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肝湯(《普濟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瀉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三〇一。主治小便尿黃,臊臭淋瀝,兩丸如冰,陰汗浸多。

基本介紹

  • 名稱:瀉肝湯
  • 出處:《普濟方》卷三〇一
  • 組成:升麻、柴胡、羌活、酒黃柏、蒼朮、漢防己、紅花、藁本、當歸、豬苓、澤瀉、黃芩、麻黃根
  • 主治:小便尿黃,臊臭淋瀝,兩丸如冰,陰汗浸多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升麻半錢,柴胡五分,羌活根一錢,酒黃柏一錢,蒼朮半錢,漢防己一錢,紅花一錢,藁本二分,當歸二分,豬苓三分,澤瀉四錢,黃芩半錢,麻黃根三分。

用法用量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臨臥服。

主治

小便尿黃,臊臭淋瀝,兩丸如冰,陰汗浸多。

使用注意

大忌酒、濕面。

附方

名稱:瀉肝湯
組成:黃芩、黃連、防風、山梔子各一兩,大黃、甘草(炙)各半兩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竹葉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主治:肝熱,目赤羞明,隱痛生瘡,翳膜赤腫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二
名稱:瀉肝湯
組成:柴胡八分,防風六分,荊芥六分,川芎六分,歸尾八分,赤芍八分,菊花八分,梔仁(酒炒)八分,青皮八分,車前子八分
用法:生薑一薄片為引,水煎服
主治:肝火上沖,眼黑珠通紅者,或痛極,或微痛
出處:《程松崖先生眼科》
名稱:瀉肝湯
組成:當歸梢、赤芍藥、生地黃、龍膽草(酒浸,炒)、防風、黃連(炒)、黃柏、知母(酒炒)、車前子(炒)、澤瀉各一錢,甘草梢五分
用法:上銼一劑,空心,水煎服
主治:肝經濕熱不利,陰囊腫痛,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及下疳瘡
出處:《古今醫鑒》卷十五
名稱:瀉肝湯
組成:車前、木通、生地、歸尾、山梔、黃芩、龍膽草、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熱,面色青,目直視,或驚或轉筋,或兩手尋衣捻物,或多怒者
出處:《幼科發揮》卷四
名稱:瀉肝湯
組成:人參、天冬、黃連、膽草、山梔、麥冬、知母、生草各五分,柴胡一錢,黃芩七分,五味子七個
主治:口苦
出處:《嵩崖尊生》卷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