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凡是到過濟南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種感覺:濟南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城市,——豐厚得讓人一眼看不到底。濟南之所以文化底蘊如此豐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這裡曾誕生過和容納過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對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做一點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再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做一些介紹,這就是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 本書編為濟南本籍名士評傳,下編介紹部分客籍名士與濟南有關的事跡。傳主以生年先後排序,生年不詳者,依其行跡或時代背景,列於適當位置。 本書文稿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獻、古詩人,受篇幅所限,書中對這些引文沒有——加注,有些讀者閱讀時可能會有一定困難,對此我們謹表示抱歉。 本書在編寫中,各撰稿人參考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已發表成果。對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基本介紹

  • 書名: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頁數:579頁
  • ISBN:7533311361
  • 作者:濟南社會科學院
  •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齊魯書社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濟南社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共完成總字數326萬字。其中正式出版著作9部:《創造新的輝煌》50萬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53萬字;《毛澤東詩詞美學漫步》20萬字;《鄧小平理論與濟南市改革實踐》(國企改革卷)30萬字;《現代文化創新論》35萬字;《濟南市個體私營經濟研究》16萬字;《紅樓夢校注》15萬字;《宋詞精選》21萬字;《戰國策評註》5萬字。論文、調研報告95篇,64萬字;學術綜述文章21篇,17萬字。

媒體推薦

前言
公元745年的夏天,濟南歷下亭迎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這幾位客人在歷下亭把酒論文,即興賦詩,談笑風生,給這座古亭帶來了一派生機。作東的是時任齊州司馬的李之芳,客人中有年近古稀、以書法、篆刻和文章被時人譽為“三絕”的北海太守李邕,還有年僅33歲但在詩壇已頗有影響的大詩人杜甫。席上,杜甫即興作了一首五言古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其中兩句唱道: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在這裡,大詩人杜甫決非虛與應酬,故意說點客氣話討主人喜歡,所發實為肺腑之言。眾所周知,早在先秦、秦漢時期,濟南就是名亡眾多的地方,隋唐時期更是如此。杜甫正是從一個最恰當的切入點,對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做了最得體的讚譽。不過,令這位詩聖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這兩句詩,也成了濟南在其後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亦然名士輩出的預言。
“濟南名士多”——縱觀濟南古今,這已是不爭之定評。“濟南名亡多”——它和“泉城”之美譽一樣,已成了濟南這座城市最大之驕傲。
