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目瀉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鑒》卷七十七。具有清肝瀉火之功效。主治雀目內障,肝風邪火上沖於目,致成患時暮暗朝明,多癢多澀,發作不常,或明或暗,夜中惟能視直下之物,而不能視上。
基本介紹
- 名稱:雀目瀉肝湯
- 出處:《金鑒》卷七十七
- 功用:清肝瀉火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芒消、大黃、白芍藥、桔梗各一錢,黃芩、防風各二錢。
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去滓溫服。
功用
清肝瀉火。
主治
雀目內障,肝風邪火上沖於目,致成患時暮暗朝明,多癢多澀,發作不常,或明或暗,夜中惟能視直下之物,而不能視上。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文選錄
《醫宗金鑒》:“雀目瀉肝湯,芒硝、大黃、白芍藥、桔梗各一錢,黃芩、防風各二錢。為粗末,水煎服,治雀目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