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中學

濉溪中學

安徽省濉溪中學是一所省級示範高中,坐落於濉溪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風景秀麗,環境幽雅。學校始建於1949年,現有教學班93個,學生7000多人,教職工300餘人,其中特、高級教師80人,一級教師92人,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業務精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濉溪中學
  • 簡稱:濉溪中學
  • 創辦時間:1949年
  • 類別:公辦高中
  • 現任校長:陳朝陽
  • 所屬地區:安徽省淮北市
  • 學校層次:省級示範高中
學校簡介,學校設施,發展規劃,背景分析,辦學思想與目標,相關工作與措施,學校榮譽,濉溪中學賦,

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31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諧,大道小徑橫貫斜穿,廊亭池榭錯落有致。學校系省級“綠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省級“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學校”、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傳統體育項目先進學校”等。
學校秉承六十多年優良傳統,規範辦學,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對民族的未來負責”的辦學理念,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構建“主體性、體驗式、活動化”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攀升,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連續多年本科達線人數居全市第一。2010年以前有大批同學考入北大、清華、科大、復旦、南大等名牌大學。學科競賽碩果纍纍,已有數百名同學在國家和省市級學科競賽中獲獎。此後,
六十多年砥礪,六十多載輝煌,發揚優秀傳統,譜寫嶄新樂章。全體濉中人正以全新的面貌,高昂的鬥志,飽滿的熱情,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向省級優秀示範高中行列奮進!

學校設施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先進,擁有現代氣派的教學樓、條件一流的公寓樓、寬大整潔的餐飲中心、裝備優良的實驗室、寬敞明亮的電教室、內藏豐富的圖書館、功能齊全的體育館及氣勢恢弘的塑膠操場。系“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學校”、 “安徽省傳統體育項目先進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師德高尚,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部分教師為省市名師、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和參加過各類研修班的骨幹教師。辦學理念與時俱進,秉承“開放、民主、求實、創新”的辦學思想,結合新的教育形勢,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健體、會審美、會創造、有特長),成就貧困群體,為高校培養輸送大批優秀學子。
九霞軒九霞軒

發展規劃

背景分析

世紀之交,全球化經濟的競爭、整合,對中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無論是國際競爭的複雜性,還是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無論是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重大變革,還是學校發展壯大、負債運轉的迫切需要,都要求我們必須總結過去,分析現狀,展望未來,制定出符合本校實際,又具有發展潛力的辦學規劃。
伴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教育質量的提高,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教師中尚存在著面對改革躊躇彷徨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研水準、教學管理同時代的發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管理方面,我們從體制、機制入手,形成了一套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機制,但這些管理體制還有一個如何進一步科學化、規範化和可操作化的的問題。
隨著學校規模擴大,教師的引進和新畢業大學生的增加,學校正逐步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計畫,但面對青年教師比例較高的現狀,如何創造條件,加快他們成熟步伐,事關濉中以後的發展水平。學校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思路尚需進一步明晰,另外積極構建科學化、規範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力爭儘快形成特色、風格的任務還相當繁重。在人文環境上,學校也存在著如何將傳統的文化底蘊、辦學傳統與現代教育嫁接、融合的問題。