濟南的文明史,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同齡。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公元前6500年前的後李文化時期,濟南地區已有先民聚居。也就是說,濟南的文明史可上溯至8000年前。考古發現也證明,早在公元前26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濟南地區已有築城史。也就是說,濟南的城市史至少可上溯至4600年前。幾千年來,濟南誕生過和容納過無數歷史文化名人。中華民族的第一位道德典範——大舜在濟南的出現,就是濟南遠古文化輝煌的一章。對大舜其人,雖然目前學界
對其尚有爭論,但千百年來,大舜深深紮根在濟南人民心中確是事實(參見徐北文先生《大舜傳》)。以大舜的德行和影響構成的“舜文化”,正是中國封建社會主導文化——儒家文化的根源。宋代女文學家李清照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女詩人,她的文學成就,“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世界天文組織將水星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李清照山”,這是第一個以中國女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天體。南宋詞人辛棄疾文武雙全,他的抗金壯舉與他的文學成就,在中國歷史上都據燦爛一頁。李清照與辛棄疾被後人分別譽為婉約詞派和豪放詞派的代表,在中國文學史上並稱“濟南二安”(李清照號易安,辛棄疾字幼安)。有宋一代的主流文學是詞。“濟南二安”於詞壇雙峰並峙,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所創造的輝煌,一直是濟南的驕傲。
除了大舜、李清照、辛棄疾以外,數點濟南歷史文化名人,略舉還有:神奇名醫扁鵲;賢大夫鮑叔牙;著名思想家鄒衍;漢代著名經學大師伏生,青年外交家終軍,新朝皇帝王莽;隋末大起義領袖杜伏威、孟讓、輔公柘;興唐名將秦瓊、羅士信、程咬金,貞觀名相房玄齡、求法高僧義淨;金元著名散曲家杜仁傑、張養浩,戲劇家武漢臣;明代前後“七子”骨幹邊貢、李攀龍,戲曲家李開先;清初詩壇領袖王士稹,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著名詩人田雯、王苹,著名學者周永年,輯佚大家馬國翰……客居濟南的歷史文化名人更多,如:管仲、曹操、酈道元、李白、杜甫、曾鞏、蘇軾、蘇轍、黃庭堅、晁補之、元好問、趙孟俯、顧炎武、雪蓑、翁方綱、何紹基、劉鶚……如果細數,可列出一個二三百人的名單。
……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編
古代聖王大舜 徐北文
一代神醫扁鵲 王鐵軍
齊賢大夫鮑叔牙 李永祥
學術大師鄒衍 白 奚
經學博士伏生 安作璋
漢初高士婁敬 張華松
少年英雄終軍 張華松
新朝皇帝王莽 王鐵軍
興唐名將秦瓊 藍宇冬
少年勇士羅士信 藍宇冬
貞觀名相房玄齡 李永祥
求法高僧義淨 徐北文
贍學詩人崔融 過文英
博雅名士李格非 榮 斌
文壇奇葩李清照 陳祖美
豪曠文臣范諷 崔海正、劉文蘭
英雄詞人辛棄疾 劉揚忠
江湖散人杜仁傑 曹善起
剛介雅士周密 崔海正、常 昭
瀟灑學士劉敏中 王 慧
一代名臣張養浩 薛祥生
博學史家張起岩 董正春
雜劇名家武漢臣 許金榜
華泉詩人邊貢— 米壽順
戲曲大家李開先 卜 鍵
明詩巨匠李攀龍 趙永紀
濼濱名士殷士儋 李東平
一代帝師于慎行 曹善起
鵲湖居士王象春 宋家庚
卓然經師張爾岐 李峻岭
一代詩宗王士禛 裴世俊
山左名家田雯 董正春
空谷幽蘭趙慈 鄧紅梅、曲向紅
短篇之王蒲松齡 馬瑞芳
詩壇怪傑王苹 賈炳棣
翰林編修周永年 王慧
布衣詩人董芸 宋家庚
輯佚大家馬國翰 徐文君
下編
管仲與濟南 劉明怡
曹操與濟南 張華松
酈道元與濟南 劉明怡
李白與濟南 過文英
杜甫與濟南 過文英
曾鞏在濟南 榮 斌
蘇軾與濟南 劉乃昌
蘇轍在濟南 劉乃昌
晁補之在濟南 喬力
元好問與濟南 賈炳棣
趙孟頫與濟南 王鐵軍
鐵鉉在濟南 榮新
雪蓑在濟南 寧蔭棠
顧炎武與濟南 過文英
翁方綱與濟南 孫愛玲
鐵保在濟南 榮 新
何紹基在濟南 徐文君
松年與濟南 關天相
劉鶚與濟南 劉德隆
本書部分作者簡介
後記

文摘

書摘
王莽回到京城一年多,哀帝就病死了。哀帝無子,而傅太后和丁姬早巳去世。所以,這時在朝廷里最有威望的人物,就只剩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了。哀帝臨終前把象徵皇權的印璽交給了董賢,王政君早已探得訊息,於是她親自趕往未央宮收取印璽,又派使者飛馬急召王莽。她命令尚書:所有調動軍隊的各種符節、朝廷各部門的稟奏事宜、宮廷大小太監以及期門兵(皇帝的親兵),皆由王莽統轄。王莽亦機敏之人,他一面迅速動身趕往朝廷,一面讓使者飛馬先於自己傳遞報告:大司馬董賢年少,不合眾心,應予免職。董賢涉世未深,受不了這種突如其采的強大政治壓力,自殺身亡。於是王政君拜王莽為大司馬,以成帝侄(哀帝堂弟)劉衍即位,是為漢平帝,時年9歲。王政君臨朝稱制,代行皇權,而她又把朝政委託王莽處理。
