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魯政發〔2004〕13號,以下簡稱《決定》),結合我市實際,特作如下決定:
一、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一)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關係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衡量各級政府執政水平和領導能力的重要標誌。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平安濟南”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長期性、艱巨性,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研究採取強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保持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長期穩定。
(二)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形勢,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和省政府《決定》為主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快安監體制、法制和執法隊伍“三項建設”,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和基礎工作,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從人治向法治轉變,從被動防範向源頭管理轉變,從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向規範化、經常化、制度化管理轉變,從事後查處向強化基礎轉變,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奮鬥目標。到2007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年均下降3.5%,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初步形成規範完善的地方安全生產配套法規體系,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秩序明顯改善,高危行業事故多髮狀況得到扭轉,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到2010年,全市事故總量下降,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死亡率、十萬人死亡率等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城市先進水平。
二、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
(四)嚴格實行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礦山、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行業是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這些行業開辦企業必須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辦安全生產許可證。已設立企業要於2004年底前向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機關申辦,逾期不辦的一律責令停止生產。負有行政許可職能的政府部門,要把安全生產條件作為重要審查內容,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凡達不到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一律不得審批。沒有依法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五)嚴格執行高危行業市場準入標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完善產業政策,從嚴控制高危行業的市場準入,逐步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和技術裝備。今後新建煤礦設計能力必須在年產30萬噸以上,逐步調整和關閉年產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新建非煤礦山必須達到規定設計規模,現有合法非煤礦山在2005年底前年開採量達不到規定規模的,不再辦理延續登記手續。新建和改建、擴建的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及新設立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和道路客運企業,必須符合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和規劃布局,現有企業必須限期按國家標準進行整頓、規範,凡達不到要求的,有關部門要撤銷、註銷證照並依法予以取締。新設立企業未經安全許可批准的,工商部門不予登記註冊。
(六)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規定。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要納入建設項目概算。有關部門要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納入建設項目管理程式。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三同時”審查驗收或審查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投產和使用,審批部門不予辦理行政許可手續。對擅自審批許可的,要追究有關審批部門的責任。對擅自開工、投產和使用的,予以關停並依法進行處罰。各級計畫、經貿等部門要在批准建設項目立項的同時,抄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三、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
(七)依法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其法人代表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依法落實安全生產保障措施。要嚴格實行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置、安全培訓、安全技術措施投入、註冊安全工程師、工傷保險等制度,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術規範;加強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的排查、報告、監控和整治,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制定事故搶險預案,定期演練,提高企業和職工搶險自救能力;積極採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安全防護設備、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管理使用;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技能。要重視、尊重和保障職工民眾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職工民眾對安全生產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八)建立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煤礦按噸煤不低於4.5元,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按不低於當年銷售收入的2%,交通運輸、電力、冶金企業按不低於當年銷售收入的1%,建築施工企業按相關規定提取安全費用,主要用於安全設施及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經費,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等。安全費用由企業自行提取,專戶儲存,專項用於安全生產。尚未列入實行安全費用提取制度的生產經營單位也要根據實際需要,確保全全投入,並列入成本費用。
(九)實行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人員密集場所、民用爆破器材和煙花爆竹、建築施工、城市燃氣、特種設備等領域或行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收取一定數額的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專項收取,專戶儲存。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安全事故的,轉做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資金。具體辦法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十)全面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要按照國家制定頒布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技術規範、安全質量標準和省政府要求,首先在非煤礦山和危險化學品行業進行試點,並進一步在工礦、商貿、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企業普遍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建立起完整詳細的安全生產台帳和各生產環節、各崗位安全質量責任制。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行為,必須符合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做到規範化和標準化。加快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十一)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其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具備管理安全生產和處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非煤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職業技能教育中,屬於特種作業範圍的畢業生還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持證就業。用人單位招用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
