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毛蒿(濱蒿)

豬毛蒿

濱蒿一般指本詞條

豬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 Kit.)是菊科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枝幼被灰白或灰黃色絹質柔毛;基生葉與營養枝葉兩面被灰白色絹質柔毛,近圓形或長卵形;頭狀花序近球形,稀卵圓形;瘦果倒卵圓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豬毛蒿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台灣、湖北、廣西、雲南等地,日本、朝鮮、蒙古、蘇聯、歐洲等國家亦有分布。生於山坡、林緣、草原、黃土高原或荒漠邊緣,耐乾旱和瘠薄。豬毛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

豬毛蒿基生葉、幼苗及幼葉等均可入藥。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尿少,溫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症。采嫩莖葉或嫩苗洗淨,經焯水,換清水漂洗後可炒食或涼拌。還可用於提取芳香油和飼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藥用,食用,經濟,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根單一,狹紡錘形、垂直,半木質或木質化;根狀莖粗短,直立,半木質或木質,常有細的營養枝,枝上密生葉。莖通常單生,稀2-3枚,高40-90(-130)厘米,紅褐色或褐色,有縱紋;常自下部開始分枝,枝長10-20厘米或更長,下部分枝開展,上部枝多斜上展;莖、枝幼時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以後脫落。基生葉與營養枝葉兩面被灰白色絹質柔毛。葉近圓形、長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具長柄,花期葉凋謝;莖下部葉初時兩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略帶絹質的短柔毛,後毛脫落,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再次羽狀全裂,每側具小裂片1-2枚,小裂片狹線形,長3-5毫米,寬0.2-1毫米,不再分裂或具1-2枚小裂齒,葉柄長2-4厘米;中部葉初時兩面被短柔毛,後脫落,葉長圓形或長卵形,長1-2厘米,寬0.5-1.5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具裂片2-3枚,不分裂或再3全裂,小裂片絲線形或為毛髮狀,長4-8毫米,寬0.2-0.3(-0.5 )毫米,多少彎曲;莖上部葉與分枝上葉及苞片葉3-5 全裂或不分裂。
頭狀花序近球形,稀近卵球形,極多數,直徑1-1.5(-2)毫米,具極短梗或無梗,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偏向外側生長,並排成復總狀或複穗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草質、卵形,背面綠色、無毛,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5-7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冠檐具2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4-10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花柱短,先端膨大,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不明顯。瘦果倒卵形或長圓形,褐色。花果期7-10月。
該種在北溫帶與高寒地區為一、二年生草本,根垂直,莖單生;而在稍溫暖地區則為多年生草本,其主根雖然亦單一,垂直,狹紡錘狀,但地下部分經冬不死,當年生莖冬季枯死後,翌年春天又從根部萌發出新的地上莖,因此地上莖多2-3枚或數枚。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在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曠野、路旁等,西北省區分布在中、低海拔至2800米的地區。西南省區最高分布到3800(-4000)米地區,在半乾旱或半溫潤地區的山坡、林緣、路旁、草原、黃土高原、荒漠邊緣地區都有,局部地區構成植物群落的優勢種。生長在山野路旁、荒地、河邊草地、乾燥鹽鹼地。

分布範圍

為歐、亞大陸溫帶與亞熱帶地區廣布種。朝鮮、日本、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蘇聯及歐洲東部和中部各國都有。遍及中國,東部、南部省區。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豬毛蒿的適應性、再生性、抗逆性強,果實成熟後,植株乾枯,自然脫落,種子細小。在畦面上進行撒播,稍覆土鎮壓,苗高2厘米時應疏苗,10厘米時可隨間苗采嫩苗食用,15厘米時,距地表3厘米左右可用鐮刀收割,以便發出新枝,繼續收穫。

主要價值

藥用

豬毛蒿基生葉、幼苗及幼葉等均可入藥。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尿少,溫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症。

食用

採摘豬毛蒿嫩莖葉清洗乾淨,用沸水焯過,撈出涼拌或與肉剁成肉餡食用。采嫩莖葉或嫩苗洗淨,經焯水,換清水漂洗後可炒食或涼拌。

經濟

還可用於提取芳香油和飼用。

保護現狀

豬毛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豬毛蒿(濱蒿)
豬毛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