然而,哀帝外戚傅家和丁家的勢力並沒有隨著哀帝的死而消失,王莽對受哀帝外戚排擠而被“遣就國”的事,記憶猶新。為鞏固王氏家族勢力,王莽就以孔光、王舜、甄豐、甄邯等人作為幫手,對傅太后的傅氏家族、丁姬的丁氏家族、董賢的董氏家族的親屬分別罷官、免爵和流放。與此同時,王莽又開始了對親族的治理。紅陽侯王立是王莽的叔父、王政君的弟弟。王莽以其犯有受賄等罪而把他“遣就國”,以示天下。
這時越裳氏(生活在南疆的少數民族名)進獻了白雉。王政君就於元始元年(1年)正月下詔:“以白雉薦宗廟”。據《孝經緯》:“周成王時,越裳獻白雉”以示臣服。這是周公攝政的結果。於是群臣就把王莽與周公相媲美,並上奏要求為王莽增加封爵,以順天意。王莽推辭,並提名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四人應受封賞。大家互相謙讓之後,王政君對孔光等四人加官進爵,又拜王莽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加封二千八百戶,並規定封爵是世襲的。王莽接受了官位和賜號,卻辭謝了增加封地和世襲爵位這兩項賞賜,說是“願須百姓家給,然後加賞”(希望等到百姓們都富足了,然後給予這樣的賞賜)。王政君認為王莽在政治上已經較為成熟了,就把對地方官吏的任免權交給了他。
早在哀帝時期,傅家、丁家生活豪奢,助長了鋪張浪費的風氣。為此,王莽與王政君提倡節儉,節衣縮食。王莽又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以救助貧民。每逢發生水旱災害,王莽就只吃素食,不用酒肉;而每當豐收年景,王政君就勸王莽吃葷,希望他“愛身為國”。就這樣,王莽與王政君相互配合,從提倡節儉人手,逐漸贏得了天下人心。
元始三年(3年),朝廷開始為漢平帝考慮婚姻大事。王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被選為皇后。但是候選人很多,王莽恐怕她們與自己的女兒競爭,就上奏說自己沒有德行,女兒資質低下,不適宜參選。王政君知道這是謙讓,她就下詔再次替王莽表示謙讓。至此,群臣都為這種謙讓精神所感動,紛紛推薦王莽之女為皇后,而王莽卻再三謙讓。王莽越是謙讓,大家就越堅持。王莽的女兒終於成了皇后最佳人選。事後有人稱讚王莽就像“舜讓於德不嗣”(見《尚書·舜典》),達到了“能以禮讓為國”(見《論語·里仁》)的境界。
衛姬是漢平帝的母親,還沒有加封尊號。王莽總結漢哀帝時王家與傅家並立宮廷導致爭鬥的教訓,認為現在王家與衛家並立,還會導致爭鬥。為了“戒前事,為後代法”,王莽就與王政君商量,把衛姬拜為中山王后,並讓衛姬及其家族住在中山,不再返京。王莽的長子王宇認為隔離衛家不妥,就暗中與人謀劃,利用王莽相信鬼神的弱點,讓內兄呂寬在深夜到王莽門前塗灑污血,以迷信手段迫使王莽改變主意。結果事情敗露。王莽再次大義滅親,毅然讓王宇服毒自殺。王莽妻王氏竟因此哭瞎了雙眼。大臣奏稱王莽“為帝室不敢顧私”,朝野上下擁護王莽的勢力占了絕對優勢。
元始四年(4年),王莽的女兒被立為漢平帝皇后,大赦天下。此時朝野上下讚美王莽的熱潮方興未艾,有近萬人上書擁護王莽,把王莽與伊尹和周公相媲美。根據大臣提議,王政君親臨前殿,賜王莽“宰衡”稱號,位列上公,並規定:三公九卿對王莽說話,要先說“敢言之”,以示尊重;官民皆不得與王莽同名,以尊其貴。同時加封王莽的母親為君,加封王莽的兒子王安和王臨為侯。賜封完畢,王莽叩首推辟,謙讓再三,以致痛哭流涕。這使王政君不知如何是好。大臣孔光認為,謙虛辭讓是王莽的一貫作風,應該拒絕他的推辭。這時恰有蜀邢人來長安抗訴,聽說了王莽謙讓的美德,受到感化,遂撤訴返鄉。王莽又提議並主持興建明堂、辟雍、靈台,為學子築舍萬間,其間設“市”(商場)和“常滿倉”(糧店)。在修建明堂、辟雍、靈台時,他調集儒生和平民10萬人,僅用20天就竣工了。群臣提議對王莽予以重獎。此前,王莽曾經多次推辭王政君賞給他的封地。元始五年正月,在皇親國戚舉行明堂袷祭大典之際,天下官民先後有48萬多人上書,請王莽接受封地。
這時,“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南方古國名),唯西方未有加”。於是王莽派使者去西方“誘塞外羌”,終於形成了天下一統、四方臣服的局面。恰在這時,漢平帝病逝了。平帝無子,王莽經過占卜和看相,挑選了漢宜帝玄孫、年僅兩歲的劉嬰即位。這時有人進獻白石丹書,上有“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字樣。王莽以為這是“符命”(秉承天命的憑證),就在徵得王政君同意之後,開始居攝踐祚(在皇位行使職權)。並規定:王莽行止皆依天子制度;祭祀讚辭你其為“假皇帝”,臣民稱其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所下文書稱“制”。從此王政君不再掌控朝政。居攝元年(6年),劉嬰立為皇太子,稱“孺子”。這時漢景帝八代孫劉崇認為,王莽專權,危害劉家天下,於是起兵奪權。然而王莽攝居踐祚是人心所向,劉崇勢孤力單,很快就失敗了。
