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坳陷米氏旋迴層識別的比較研究

濟陽坳陷米氏旋迴層識別的比較研究

《濟陽坳陷米氏旋迴層識別的比較研究》是依託山東科技大學,由余繼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陽坳陷米氏旋迴層識別的比較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余繼峰
  • 依託單位:山東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米氏天文周期理論的確立為研究地質記錄的時間屬性提供了新依據,被引進地質學領域產生了旋迴地層學新概念。二十餘年來,這方面的成熟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第四紀沉積研究中,而在較老地層中的研究還處在初期階段。本項目擬在沉積學及新興地層學理論指導下,主要依靠測井數據及ESR、同位素測年資料,採用小波變換、主成分分析等數學工具對濟陽坳陷新、古近系、上古生界等多個地層單元開展定量比較研究,以期通過米氏周期疊加正演模型的建立及反演套用比較,確立針對不同地質時代及沉積體系的米氏旋迴層識別模式,對研究區目標層系中不同沉積背景下米氏旋迴發育特徵和規律取得較可靠認識,並形成一套基於測井數據的地層中米氏旋迴識別方法體系,為類似研究提供參考。該項目成果對完善和發展旋迴地層學理論方法具有理論意義,對指導研究區油氣精細勘探具有套用價值。

結題摘要

以地層中米氏周期為依據創立的旋迴地層學是繼層序地層學之後又一地層學分支,考查尺度更小,解析度更高,是地學研究的熱點和新領域之一。雖然20餘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進展,但至今尚在發展完善階段。本項目以濟陽坳陷區地層為研究對象,結合以往研究成果,主要依靠測井數據對區內多套沉積地層開展米氏旋迴層發育特徵研究,為沉積地層精細地質解析提供依據和參考。通過研究,形成了一套基於測井數據小波變換及米氏旋迴正演岩性模擬及反演模型匹配的識別方法體系,並據此進行了米氏旋迴層的識別、發育特徵統計、比較、分析與沉積學解釋。提高了研究區地質研究程度,同時該方法在研究區外得到推廣套用,豐富了旋迴地層學理論方法。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基於Matlab 軟體平台依據插值運算原理,編程實現了測井數據的自動插值、去噪等預處理功能以及研究確立的優勢周期小波係數模極值識別算法,使得優勢周期的識別更精準快捷。②構建了米氏旋迴正演模擬模型,並對模型的小波譜特徵進行比較研究,確定了小波變換時變換尺度最小值、步長、最大值等參數的最佳化組合方案。對單井米氏旋迴反演匹配識別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米氏天文周期驅動的岩性組合剖面特徵隨著岩石類型複雜性的變化而不同。③該區多套地層中普遍存在米氏旋迴信息,其中早古生代(∈-O)、晚古生代(C-P)和新生代(E-N)地層中歲差旋迴層厚度的變化範圍分別為3.4~17.1m、8.6~19m和7~11m,其中優勢旋迴層厚度分別為13m、14m和10m;黃赤交角旋迴層的厚度變化分別為7.2~27.8m、19.5~39.2m和14~26m,其中的優勢旋迴層厚度分別為27m、26m和21m;偏心率旋迴層的厚度變化分別為20.3~64.6m、37.2~75.1m和40~60m,其中的優勢旋迴層厚度分別為60m、74m和51m。中生代(J-K)歲差、黃赤交角和偏心率旋迴層厚度變化範圍分別為3.2~21.4m、6.2~42.8m和15.4~108.6m。米氏旋迴層厚度的變化幅度隨地質年代的變老有增大趨勢;中生代米氏旋迴層厚度的變化幅度最大,認為與濟陽坳陷該時期複雜的構造環境造成的沉積環境分異度高有關。根據優勢米氏旋迴層的厚度估算了不同時代的地層堆積速率並予以解釋,並在沙河街組、館陶組中進行了界線定年及沉積物遷移方向研究。④在煤、煤成氣地質勘查研究、東海西湖凹陷、貴州等地層序地層劃分方面取得很好套用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