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保衛戰

濟南保衛戰,是濟南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守城之戰。因此次戰役發生在戊寅己卯之間,歲末年初之際,史稱“戊寅之變”或“己卯之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保衛戰
  • 發生時間:1638年
  • 發生地點:濟南
  • 主要人員宋學朱
事件背景,遇害人數,後世紀念,

事件背景

崇禎十一年(1638年戊寅)冬,十萬清兵越長城大舉南下,至大軍圍逼濟南城下時,正值臘月二十三小年夜,此時,巡撫顏繼祖已奉命領兵移防德州,城內只剩鄉兵五百和萊州援兵七百,雙方兵力懸殊,以山東巡按御史宋學朱、山東左布政使張秉文、濟南知府苟好善和歷城知縣韓承宣等駐城文官為首,領導濟南城內士民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濟南保衛戰”,與攻城清軍激戰九晝夜,正月初二濟南城破,宋學朱等官員全部壯烈犧牲,濟南守城士民死亡無數。

遇害人數

除了守城殉國的宋學朱等官員外,濟南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劉敕(歷城最早縣誌《歷乘》編著者)、劉檄兄弟,在此役中不屈而死,家人皆被殺;西關回民在陳、金二教長的帶領下保衛西關,戰死二百餘人,巡守四城的秀才戰死三百五十二人;城內婦女為避免城破被辱,“溺明湖者數萬人,投井自縊者半之”。
關於這場戰役中濟南城中的死亡人數,並沒有明確的說法。據《明實錄·崇禎實錄》記載,山東巡按御史郭景昌事後“瘞濟南城中積屍十三萬餘”,另據蒲松齡《聊齋志異·鬼隸》中側面記述:“北兵大至,屠濟南,扛屍百萬”,而崇禎《歷城縣誌》描述戰役之慘烈:清兵“焚殺官兵紳弁數十萬人,踞城十有四日乃去。家余焦壁,室有深坑,湖井充塞,衢巷枕藉。蓋千百年來未有之慘也!”
1德王府在這場驚天之變中當然也是無法獨善其身的,整個德王家族被捲入這場戰爭旋渦中,幾乎消失殆盡。除了德王朱由樞被清兵擄走外,德王家族中至少還有八位宗親在守城戰鬥中犧牲。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按當時的明朝律令制度是嚴禁藩王及宗室參與軍政之事的,也就是說,德王家族雖“依法”享有從封地獲得財富的權利,卻沒有對封地的守土之責。不過,仍然有德王宗室衝破藩禁,置生死於不顧,與濟南百姓並肩戰鬥,最終城破殉國。乾隆《歷城縣誌》記載了四位有爵位德王家族死難者,分別是守南城的寧海王朱常沺、泰安王府奉國大將軍朱常汴、泰安王府奉國四將軍朱常淓、臨朐王府奉國將軍朱常漛,另據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記載,死難者還有儀賓(德王女婿)陳鳳儀一家,陳鳳儀與兒子陳正學、陳正己、侄子陳推心奉命守東門,城陷後皆被害。後來家人收殮陳鳳儀的屍體時,只剩下沒有頭顱的屍身。

後世紀念

朱常沺等四位宗室死難者,與其他“己卯之變”中死難的有姓名可考者,後來都被供奉在縣學外的忠孝節義祠中。忠孝節義祠中,有王族貴胄,有義社生員,有回族教長,有守寨村民,有官兵、有士紳,有老者,有婦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