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
基礎產業和先導行業,是
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經濟發展,交通先行。2001年濱州撤地設市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參與支持下,通過交通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艱苦奮鬥,頑強拚搏,交通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公路水路交通網路覆蓋面、交通建設投資規模和總量、交通發展速度都取得歷史性突破。據估計,到年底,10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超過260億元。
公路建設跨越發展,高等級公路搭起框架。濱州長期以來由於經濟薄弱,公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一直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撤地設市以來,我市搶抓歷史機遇,百折不撓爭項目,千方百計籌資金,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和普通路網升級改造,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使我市徹底擺脫了高等級公路通車裡程少、通達能力不足的桎梏。
主要職責
(一)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指導交通運輸樞紐規劃和管理。
(二)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交通運輸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市公路、水路行業規劃、計畫、政策、標準並監督實施;起草相關地方性規定和管理辦法;參與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擬訂有關政策和標準並監督實施;指導公路、水路行業有關體制改革工作。
(三)承擔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擬訂道路、水路運輸有關政策、準入制度、運營規範、技術標準並監督實施;按規定組織協調重點物資、緊急客貨運輸;指導道路、水路運輸服務行業管理工作;管理交通稽查工作。
(四)承擔市管內河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體育運動船艇除外)及這一水域內經批准從事客貨運輸的漁船安全監管工作;承擔市管內河通航水域安全監管責任;負責市轄內河水上交通管制、救助打撈、危險品運輸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船舶(不含漁業船舶)及相關水上設施檢驗、登記、防止污染工作;指導港口設施保全、引航管理工作。
(五)負責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政府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監督實施全市公路、水路有關規費政策,提出有關財政、土地、價格等政策建議;負責公路通行費收費、內河船閘、超限超載檢測站點設定的審核報批工作;指導行業投融資工作。
(六)承擔公路、水路建設市場監管責任;監督實施公路、水路工程建設相關政策、制度、技術標準;組織協調公路、水路有關重點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工作;按規定負責港口規劃和岸線使用管理工作。
(七)承擔全市高速公路統一管理責任;負責全市國道、省道的布局規劃,組織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養護和管理;監督和指導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工作;負責路政管理,依法保護公路產權。
(八)貫徹實施國家、省交通科技政策、技術標準和規範,組織行業科技開發,推動技術進步;指導公路、水路行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指導行業教育、培訓工作;負責相關行業統計,發布有關信息。
(九)指導交通運輸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工作;負責相關涉外運輸的管理工作。
(十)指導公路、水路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全市交通戰備工作,承辦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十一)負責全市治理公路“三亂”工作,承辦市治理公路“三亂”領導小組下達的工作任務。
(十二)負責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十三)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現任領導
局長:呂明濤
黨組副書記,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海濱
黨組副書記、調研員:許俊亮
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俊星
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玉林
副局長:相 雷
黨組成員、副局長:劉 寧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交通運輸局設7個職能科室。
組織協調局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文電、會務、信息、督辦、保密、機要、檔案、信訪、接待、政務公開等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負責綜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負責辦公自動化工作;負責機關公共事務和行政後勤管理工作。
(二)人事科
負責局機關和所屬單位人事管理、機構編制等工作;指導交通運輸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實施交通運輸行業職業資格制度的有關工作;承擔局機關和所屬單位有關外事工作;負責交通運輸行業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本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承擔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組織起草交通運輸相關地方性規定和管理辦法;擬訂有關交通運輸政策;承擔局機關有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承擔超限超載檢測站點設定的審核、報批工作;承辦相關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指導行業有關體制改革工作;承擔市治理公路“三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組織編制全市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承擔有關協調工作;擬訂交通運輸行業規劃、計畫並組織實施;參與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負責綜合分析、預測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引導行業最佳化結構、協調發展;承擔有關環境保護、利用外資、行業統計工作;負責公路、水路建設市場監管工作;擬訂公路、水路工程建設的相關制度和標準並監督實施;組織協調公路、水路有關重點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工作;擬訂公路、水路行業科技政策並監督實施,組織行業科技開發,推動技術進步;組織協調有關重大科研項目研究;承擔有關標準、質量和計量工作;指導公路、水路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承擔有關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導行業教育、培訓工作。
