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師資隊伍,學科專業,基礎條件,教學科研,學術交流,運動競賽,現任領導,地理位置,
師資隊伍
體育學院現已建立起了一支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等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在讀博士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9人。3人被山東體育學院聘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有山東省省級教學名師1人、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市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現有國家級裁判2人,國家一級裁判7人。為提高教學質量,我院先後聘請了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2位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和教師。
學科專業
近年來,體育學院在學科專業建設、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十二五”期間,體育學院的學科建設採取“以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構築科研團隊、培育優勢方向”而建設的校級重點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已形成了以體育課程論、停止訓練相關機制與假期體育研究、體操教學與競技體操發展趨勢研究、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體育教學與管理為主要研究方向的五個學科群。該學科群在“十三五”期間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學科組整體研究實力,而且還催生凝練出新的研究方向增長點。體育學院將基於重點學科,繼續進行拓展性調整,建設“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中心”。
2010年體育教育專業專科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2011年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被評為校級特色專業,2015年體育教育專業被中國教育線上評為“中國知名專業”。課程《田徑》和《人體生理學》分別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先後一批課程(《體育保健學》、《體操》、《武術》、《足球》、《健康教育學》和《體育法學》)等課程,以及《體育教育核心理論課程群》——《體育教學技能》、《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和《體育教學論》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基礎條件
體育學院體育學實驗中心現設有8個實驗室(總投入500餘萬元)。運動解剖學實驗室、運動生理學實驗室、體育保健學實驗室、體育心理學實驗室、運動康復生物力學實驗室、針灸推拿效應與機理實驗室、運動處方與機能評定實驗室、運動生物化學實驗室。另設定的“大學體育健康標準測試中心”能保證專業實驗教學和全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的正常進行。現有標準400米塑膠田徑場2個,草坪足球場2個,球類體育館1個、體操房1個;有塑膠籃球場地16塊、塑膠排球場地8塊、塑膠網球場地4塊,以及桌球室、武術、羽毛球、瑜伽房等場館設施。體育學院資料室國內專業刊物資料齊全。另外,還分別建設了3個體育教育實習基地和2個運動康復教學實踐基地。完善的設施為我院的教學、科研和訓練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
教學科研
通過以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構築科研團隊、培育優勢方向,努力提高科研項目的申報數量和質量,逐步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學術視角和清晰研究領域;通過努力提高大、中運會科報會論文獲獎水平,舉辦學術報告會等不斷增強科研實力。體育學院先後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省級科研課題20餘項,校級科研課題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核心刊物9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主編、副主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20餘部,兩次獲山東省高校體育科研先進單位,30餘人次獲山東省高校體育科研論文報告會一、二、三等獎,10人次獲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獎,2人次參加奧運會科學大會,多篇成果被全國體育科學大會錄用,多人次獲市人文社會科學獎、科技進步獎。
學術交流
體育學院長期注重加強與國內外兄弟院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的聯繫,在圖書資料、科研信息、人才互訪、學術研討等方面確立了更加牢固的交流關係。
為加強學術交流,提高教學質量,我院先後聘請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其中1人是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而且除本單位教師定期舉行學術報告外,每年還聘請國內知名學者、專家、教授前來講學。對於活躍科研氛圍、提高學術水平,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
體育學院未來的發展,講繼續深化教育改革,並立足“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研工作為抓手,以加強套用研究服務於教學”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為培養面向本地區、輻射周邊的套用型、高素質套用型體育人才及構建與地方相適應的特色體育而努力奮鬥。
運動競賽
我院參加“山東省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教學基本功比賽”中,曾於2007年、2009年、2011年、2016年、2018年多次獲的基礎知識理論考試、說課一等獎,我校啦啦操代表隊在全國比賽中多次獲得第一名。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辛傑亞
院長、黨委副書記:徐剛
地理位置
濟寧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