居攝二年(7年),東郡太守翟義起兵造反,揚言王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共行天罰誅莽!”翟義的叛亂還沒形成氣候就被鎮壓下去了。那時人們都希望王莽恢復古代盛世,而不希望亂起來。居攝三年(8年),齊郡等地出現“符瑞之象”,民間又有人趁機進獻“金匱圖”和“金策書”,聲稱黃帝命令劉邦傳璽於王莽,稱王莽為“真天子”。王莽隨即鄭重宣布:“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

北宋中期,自王安石變法以來,朝中黨爭紛起,新舊兩派都使盡手段打擊敵黨。一些奸邪小人則混水摸魚,興風作浪。宋徽宗登基不久,起用了蔡京為相。蔡京是個十足的政治投機商。他起初追隨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馬光執政後,他又積極參與破壞新法;章惇為相.恢復新法時,他又轉而依附章惇;身居相位後,他便與童貫、王黻等結為死黨,控制了朝政。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七月,在蔡京力主之下,朝廷將司馬光、蘇軾一派計17人列入“元佑黨籍”。由於李格非與蘇軾關係密切,而且當年還有不肯編元枯諸臣章疏的"政治錯誤”,因此也被列入“元佑黨籍”(名列第五)。九月,宋徽宗親自書寫了“黨人”名單,計117人,刻石立於端禮門。凡列黨籍者,或停職,或羈管,或編管,或送某地安置,一律不許在京任職。李格非名在余官第26名,他雖未在京任職,但仍未逃脫厄運,被流放到了西南偏遠之地象郡(今廣西象州),在政治上跌入了低谷。兩午後,朝廷重定黨籍,人員增至309人,徽宗再度親書,刻石置於文德殿門東壁。李格非仍在名單之中。崇寧五年(1106年),朝廷毀元佑黨人碑,被列黨籍者陸續得赦。李格非始得復出,擔任了“監廟差遣"這樣一個閒職。不久,李格非回齊州閒居。大觀二年(1108年),李格非在家鄉與齊州太守梁彥深等人同游佛慧山,此時李格非只是一名“朝請郎”(不任實職的閒官)了。李格非何時何地辭世的,史無記載。估計時間當在此後不久,地點當在故鄉齊州。
關於李格非的事跡,正史所載不多,宋元文人筆記偶有片斷。茲綜合各家所說,羅列於下:
李格非還在任鄆州教授的時候,當地太守見李格非為官不久,家境清貧,出於好意,提出叫李格非再兼任點別的職務,以便增加一點收入。本來,這是別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李格非卻婉言謝絕了。廣信軍有一個道士常以妖言惑眾,因為他有時為人算命能算中,所以盛氣凌人,忘乎所以,每每出入必得乘車。按當時習規,只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才可乘坐車轎的。對該道士之狂妄,雖然人們都看不下去,卻也無人能奈何他。李格非出任廣倍軍通判後,一次在路上遇到了這位耀武揚威的妖道。他立即下令叫隨從將道士從車上掣下,用棍棒痛打了一頓,然後把他驅逐出境了。從這兩件事中可以看出,李格非是一個安於職守的、比較正直的官吏。
李格非不隨世俗,對事物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這從李格非的一件軼事中即可看出:當時,文人們大多喜歡使用和收藏一些好墨,並以此為雅舉。而李格非卻不隨這個大流,為此他還專門撰寫了《破墨癖說》一文。文中記,曾有人向李格非吹噓他的墨如何如何好,儘管說得天花亂墜,但李格非卻不買他的賬。那人道:我的墨堅硬,甚至硬得可以用來割東西。李格非說:我割東西用刀不用墨。那人道:我的墨置於水中兩宿不腐。李格非說:我盛水用盆子不用墨。那人又悅:我的墨可放一二百年不變質。李格非笑了,說:我一塊墨能用二三年就很不錯了,何必要放它上百年呢?那人無辭以對了,最後說:我的墨黑。李格非針鋒相對,說:我還沒聽說過天下有白墨。記完這段頗有戲劇性的故事之後,李格非又在文中直言個人觀點:“賦砆之所以不可為玉,魚目之所以不可為珠者,以其用之才異也。今墨之用在書,苟有用於書與凡墨無異,則亦凡墨而已!”最後他又借題發揮,嘆道:“嗟呼,非徒墨也。世之人不考其實用,而眩於虛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禍敗之所由兆也!”由用墨而聯想到用人,並進而聯想到天下禍敗,這決不是小題大做。李格非在另一篇名作《洛陽名園記》中更深沉更真切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憂天下之思。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