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生拔萃》是元代杜思敬編輯的醫學叢書。刊於1308年。
《濟生拔萃》是元代杜思敬編輯的醫學叢書。刊於1308年。
《濟生拔萃》是元代杜思敬編輯的醫學叢書。刊於1308年。...... 《濟生拔萃》是元代杜思敬編輯的醫學叢書。刊於1308年。擇要輯錄金元時期醫著十九種,包括:《針...
輯醫方為《濟生拔萃方》。杜思敬生平軼事 編輯 杜思敬,字敬甫,一字散夫,號寶善老人。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陽市西河鄉)人,生於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初沁州...
《針經摘英集》是元代杜思敬輯的一本一針灸類中醫著作,成書於元延祐二年(1315),系《濟生拔萃》之一。...
現存較早版本有《濟生拔萃》本、《東垣十書》本、《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等,1949年後陸續有注釋本、排印本、影印本出版。脾胃論作者簡介 ...
《醫學發明》通行本如《濟生拔萃》本、《醫統正脈》本為一卷;據《元史·藝文志》及《古今醫統大全》記載,本書原有9卷。現存《濟生拔萃》本、《古今醫統正...
論證簡要,選方大多講求臨床實效而不泥於古,自擬效方也屬平正取可取。現有《濟生拔萃》本。潔古家珍目錄 編輯 風門小續命湯 大秦艽湯 三化湯 羌活愈風湯 四...
本書或認為系朱氏門人所編述,現存較早的刊本有明吳中衍校刻本,《濟生拔萃》本、《醫統正脈》本等。詞條標籤: 醫學術語 , 醫學書籍 , 醫學, 出版物 , ...
其中罕見的如元刊《濟生拔萃》﹑明刊《范氏奇書》﹑《今獻匯言》等都已傳本不多﹐清代《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知不足齋叢書》﹑《粵雅堂叢書》等則內容豐富...
如《韻補》、《濟生拔萃》、《玉海》等,明刻本中流傳較少的有《清權堂集》(明萬曆刻本,沈際升等批校),《謠語》(明萬曆刻本),《唐書》(明嘉靖刻本,葉樹...
本方方名,原書《濟生拔萃》做“枳實大黃湯”。[1-4] 參考資料 1. 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4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2. 彭懷仁.《中華名醫方劑大全...
此書有後人節錄整理的一卷本,刊於《濟生拔萃》、《東垣十書》、《醫統正脈》等叢書中。書名 《醫壘元戎》 作者 王好古 類別 中醫 頁數 共十二卷 出版...
本方方名,《濟生拔萃》本作“救苦勝靈丹”;改為丸劑,名“救苦化堅丸”(見《杏苑》)。(《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九冊》)救苦化堅湯《蘭室秘藏》重要文獻摘要...
尚有《傷寒保命集》(又稱《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為論述傷寒證之著作,後編入《濟生拔萃》。另有《脈談》、《醫學新說》等,亦皆行於世。...
尚有《傷寒保命集》(又稱《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為論述傷寒證之著作,後編入《濟生拔萃》。另有《脈談》、《醫學新說》等,亦皆行於世。...
以叢書集成初編所有擬目-大陸時期已出部份及有目無書者-全部配補,冀成完璧,以罕見、實用百衲本為主,別為普通、專科、地方三類叢書,其罕見者有元刊-濟生拔萃;...
蘭室秘藏流傳版本 現存元刻本及多種明清刻本,並收入《濟生拔萃》《東垣十書》《古今醫統正脈全書》等叢書中,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蘭室秘藏作者簡介 ...
該書元刻本因戰亂而散失,現所存最早版本見於元代杜思敬編纂的叢書《濟生拔萃》,但內容不完整。衛生寶鑑內容 編輯 全書共25篇,主要有“藥誤永鑒”:以病案形式,...
版本涉及宋本紂L部韻略》、殘宋本《事類賦》、宋本《王荊公選百家唐詩》、宋本《朱子易學啟蒙》,元本《冊府元龜》、元本《草堂集》、元本《濟生拔萃方...
余嘗欲仿《諸病源候論》、《濟生拔萃方》例,采自元、明以來方家醫案,為發明其議證處方之故,以證合乎黃帝、扁鵲、仲景、東垣之書,以與王氏《準繩》、薛氏...
元明以降,歷代醫家在《內經》理論基礎上,又有發展,在呼吸調息方法的套用上,高武主張病人自然呼吸;《明堂》、《濟生拔萃》卻主張“使然呼吸”;《醫學入門》則...
針灸著作卷。撰人佚名。約成書於金元之際,後輯入元代著名的醫學叢書《濟生拔萃》中,本書系節錄《針經》(即《靈樞》)中十二經脈的五腧穴流注部分並加以發揮...
以叢書集成初編所有擬目-大陸時期已出部份及有目無書者-全部配補,冀成完璧,以罕見、實用百衲本為主,別為普通、專科、地方三類叢書,其罕見者有元刊-濟生拔萃;...
有學者認為《針灸聚英》對後世針灸學影響最大的在於卷一“經絡腧穴類聚”部分,高氏以元代杜思敬《濟生拔萃》“於十二經井滎俞經合穴,萃集各書主治,其餘腧穴則...
《內》、《難》、《明堂灸經》、《甲乙》、《外台》、《千金》、《銅人》、《膏肓腧穴灸法》、《聖惠方》、《子午流注針經》、《扁鵲心書》、《濟生拔萃...
本方方名,《濟生拔萃》本作“救苦勝靈 丹”;改為丸劑,名“救苦化堅丸”(見《杏苑》)。如氣短不調及喘者,加人參劑量;如夏月,倍白芍藥,冬寒則不可用;如...
藥學著作。一名《珍珠囊》。金·張元素撰。成書於12世紀左右。原書已佚。今僅存輯入《濟生拔萃》一書的節錄本。首載113種藥物的陰陽、寒熱、歸經、性能、...
《濟生拔萃》中有《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後世據此說又引伸具體化而成“針向補瀉”,如《醫學入門》引《圖注難經》說:“手三陽從手至頭,針芒(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