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術語》是2023年12月28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地術語
- 外文名:Wetland vocabulary
- 標準類別:基礎
- 標準號:GB/T 43624-2023
《濕地術語》是2023年12月28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
《濕地術語》是2023年12月28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2023年12月28日,《濕地術語》發布並實施。起草工作主要起草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科...
中國濕地類型,地理學術語,主要分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濱海濕地、人工濕地5大類。相關概念 濕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節性,蓄有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分類 根據我國濕地資源的現狀以及《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分類系統,我國的濕地共分沼澤...
拉姆薩爾濕地,專業術語,是《濕地公約》,亦稱《拉姆薩爾公約》中的濕地類型。歷史沿革 2024年,韓國已將太白文廟洞濕地指定為拉姆薩爾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這是該國的第25個“拉姆薩爾濕地”(編號2540)。2024年,伊朗將巴姆阿爾萬命名為其第26個國際重要濕地(“Ramsar Site” no.2539)。第2539號...
濕地修復(wetland rehabilitation)是生態學、林學術語。濕地在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指出建立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全面保護濕地,強化濕地利用監管,推進退化...
廣義的沼澤泛指一切濕地。狹義的沼澤強調泥炭的大量存在。各國文獻中用語不同。俄語中БОЛОТО一詞指泥炭層達到30厘米以上(未硫乾狀態)的濕地。英語中則存在幾個名詞分指不同類型的沼澤,而且各家學者所賦予的含意也不盡相同。但bog一詞常指富有泥炭的貧養泥炭沼澤,因泥炭和積水均呈酸性,故又常譯為“酸...
水邊濕地 水邊濕地是生態學術語。
表流濕地 表流濕地(surface flow wetland)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水在土壤等基質表層流動的一種人工濕地類型。在依靠植物根莖的攔截作用以及根莖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以淨化。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河流濕地riverine wetland,又稱河流型濕地,位於江、河、溪流等自然形成的線性水域內,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m的低地。河流濕地的變化過程伴隨著以流水作用為主的侵蝕、搬運和沉積過程。在河流系統中,作用於河床邊界的主要外動力是水沙流。水沙流與河床邊界相互作用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河床濕地,其中水沙流中泥沙...
鹽鹼濕地 鹽鹼濕地,地理學術語。
沿岸濕地 沿岸濕地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敞水水體形成並補給的濕地。包括水邊濕地和洪澇濕地。出處 《生態學名詞》。
灌叢濕地 灌叢濕地,地理學術語。
海岸濕地處於海陸相交的區域,受到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種因互的強烈影響,是一個生態多樣性較高的生態邊緣區。我國海岸濕地劃分為7種類型,即淤泥海岸濕地,幫礫樂海岸濕地、基岩海岸濕地,水下岩坡濕地,瀉湖濕地,紅樹林濕地和珊瑚礁濕地。定義 海岸濕地處於海陸相交的區域,受到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種因互的強烈...
沼生濕地 沼生濕地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由地下水、地表徑流和雨水供給、土壤全年被水飽和的濕地。一般位於水位線以上。除內陸和沿海鹽沼外,大部分沼生濕地屬於淡水範疇。包括有草沼、樹沼、酸沼和小淺水塘等。出處 《生態學名詞》。
湖沼濕地 湖沼濕地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湖泊等靜水水域沿岸或淺水湖泊沼澤化過程而形成的濕地。包括淺水湖、水庫和大池塘。拉姆薩爾濕地公約把湖泊本身也包括在濕地範疇之內。出處 《生態學名詞》。
中水濕地 中水濕地(reclaimed water wetland)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水源補給以中水為主的一種人工濕地類型。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濕地公園設計 濕地公園設計wetland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對濕地資源或者場地條件進行評估,按一定要求保育核心濕地資源,對相關要素進行空間布局和設計,使其發揮生態和休閒綜合功能的過程。
洪泛平原濕地 洪泛平原濕地(flood plain wetland)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河水泛濫淹沒的河流兩岸地勢平坦地區,包括河漫灘、泛濫的河谷、季節性泛濫的草地。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自然保護區名詞術語》是2015年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國家標準《自然保護區名詞術語》 由432(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歸口上報及執行 ,主管部門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要起草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 、國家林業局 、國家海洋局 、環境保護部 。主要起草人 崔國發 、李忠 、王清春 、邢韶華 、雷霆 、徐基良等 。
濕地生態系統管理 濕地生態系統管理(wet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在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的前提下,採取以生態工程為主的適應性措施,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活動。出處 《林學名詞》第一版。
濕地面積 濕地面積wetland area,是指 濕地公園用地範圍內,永久或者季節性積水區域中設計水深2m以內的用地面積,包括濕地植物種植面積和水體面積兩部分。濕地保護 2023年,我國濕地面積達到5635萬公頃,初步建立以國家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體的濕地保護體系。
景觀濕地 景觀濕地(landscape wetland)是201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以觀賞為主的一種人工濕地類型。出處 《林學名詞》 (第二版)
濕地生物多樣性 濕地生物多樣性(wetland biodiversity)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濕地範圍內生命有機體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綜合體的多樣化和變異性。出處 《林學名詞》第一版。
濕地景觀分類 濕地景觀分類(wetland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根據濕地景觀特徵對濕地類型進行的劃分。如披覆式濕地、斑狀濕地等。出處 《林學名詞》第一版。
濕地地貌 濕地地貌(wetland landform)是2006年公布的地理學名詞,是以濕地過程為主導因素形成的地貌。定義 如濕地平原,濕地寬谷,濕地扇,泥炭丘等。出處 《地理學名詞》。
地熱濕地 地熱濕地(geothermal wetland)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出自《林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由溫泉水補給的濕地。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濕地沉積 濕地沉積是2006年公布的地理學名詞。定義 濕地環境中物質累積的動力過程。濕地沉積物富含有機質,可形成泥炭。出處 《地理學名詞》。
濕地合理利用 濕地合理利用(wetland wise use)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在維持濕地生態系統自然屬性的前提下,使濕地能夠可持續地為人類提供福利的利用方式。出處 《林學名詞》第一版。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s)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的物質產品提供、生命支持系統維持、環境調節及精神生活享受等作用。出處 《林學名詞》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