辦學思想與目標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全面實施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將求實、創新、發展作為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積極探索學校從主動發展到可持續發展之路,力爭使“每位教師都成名,每位同學都成才,每處校園都成景”。堅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以課堂教學、教育科研、科學管理為突破口,以現代教育理念與方法構建現代教學模式,打造一支有現代意識、科學素質、過硬本領、高尚師德的教師隊伍,創建和諧校園,把濉中建設成為具有時代特徵、現代氣派、自身特色的省內一流的示範性普通高中,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相關工作與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標:
在繼續抓好思想教育、行為規範、學風建設三項基本工作的同時,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為中心,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綜合能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道德理想和政治信念、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美感、健康的身心素質、文明的禮儀和習慣。
措施:
1、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管理新模式
2、突出德育基本內容,實施“三基”系列教育
3、構建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德育體系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5、加強健康教育,健全現代人的精神和體魄
6、建立健全以學生髮展為主體的德育評價體系
7、突出德育課堂主渠道作用
(二)教學工作
目標:
在加強常規教學管理的同時,吸納先進教育理念,開闊視野,博採眾長,積極探索高效惜時的課堂教學模式,鍛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力求用五年時間在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教育科研諸方面形成適應時代和濉中發展需要的管理、評價、運作機制。促進學生生動發展、自主發展和健康發展,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升學率。
措施:
1、課程建設
2、課堂教學
(1)胸懷全局,尋求學科均衡發展
(2)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3)突出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4)因材施教,轉化後進
3、教師隊伍建設
(1)狠抓教師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構建面向21世紀的現代教師素質結構體系
(2)進一步最佳化教師梯隊
(3)提高教師教育手段現代化套用水平
(4)加強理論學習
(5)進一步完善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的驅動機制。
(三)組織管理
行使學校行政組織職能,建立現代辦公自動化系統,形成以師生髮展為本的科學、務實、規範、高效的管理運營體制和行政作風。每個組織成員都胸懷全局,真心認同學校的發展,建立“命運、責任和利益”的共同體;每個領導班子成員都重視自我學習與超越,以正確和積極的心態對待教育改革與探索,不斷追求成功與完美。
(四)教育科研
目標:
學校發展和辦學質量的提高,一靠管理,二靠師資,三靠科研。學校要把科研興校作為最基本的辦學策略,做到全員參與、全方位引入、全過程管理,讓教科研進頭腦、進課堂、進活動,促進學校上台階、出人才、出理論、出隊伍、出經驗。
措施:
1、充分發揮教科室、教導處決策、先導職能
2、建立科研興校的運行機制
3、實現觀念轉變,尋找最佳結合
(五)校園建設
本著總體規劃、創造條件、分步實施的原則,堅持先進、實用、科學、節約的原則,在校園建設、教育設備、教學軟體三方面致力於創設優良的辦學條件。
1、建設有規劃、高品位
2、設備高水平
3、軟體數量豐富
(六)後勤保障
後勤部門要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宗旨,進一步探索後勤社會化改革之路。進一步完善學校對食堂、公寓的規範性、科學化管理機制,做到科學核算、民主監督、管理到位、優質高效,提高管理水平,切實解決師生後顧之憂,振奮師生精神,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在做好正常的後勤供應的同時,用環保理念管理後勤工作,嚴格獎懲制度,厲行節約,防止污染,保證師生身心健康。

學校榮譽

2000 年以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語文等學科競賽,共有 916 人次參加比賽, 205 人次獲獎。其中國家級比賽省級一等獎 13 人次、省級二等獎 19 人次、市縣級獎勵三百餘人次。 另外,我校積極開展藝體教育,努力推進素質教育,為高校和上級運動隊輸送了大批人才,培養了一批優秀運動員。 2001 年我校奪得縣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市中運會團體總分第三名,奪得省示範高中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七名。在 2003 年市迎春長跑比賽中我校分別奪得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績,還有一批學生獲得了由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等單位舉辦的比賽活動獎項。
濉溪中學地圖
在2011年第十一屆全省“訊飛杯”中國小電腦製作評選活動中,我校許貫俠老師輔導的黃文迪同學的作品《鹹鹽風潮》喜獲高中組電腦動畫省級三等獎。
日前,由我校語文組教師趙清林主持的省“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策略研究”,獲得省第八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比一等獎。在2012年2月14日召開的市高中教育工作會議上,市教育局教研室領導也對該課題組獲得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據悉,該獲獎課題是本次評比中皖北地區的最高獎項,且是繼2005年市教研室副主任張敬鄰老師主持的課題(我校語文組部分老師參與了相關子課題研究)獲得省級一等獎後,我市和我校教育科研獲得的又一殊榮。
濉溪中學2013年高考再創佳績,本科達線人數2010人,連續第十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本科達線率高達67%,遙居全縣第一,名列全縣前茅。一本達線353人,占全縣一本達線人數61%。

濉溪中學賦

日前,由我校朱彥體老師撰寫的《濉溪中學賦》入選《吾皖名校賦》優秀作品集。
2011年11月18日上午,由安徽省教育宣傳中心、安徽省教育信息中心主辦,《教育文匯》雜誌和安徽教育網承辦,廬江二中馬鞍山二中宿州二中協辦的《吾皖名校賦》優秀作品集首發式暨優秀書法作品展覽儀式在廬江二中體育場隆重舉行。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高開華安徽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鮑康健等同志出席儀式。儀式由省教育宣傳中心主任李燦莉主持。
《吾皖名校賦》優秀作品集收錄了包括我校在內的全省34所大中國小校的賦文、賦文書法作品、相關學校校長寄語、相關學校珍像等,以圖文並茂的藝術形式,反映出我省各類歷史名校、特色名校、師範名校、實驗名校、職業名校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有賦文和書法精品,都凝聚了組織者、創作者、編印者的心血,對於傳承名校優秀的辦學傳統,進一步宣傳名校的辦學經驗和成果,推動名校致力於精品文化建設,提升安徽教育品位,都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影響。另外,該作品集的編輯、出版,對於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展示、收藏 、交流和師生閱讀、吟誦,對於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人士欣賞、評品,乃至對於有關專家、學者探討、研究,也將有積極意義。
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合肥等地主流媒體記者,安徽教育網、安徽教育宣傳網等媒體記者,部分地市、縣(區)教育局的領導和名校代表,作品集收錄的30多所大中國小校的領導、賦文作者、書法作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