(五)運輸管理科
負責公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工作,指導和管理城鄉客運工作,擬訂相關制度、標準並監督實施;承擔城市捷運和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指導工作;協調道路、水路運輸及城市客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承擔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關工作;承擔組織協調國家重點物資、緊急客貨運輸和節日運輸的有關工作。
(六)財務審計科
擬訂交通運輸行業財務制度,擬訂公路、水路規費徵收辦法並監督實施;負責局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財務和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承擔行業投融資的有關工作;承擔公路通行費收費站點設定及公路通行費、內河船閘收費標準的審核、報批工作;負責編制市級交通運輸部門財政預算;承擔交通專項資金、預決算、政府採購、外匯、信貸有關工作;承擔受委託管理和政府投資形成的有關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對交通規費徵收、管理、使用情況及交通專項資金進行審計監督。
(七)安全監督科
擬訂公路、水路安全生產政策、辦法和應急預案並監督實施;指導有關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承擔有關公路、水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組織或參與處理有關事故調查工作;指導公路、水路工程建設和維護的安全生產工作。
市交通戰備辦公室
負責全市交通戰備工作;規劃國防交通網路布局,擬訂國防交通保障計畫;承擔國防運力動員、運力徵用和交通戰備器材管理工作;組織協調市內軍事行動等重大活動的交通保障工作;承擔抗震救災、防汛等重大自然災害的交通保障工作;承辦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局機關和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日常工作由人事科承擔。
派出機構
(一)市交通運輸局經濟開發區分局(科級)
負責轄區內的交通運輸工作。
(二)市交通運輸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科級)
負責轄區內的交通運輸工作。
其他事項
(一)建立全市綜合運輸體系職責分工。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會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建立全市綜合運輸體系協調配合機制。市交通運輸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有關重大問題的協調工作。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全市綜合運輸體系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
(二)城市捷運、軌道交通方面的職責分工。市交通運輸局指導城市捷運、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市規劃局指導城市捷運、軌道交通的規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城市捷運、軌道交通的建設。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城市捷運、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公共運輸整體規劃的有效銜接。
(三)河道采砂管理的職責分工。市水利局對河道采砂影響防洪安全、河勢穩定、堤防安全負責,市國土資源局對保障河道內砂石資源合理利用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對河道采砂影響通航安全負責。由市水利局牽頭,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負責河道采砂監督管理工作,統一編制河道采砂規劃和計畫。在河道內采砂先由市水利局批准,並發放《采砂許可證》;市國土資源局根據市水利局批准的開採範圍和開採限量,辦理《採礦許可證》。河道采砂的水上執法監管,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部門執法機構的作用。
發展歷史
從1999年到2002年,是濱州公路集中實施路網改造、全面提升路網服務水平的關鍵時期,濱州公路人充分發揚特有的“四種精神”、“兩種作風”,相繼完成了205國道濱州段拓寬改造、“八路兩橋”等一大批路網改造工程,如期實現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濱州中心城市到省會濟南高速貫通、到各縣都有一條較高等級公路相連線的構想。自2003年,濱州公路步入了以高等級公路建設為主的重要時期,面對地方跨越發展經濟急需公路基礎設施強力拉動的實際,我市搶抓全省高等級公路建設主戰場北移濱州的大好機遇,大幹公路百億工程,先後開工建設了濱大高速公路、220國道一級路、大濟路40公里一級路、津汕高速公路、榮烏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2004年建成通車的國道205高速公路濱州黃河大橋,在我國建橋史上創造了“五個第一”。2007年3月以來,進一步加快了高等級公路建設的步伐,津汕、榮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濱德高速、疏港公路開工建設,先後對近千公里幹線公路實施高標準改造,最佳化路網結構,提升通達能力,掀起了新一輪高等級公路建設的高潮。
建設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國、省道幹線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13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1公里,一級公路372.6公里,二級公路586公里,幹線公路網密度達11.5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內3條高速公路、3條國道、16條省道縱橫交錯,初步構築起了一個以市區為中心,以高等級公路為主框架,輻射全市、乾支相連、四通八達、晴雨暢通的現代化大公路網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得到了初步、有效地緩解,基本能夠滿足當前全市社會經濟和交通運輸等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當前,濱德高速公路進展順利,疏港公路即將通車,環渤海高等級公路、東營-濱州-濟南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公路建設保持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將為濱州黃河三角洲主戰場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和拉動。
