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志·第三冊

濟南市志·第三冊

《濟南市志·第三冊》是

基本介紹

  • 書名:《濟南市志·第三冊》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開本:16
《濟南市志·第三冊》是整部志書中的工業卷,卷下設有篇、章、節,層層展開,詳述域內工業發展情況。本冊共分14篇,依次為:工業綜述、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建材工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醫藥工業、紡織工業、一輕工業、二輕工業、食品工業、區街工業。本冊在編撰體例、規範、行文、時間斷限上均與全志的其他分冊保持一致。
濟南解放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經過30餘年建設,至1985年,全市已建成15個大的工業門類,主要工業行業發展到36個,擁有工業企業1769家 (其中大中型企業77家),全部職工42.7萬人,工業固定資產41.4億元,生產產品達到138個大類、3600個品種。濟南市已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產品種類繁多,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技術裝備水平的綜合工業體系。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濟南市的煤炭工業不斷進步。1981年至1985年,全市用於煤礦建設的基建投資達1800萬元。 1985年,全市煤炭產量176.8萬噸,比1981年提高了43.9%。 市、縣屬煤礦除人工裝車外,其他工序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機械化水平在全省地方煤礦生產中占首位。 濟南電網建設也有很大發展。1985年底,濟南供電局和各縣供電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51座,主變壓器92台,總容量1474530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75條,總長度1179.5千米。1949年至1985年,共售電4169998.5萬千瓦時。 濟南還是山東省冶金基地之一。1985年,全市冶金企業25家。全市冶金工業總產值3.5億元,實現利稅1.15億元。 濟南建築材料資源豐富,建材生產歷史悠久。1980年後,貫徹“大家辦建材”的方針,鄉鎮磚瓦工業產量超過國營企業,占據主導地位。1985年,全市建材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343.02萬元,其中鄉鎮企業4346.85萬元,占總產值的25%。縣屬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96.17萬元,比1980年增長44.6%,與1952年相比翻了5倍多。 機械工業方面。1985年,濟南市共有獨立核算的機械企業347家,其中部屬12家,省屬24家,市屬118家,縣區屬104家,鄉鎮屬89家;職工總數15.6萬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2億元。 濟南電子工業始於1948年。 1985年,全市市屬電子企業已發展至28家,職工13635人,完成總產值15150萬元,實現利稅2467.3萬元。 市內化工、 醫藥工業生產不斷取得突破。1985年,濟南化學工業已有9個行業近200種產品; 生產企業35家,年末固定資產原值39059.4萬元,職工總數25206人,工業總產值60893.48萬元; 利稅總額17967.8萬元,其中利潤8639.4萬元。醫藥工業產品有中成藥、化學藥、醫療器械三大系列、462個品種,其中阿膠、人工合成麝香酮、新一代抗腫瘤藥、醫用矽橡膠製品等,在國內居領先地位。 1985年, 濟南市共有紡織工業企業52家,其中省屬企業1家、市屬企業33家、區(縣) 屬企業11家、鄉(鎮)屬企業7家,紡織業職工總數60243人。全年工業總產值100661萬元,利潤6627萬元。 濟南一輕工業是從20世紀初陸續發展起來的。至1985年,市一輕系統有近30個品種分別獲國家輕工業部、省、市三級優質產品及名牌產品稱號。 1981年至1985年,濟南二輕工業新產品也取得了較大發展,全系統共試製投產新產品、 新品種347種,產品質量穩步提高。一批新產品實現了升級換代,如滾筒式全自動洗衣機、塑膠建築材料、塑膠發泡材料、高檔塑膠壁紙、吊扇、淋漆套裝家具等。 濟南食品工業歷來是其特色產業。特別是在1978年以後,食品工業得到迅速穩定發展,生產設備得到改造和更新,生產規模不斷擴大。1985年,全市食品工業企業達到360家, 職工2.63萬人,固定資產原值2.25億元、淨值1.65億元,工業總產值6.54億元,利稅2.55億元。1980年至1985年工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9.3%。 市內的區街工業是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到1985年,全市區街企業達到384家,職工34520人,擁有固定資產7197萬元,流動資金8465萬元,當年工業總產值實現25652萬元,利潤3671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