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

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

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是由濟寧市人民政府批准,於2009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濟寧市龍頭化工園區和全市化工產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承載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
  • 成立時間:2009年5月
  • 批准單位濟寧市人民政府
  • 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
支撐條件,規劃編制,設施配套,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環保工作,智力支撐,

支撐條件

化工區距濟寧20公里,距濟寧機場15分鐘行程,105國道穿區而過,濟徐、環省、機場三條高速環繞園區,鐵路支線已列入濟寧市“十二五”規劃,區內北大溜河四級航道直通京杭大運河。化工區周邊50公里範圍內共有12座大型煤礦,年產煤2000多萬噸。區內地勢平坦,地表水資源豐富,經專家論證,此地發展化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規劃編制

產業規劃、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區域環評報告書均已通過專家論證評審和有關部門審批。防洪排澇、地上管廊、地下管網、人工濕地、碼頭物流、河道疏浚、電力、綠化、生活區等11個專項規劃也已編制完成,正在陸續實施。修建性詳細規劃正在著手編制。另外,通過土地修編,化工區23平方公里土地已全部調整為一般農田,其中起步區12平方公里已全部調成建設用地,具備了大發展的空間。

設施配套

按照“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配套工程隨項目跟進”的思路,不斷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總投資2億元的六路兩橋工程,總投資1.5億元的地下管網工程,總投資1.2億元的人工濕地工程,總投資1.8億元的水廠、污水處理廠工程已投入使用。總投資1.6億元的管廊工程,總投資1.9億元的河道疏浚工程,總投資6億元的綜合服務大樓及二期工程,總投資3億元的天然氣工程,總投資8000萬元的防洪排澇工程,總投資6億元(一期投資2.6億元)的千萬噸級碼頭物流工程,總投資近億元的電力供應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的綠亮化工程陸續竣工並發揮作用。園區鐵路專線已納入市“十二五”規劃,正在開展前期手續辦理工作。積極組建了發展公司、碼頭公司、熱力公司、燃氣公司、公用事業服務公司,確保生產要素資源合理配置,做到價格、質量、服務、配套上無縫隙銜接。園區12平方公里起步區實現了“九通一平”,具備了承載大型化工項目的能力。
園區管廊配套工程園區管廊配套工程

產業項目

一是投產項目運營良好。總投資36.3億元的濟礦民生煤焦化,總投資10億元的焦爐煤氣熱電聯產,總投資10億元的陽光化學,總投資10億元的科藍煤焦油精深加工,總投資3億元的天力潤滑油等項目運行穩定良好,對園區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二是在建項目相繼投產運營。總投資25億元的如意工業園項目,蠟染車間兩條生產線已於4月初開始試生產,二期已於2014年11月7日正式開工;總投資51億元凱賽生物項目中試車間、2.5萬噸長鏈二元酸的搬遷項目自試生產以來運行正常;總投資18億元的黑貓炭黑項項目一期工程於2014年3月28日試生產,項目從建設到試生產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建設速度名列全市前茅。三是落地項目快速建設。金利特新材料、苯加氫、億盛化工、醚基燃料、凱模特化工、康德瑞、矽科、華生精細、辰龍、佳美等12個項目都在加快建設中,總投資近200億元。

招商引資

化工園區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拓寬招商渠道,堅持招大引強、招大引優並重,通過掛大聯強、以商招商、順鏈招商、重點區域招商等方式,積極對接央企、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以及知名外企,招商工作縱深推進。隨著2014年9月20日丹化集團總投資20億元的醋酐項目成功簽約,園區已引進項目32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家,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包括總投資51億元的綠色尼龍項目,在世界上首次利用生物法生產尼龍56,屬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自對項目批示並跟蹤督察;總投資18億元的黑貓炭黑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炭黑生產基地;總投資6.08億元的石墨烯項目是國家“863”計畫重點攻關項目,該技術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世界上第一條石墨烯工業化生產裝置;總投資20億元的醋酐項目,將為引進總投資100億元國際一流乙二醇項目的入駐奠定基礎;世界500強,中國化工集團投資50億元建設的化工新材料項目將進一步延伸和完善園區煤化工產業鏈條,園區已經走上了科技支撐、龍頭帶動、專業聚集國際化工園區的道路。此外,總投資3億元的醫藥中間體,總投資6.8億元的洗油加工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產20萬噸的乙醇項目都已經達成初步意向。與齊魯石化、陽煤集團等一批大型央企合作投資的化工項目以及三鍵化工、大寶塗料、生科醫藥、瑞興化工等都在推進,總投資額超過300億元。

環保工作

化工園區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作為園區健康發展的生命線,把建設生態循環、和諧平安化工園區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嚴把項目入園關。嚴格執行三級專家評審機制,提高入園門檻,重點招引精品化工項目,堅決杜絕高污染、高耗能項目進入園區,從源頭上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減少環保隱患。園區已經組織專家評審25次,評審項目160家,只允許23家項目入駐。二是加大企業約束力。先後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並通過專家評審,增強園區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加強環境保護約束能力;加強應急演練,建立應急救援的長效機制。三是強化封閉運營。園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規模4萬噸/天,建立了企業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供排水機制,一企一管,末端監控,同時建設占地500餘畝的人工濕地,利用植物潛流法對處理後的中水進行降解,然後實行中水回用,最後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55%回用,45%外排。以揮發有機物治理為重點,籌建園區周邊1公里環境風險控制區域大氣監測體系,切實加強對生產企業的廢氣管理。加強對企業的“三同時”監管,定期對園區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完善環保、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四是完善安全硬體設施。規劃設立了公共消防站,項目建設順利,年底前具備保障功能;規劃籌建廢固處理中心,實行嚴格的監管回收制度;安裝公共管廊監控設施,保障管廊及管道安全運營;建設環境監測中心,提高對企業外排大氣、污水等監控的能力。

智力支撐

一是專家隊伍不斷強大。顧問專家隊伍不斷強大,顧問形成了三大顧問體系(以上海化工區原技術顧問總監李國華為核心的上海顧問體系,以中石化聯合會楊偉才會長為核心的北京產業顧問體系和省市老領導、老專家為核心的本地顧問體系),確保園區發展方向正確。二是團隊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整個團隊2/3的人員為本科及以上學歷,85%的工作都涉及到自己研究學習專業,規劃建設、動力配套、產業招商、環境保護工作都有配套工程師,服務團隊更加專業、結構更加合理。成立了企業人力資源服務站,為企業招聘提供專業定向一站式服務;努力倡樹“三大和諧”,整體素養不斷提升;定期派相關人員參加國內化工權威會議、論壇,確保園區了解和熟知最先進、最前沿的科技動態和形勢,不斷為園區創新發展增添活力。三是與不斷加強高端合作。繼續與中石化聯合會、上海化工區、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中科院化學所等保持穩定的溝通交流,為園區的發展提供信息和技術層面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