農村交通實現“雙通”,城鄉公交一體化開始起步。2003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大規模農村公路改造的機遇,以農村公路建設為突破口,強力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完成投資50億元,建成等級農村公路11664公里,完成大中橋340座15209延米,全市村村通公路率達到99%以上,初步構建起了完善的農村公路網,最佳化了農村交通環境。在推動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我市同步實施了村村通客車工程,建成三級以上客運站36個,安裝農村停車站牌3860個,新開闢農村客運線路362條,增加客車986輛,全市100%的鄉鎮和98.8%的行政村通了客車。全市300萬農民兄弟,足不出村就可以坐上客運班車,30分鐘之內到鄉鎮,60分鐘之內到縣城,90分鐘之內到達濱州中心城市,全市形成了90分鐘交通圈,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客車,實現了農村交通城市化,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港航建設快速推進,港口碼頭吞吐能力不斷提高。濱州位於渤海灣南岸,境內海岸線240公里,有著500多萬畝的灘涂和荒鹼地。多年來港口建設的滯後,使這個省會都市圈七個城市中唯一的臨海城市,一直處於臨海不見海、有航難通航的尷尬局面。2005年2月28日,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對加快濱州大港建設進行了專門研究和部署,提出航道疏浚、商港、漁港、造船、油鹽化工“五位一體”的總體工作思路,重新啟動了濱州萬噸大港建設。按照“港口建設,規劃先行”、“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指導原則,先後經過六次論證評審,編制完成了《濱州港總體規劃》,於2006年12月25日,《濱州港總體規劃》經市政府審查批准。濱州港11公里引堤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2.5億元,基本竣工。濱州港深水港區2個3萬噸級散雜貨泊位在2008年6月取得交通運輸部岸線使用批覆後,2008年9月實現省發改委立項批覆,與防波堤一期工程同期開展主體工程建設,計畫2011年建成投用。屆時,我市港口吞吐能力將由2000年之初的48.1萬噸大幅度提高到2000萬噸。
客貨樞紐建設取得突破,綜合場站體系初步形成。2007年濱州市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大客貨運輸場站規劃建設力度,場站建設取得新的突破。以濱州客運總站為龍頭,以各縣城客運站為主體,以鄉鎮四位一體客運站為基礎,集中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信息暢通、管理高效的客貨運中心。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運系統有已建成和在建的濱州客運站、濱州客運總站、濱州客運東站、鄒平客運中心站以及在規劃中的北海新區客運站、濱南客運站等一批場站,其中濱州客運總站、鄒平客運中心已正式運營。濱州國家公路運輸樞紐貨運系統由在建或擴建以及規劃中的濱州現代交通物流園區、濱州港物流園區、濱北物流中心、小營物流中心和鄒平物流中心、濱州交通物流園區等組成,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其他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展開。全市客貨運場站由2000年的29個發展到65個,綜合場站體系初步形成。
展望交通網
運力結構不斷最佳化,運輸市場更加繁榮。2001年以前我市沒有高級班線客車,基本都是普通客車,數量較少。經過10年發展,中、高級客車成為快速客運、省際客運、旅遊客運的主要車型,貨運則向專用運輸車輛、廂式貨車、多功能輕型貨運車輛發展。全市營運性載客汽車總數不斷增加,由2000年的2856輛,32276個客位,發展到3688輛,57418個客位;出租汽車數量發展到1790輛,2003年通過集中整治,全市出租汽車已全部由麵包車更換為轎車,並在市區消除了摩的。2006為全市出租汽車統一了外觀和顏色,使出租汽車成為我市一道靚麗的景色;大力實施“十個一”工程,推動城市公交事業發展。2000年以前,我市公車輛以小中巴為主,發展非常緩慢。2007年投資1400萬元購置56台豪華公車,其中兩台雙層公車及12米豪華大巴士填補了我市多年沒有雙層公交和大公交的空白。建設安裝了60餘座候車亭和100餘個站牌。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2008年投資200餘萬元建立智慧型交通系統,新上了IC卡自動收費、GPS智慧型調度、電腦自動報站等系統。濱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擁有營運車輛345台,營運線路30條,線路總里程612公里,日載客量達5萬餘人次,基本形成了以汽車站為中心、貫通市區連線各鄉鎮辦駐地、輻射80%以上村莊、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城鄉一體化的公共運輸網路。全市營運性貨運車輛總數由2000年的6754輛,24926個噸位發展到86707輛(含其他載貨、輪胎式拖拉機),432873個噸位。危險貨物運輸車由564輛,3172個噸位發展到1839輛,40766個噸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由2000年的42539人發展為2009年的154582人。2009年完成客運運輸量6141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31726萬人公里,分別是2000年的5.2倍和6.2倍;完成貨運量14370萬噸,貨運周轉量4006638萬噸公里,分別是2000年的7.7倍和28.7倍。
積極創建服務型行業,精神文明碩果纍纍。全市交通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堅持“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根本宗旨,把創建文明交通行業作為三個文明建設的總抓手,以人為本、以德興業。公路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所獲榮譽
全市七個縣區交通系統和運管、稽查三個子系統被省廳、省文明辦命名為文明行業和文明子行業。全系統擁有國家級青年文明號1個、省級青年文明號9個、市級青年文明號30多個;省級文明示範“視窗”3個、市級文明示範“視窗”18個、縣級文明示範“視窗”100多個;省級文明單位5個、市級文明單位10個。近幾年來,全系統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的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達到96個(次),獲得縣級表彰的單位達到300多個(次)。市交通局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三次,被省人事廳、交通廳表彰為“三通”工程先進單位,被授予“省級文明機關”,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