無數遊客。

廣東

廣東省潮州市的海蝕柱和海蝕天生橋;還有浩瀚的南海海面上,散布著無數島礁,它是珊瑚礁與海浪侵蝕的共同傑作,不少都是著名景點。

離水海岸

離水海岸時原本的海中地形從海中升起形成的海岸。
沿海陸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海岸,稱為離水海岸。在沙岸地區,由於離水作用,沿海的淺水區露出海面,故海岸範圍甚為寬廣;而近岸的沙堤也因離水而成沙洲,如台灣西南海岸。在岩岸地區,原本在海蝕的海蝕平台,由於離水作用,上升成為海階,如台灣東部東河至台東的海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