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瘡病

簡介,臨床表現,治療,

簡介

以皮膚瘙癢、糜爛、流滋、結痂等為症狀特點的一類皮膚病。雖然皮損多種多樣,形態各有不同,但均具有多形性損害、對稱性分布、瘙癢、反覆發作等特徵。發病率較高,男女老幼皆可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常復發。急性者多泛發全身,慢性者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容易復發、較難根治。相當於西醫學的濕疹。治療以清熱利濕和養血祛風為原則。
濕瘡在中醫文獻中早有記載,漢代《金匱要略》中稱之浸淫瘡。隋代《諸病源候論》中有詳細記述。以後諸家皆有發揮,因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命名,如生在手足部的叫擓瘡,生在耳部的叫旋耳瘡,生在臍部的叫臍瘡,生在陰囊部的叫腎囊風,生在下肢的叫血風瘡,生在乳部的叫乳頭風等。
濕瘡總由稟性不耐,風濕熱之邪客於肌膚而成。或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調,或由某些食物,如魚、蝦、蟹、牛肉、羊肉、奶糖,及花粉、灰塵、羊毛、動物羽毛、病灶感染、腸寄生蟲病等引起;有的與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情志變化、神經因素等有關。急性者以濕熱為主;亞急性者多與脾虛不運、濕邪留戀有關;慢性者因病久傷血、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去濡養而成;發於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於氣血運行失常,濕熱蘊阻所致。

臨床表現

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①急性濕瘡。以濕熱為主,常夾有外風。起病較快,常對稱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也可泛發全身,以面部的前額、眼瞼、頰部、耳輪、口周圍,以及肘窩、?窩、手部、小腿、外陰、肛門周圍等處多見。初起皮膚潮紅、腫脹、瘙癢,面積大小不一,邊界不清。繼而在潮紅的皮膚上出現丘疹、丘皰疹、水皰,群集或密集成片,此起彼伏,常因搔抓,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流滋、結痂,最後痂蓋脫落,露出光滑紅色的皮膚,並有少量的脫屑。輕者微癢,重者瘙癢難忍,成間歇性或陣發性發作,夜間更甚,影響睡眠。皮損廣泛者,伴有發熱、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等證。治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滲濕湯合二妙丸加減。一般3周左右可治癒,但有復發傾向,常由吃辛辣和魚腥食物所引起。②亞急性濕瘡。主要為小丘疹、丘皰疹、小片糜爛和流滋,也可有結痂或脫屑。多由急性期的潮紅、水皰及液體滲出的明顯消退所形成,或由慢性濕瘡加重所致。亞急性較易轉為慢性,一般臨床上亞急性濕瘡與慢性濕瘡很難明顯區分。一般無全身不適,或有胸悶、納呆、便溏、苔膩、脈滑等證。治宜健脾利濕,佐以清熱,用除濕胃苓湯加減。③慢性濕瘡。以血虛風燥,濕熱蘊阻為主。皮損多呈局限性,有浸潤、增厚、粗糙、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中心常有抓痕、血痂及點狀滲出等。其周圍可有散在的小丘疹。多發於手足背、小腿伸側、肘膝屈側、陰部、股部及肛門周圍等。瘙癢劇烈,呈陣發性,以睡前或遇熱時加重。病程數月或更久。或伴有頭昏乏力、腰酸肢軟、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濡細無力等證。治宜養血祛風、清熱利濕,用四物湯合萆?滲濕湯加減。

治療

外治:急性者滋水多時用10%黃柏溶液濕敷;亞急性者用三黃洗劑搽,每日3~5次;慢性者塗青黛膏或黃柏霜。針刺:主穴大椎、曲池、足三里,配穴血海、三陰交、合谷。護理:急性者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等洗滌;避免搔抓,並忌食辛辣、雞、鴨、牛、羊肉、海鮮等發物;急性濕瘡或慢性濕瘡發作期間,應暫緩預防注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