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保護區)是2010年11月由原文化部批准設立的第九個、也是山東省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對象為其劃定範圍內的與濰水文化相關的自然生態、歷史遺蹟,特別是濰水農工商貿文化中以活態存在並傳承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情況,保護機制,大事記,
保護區在歷史上屬“海岱文化圈”,是齊文化繼承與傳播的中心區域,自古以來重文尚武、規制從禮、文化開放、傳承有序,有眾多的文化遺產資源和濃郁的民俗民間文化傳統,是我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漢族民俗風情區域之一。濰水文化融農耕文化、漁鹽文化、手工文化和商貿文化於一體,具有鮮明的半島型複合性文化特點。
保護區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以濰坊市行政區域為地緣範圍,總面積1.61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21平方公里,人口937.3萬人。保護區內現有國家森林公園 7 個,國家濕地公園 10個,國家地質公園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各1座、不可移動文物51.9萬件套;擁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6項,省級代表性項目72項,市級代表性項目276項,縣級代表性項目1226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9名、省級54名、市級289名、縣級1273名;建立各級非遺項目傳習所(傳承基地)285個,其中濰坊市級以上非遺傳習場所75處,傳承示範基地14處,校園教育傳承實踐基地29處;獲命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7個,3個縣市區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獲省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6處。
保護區設立以來,濰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區建設工作,實行省市縣三級管理領導機制,成立保護區建設規劃實施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濰坊市和各縣市區均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保護區在項目保護、生態最佳化、設施建設、制度制定、機制形成、與現代生活融合接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地方配套資金包括濰坊市級和各縣市區財政配套資金逾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資金約250多億元。保護區初步呈現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社會景象,探索形成了個性鮮明、富有濰坊特色的保護區“1344”建設模式,即“制定一個建設路線圖,即總體規劃(一軸、兩翼、十片區:以白浪河主幹線為軸心,濰汶河、彌河流域為兩翼,和與其相連的10個文化特徵片區所形成的重點整體性保護區域),樹立三個建設理念(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融入現代文創產業、非遺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搭建四個保護平台(非遺傳習、文化傳播、學術研究和市場推廣),實施四項傳承工程(傳統工藝振興工程、鄉村文化傳承工程、校園非遺職業教育工程、“九千繡花女”培訓工程)。”
保護區內開展了濰坊民間傳說創作年畫大展、中國濰坊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海峽兩岸非遺博覽會、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濰坊分會場、“千年濰水·手藝之都”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成果展、“濰水文化之旅”公益性體驗等活動,打造了集項目展示展演、民眾休閒娛樂、產品交流交易、文化創意研發、非遺傳習研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十笏園非遺空間。
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大事記
●2010年11月,經文化部批准,在濰坊市設立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區域為濰坊市全境。
●2011年4月,舉辦第四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暨濰水文化展,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馬文輝為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
●2012年12月,《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2013年5月獲文化部批准實施。
●2013年9月,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三五”模式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評選為“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2014年6月,《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被評為2013年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之一。
●2015年6月,文旅結合、傳保並重——青州開創“1234”非遺與旅遊融合新模式,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2014年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大亮點工作”。
●2015年12月,“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344建設模式”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2016年6月,“九千繡花女”培訓工程被評為山東省2016年度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
●2017年11月,《非遺校園職業教育與現代學徒制創新探索》與《“三位一體”鄉村文化傳統激活與傳承創新實踐》兩個項目獲得“第三屆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創新獎”。
●2018年6月,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8年12月1日,由濰坊市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