四、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十二)加強法規建設、加大執法力度。根據實際情況,抓緊制定與《安全生產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依法強化安全監管。要利用各種形式大力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法制意識。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把安全生產執法作為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嚴肅查處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制訂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舉報獎勵辦法,強化對各類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整改監督,依法檢查。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強執法監督,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十三)嚴格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對生產安全事故必須按規定及時上報,並認真調查處理。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不僅要追究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追究有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涉嫌失職、瀆職造成的生產安全事故,由檢察機關司法介入。對受到生產安全事故傷害的員工或家屬,嚴格按安全事故傷亡賠償標準,給予經濟補償。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工傷保險制度,依法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十四)嚴肅行政責任追究。嚴格落實法律法規關於安全生產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對《採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等法定手續不全的礦山,要依法進行查處,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律不準供應電力和爆破器材。對擅自供應電力和爆破器材或非法製造、販運、銷售爆炸物品的,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對未經批准、未取得許可證或資質,擅自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的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進行查處,並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未經安全生產審查擅自批准許可的部門,要追究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的責任。1年內凡發現1個縣(市)區存在2處,1個鄉(鎮)存在1處非法地下開採的礦山;1個縣(市)區存在3處,1個鄉(鎮)存在2處非法生產危險化學品的,要嚴肅追究其所在行政區域政府負責人的責任。
(十五)加快建設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體系。搞好重大危險源和重特大事故隱患的普查登記和監控工作,建立生產安全預警機制。按照政府指揮、單位自救、區域互救、部門救援的原則,完善我市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充分利用區域現有應急救援資源,以公安消防等專業化隊伍為骨幹,整合有關單位、企業的人力、物力資源,建設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救援隊伍,提高救援裝備水平,加強應急救援演練,切實提高救援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礦山、建築施工、燃氣、交通運輸企業,旅遊景區及達到一定規模的人員密集場所等,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制定應急救援預案,並抄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主管部門。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也應當配備兼職應急救援人員,並與就近的應急救援組織建立聯繫,簽訂救援協定。
(十六)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作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任務,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要認真組織,深入開展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人員密集場所、民用爆破器材和煙花爆竹、建築施工、城市燃氣、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或行業的安全整治,要積極探索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安全監管的有效途徑,督促其及早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責令限期整改,達不到整改要求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整頓後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予以關閉。
(十七)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市、縣(市)區安監部門要明確為政府工作部門,加強機構和人員建設。2年內建立市、縣(市)區和濟南高新開發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隊伍,負有安全監管專項職能和行業管理職能的部門要設立安全生產工作機構或配備相應的專職人員。安全生產任務重的鄉鎮政府(辦事處)要設定安全生產工作機構,其他鄉鎮政府(辦事處)根據需要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各級政府要保障安監部門的辦公經費和工作條件,解決安監部門在行政執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安監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八)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各級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業務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領導責任。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總體戰略布局,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工作同時安排、部署、總結、考核,把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列為各級領導幹部年度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形勢,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十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指標控制考核體系。市政府根據省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對各縣(市)區、市有關部門下達年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由市安監局具體組織實施。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措施,認真落實,凡未完成的取消年度內一切評優資格。凡1年內發生1起死亡10人以上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發生2起1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以及發生1起1次死亡3人以上且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職能和管理部門,要向市政府作出檢查,並取消年度內一切評優資格。
(二十)加大政府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將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用於安全生產基礎設施、應急救援和信息支撐體系建設、宣傳教育培訓和應由政府統籌的重特大事故隱患的整治,支持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等。凡國家、省安排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市及縣(市)區要安排配套資金,並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
(二十一)推進安全生產科技進步。全面啟動科技興安戰略,將安全生產科技攻關項目納入科學技術發展計畫。針對礦山、危險化學品和建築施工等危險行業、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性技術難題,組織科研攻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等安全生產科研資源,加強安全生產科技研究和推廣套用,提高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加快安全生產科技和管理人才培養,提高安全生產科技工作水平。建立全市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信息統計工作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二十二)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各新聞單位要把安全生產內容列入工作計畫,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加強安全生產的重大舉措,宣傳先進典型和經驗,定期加播安全生產公益廣告,對忽視安全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典型事例予以曝光。大中專院校和中國小要開設安全知識課程,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氣等方面的識災和防災能力。認真總結推廣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和基礎工作及民眾性安全文化建設的經驗,精心組織好安全生產教育等活動,努力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
(二十三)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其綜合監管、指導協調的職能。公安、交通、建設、市政公用、林業、質監、煤炭、國土資源、環保等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的專項管理職能,並及時向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通報工作情況,形成安全監管的合力。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的優勢,積極開展民眾性的安全生產活動。各職能部門都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網站及信箱,加大對安全生產的社會監督、民眾監督和新聞媒體監督,努力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民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
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加強調查研究,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出安全生產工作新舉措,努力建設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為全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濟南市人民政府
二OO四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