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

激波

氣體、液體和固體介質中應力(或壓強)、密度和溫度在波陣面上發生突躍變化的壓縮波,又稱衝擊波。在超聲速流動、爆炸等過程中都會出現激波。爆炸時形成的激波又稱爆炸波。水管中閥門突然關閉形成的波也是一種激波。在固體介質中,強烈的衝擊作用會形成激波(見固體中的激波),在電漿中也會形成激波。以下僅介紹氣體中的激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激波
  • 外文名:shock wave
  • 定義:超聲速氣體中的強壓縮波
  • 分類:正激波、斜激波或附體、離體激波
  • 性質:非線性效應
概述,激波的形成,激波損失,基本分類,正激波,斜激波,其他分類形式,激波的套用,

概述

超聲速氣流中的強壓縮波。氣體中微弱擾動是以當地音速向四周傳播的。飛行器亞音速飛行時,擾動傳播速度比飛行器飛行速度大,所以擾動集中不起來,這時整個流場上流動參數(包括流速、壓強等)的分布是連續的。而當飛行器以超音速飛行時,擾動來不及傳到飛行器的前面去,結果前面的氣體受到飛行器突躍式的壓縮,形成集中的強擾動,這時出現一個壓縮過程的界面,稱為激波。激波是微擾動(如弱壓縮波)的疊加而形成的強間斷,帶有很強的非線性效應。經過激波,氣體的壓強密度、溫度都會突然升高,流速則突然下降。壓強的躍升產生可聞的爆響。如飛機在較低的空域中作超音速飛行時,地面上的人可以聽見這種響聲,即所謂音爆。利用經過激波氣體密度突變的特性,可以用光學儀器把激波拍攝下來(見風洞測量方法)。理想氣體的激波沒有厚度,是數學意義的不連續面。實際氣體有粘性和傳熱性,這種物理性質使激波成為連續式的,不過其過程仍十分急驟。因此,實際激波是有厚度的,但數值十分微小,只有氣體分子自由程的某個倍數,波前的相對超音速馬赫數越大,厚度值越小。

激波的形成

激波可視為由無窮多的微弱壓縮波疊加而成。數學家B.黎曼在分析管道中氣體非定常運動時發現,原來連續的流動有可能形成不連續的間斷面。圖1說明管道內非定常流動中激波的形成過程。在管的左端用活塞向右推動氣體,使氣體運動速度由零逐漸加大到,產生一系列向右傳播的壓縮波。在瞬間,A、B面之間為壓縮區,圖上方表示瞬間管內氣體速度分布情況。下方的兩圖分別畫出沿管長x相應的壓強p和速度的分布。由A到B,壓強由逐漸上升為,速度由零增大到。經微小厚度dx的一薄層,流體壓強升高dp,這是一道微弱的壓縮波,向右的傳播速度為氣體速度和當地聲速(見聲速)之和。整個壓縮區AB中有無窮多道壓縮波,左面的波都比右面的傳播得快,隨著波的前傳,在以後的瞬間、,壓縮區愈變愈窄。相應的壓強、速度分布曲線如圖中虛線所示。最後在時刻,所有的壓縮波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突躍的壓縮波——激波。經過激波,壓強突然由增大到,流速由零增大。激波相對於波前氣體的傳播速度是超聲速的,激波愈強,傳播速度愈快;激波相對於波後氣體的傳播速度是亞聲速的。定常超聲速氣流沿凹壁流動時也會形成激波。圖2為定常超聲速流動中壓縮波疊加成激波的圖形。利用光線經過密度不同的介質會發生偏轉的性質,可用光學方法對激波照相。
激波
圖1 管內非定常流動中激波的形成
激波
圖2 定常超聲速流動中壓縮波疊加成激波的圖形

激波損失

在實際氣體中,激波是有厚度的。在只考慮氣體粘性和熱傳導作用的條件下,由理論計算可知,激波的厚度很小,與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同數量級。對於標準狀況下的空氣,激波厚度約為10-5毫米。在空氣動力學中常把激波當作厚度為零的不連續面,稱為強間斷面。氣體經過激波時,速度和溫度都發生突躍變化,粘性和導熱作用很大。在氣體溫度很高,激波很強的情況下,甚至氣體的熱力學平衡狀態也會遭到破壞。這種破壞過程是不可逆過程,按熱力學第二定律,氣體的熵增加,同時有很大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這就是所謂激波損失。在超聲速流動中,一般總會產生激波。對於作超聲速運動的飛行器,激波的出現會引起很大的阻力;對於超聲速風洞(見風洞)、進氣道和壓氣機等內流設備,在氣流由超聲速降為亞聲速時出現的激波,會降低風洞和發動機的效率。所以,減弱激波強度以減小激波損失是實際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基本分類

激波就其形狀來分有正激波、斜激波。在超聲速來流中,尖頭體頭部通常形成附體激波,在鈍頭體前部常形成脫體激波。
激波激波

圖3 激波

正激波

正激波的波陣面與來流垂直。超音速氣流經正激波後,速度突躍式地變為亞音速,經過激波的流速指向不變。弓形激波的中間一段可近似為正激波。此外,在超音速的管道流動中也可以出現正激波(圖4)。
正激波正激波
圖4 正激波

斜激波

斜激波的波陣面與來流不垂直(圖5)。弓形激波除中間一小段是正激波外,其餘部分都是斜激波,與正激波相比,氣流經過斜激波時變化較小,或者說斜激波比正激波為弱。此外,氣流經過斜激波時指向必然突然折轉。因而有兩個角度,一個是波陣面與來流指向之間的夾角,或稱激波斜角β,另一個是波後氣流折離原指向的折轉角δ。β角越大,激波越強。β角小到等於馬赫角時,激波就減弱到變成微弱擾動波或馬赫波了。
斜激波斜激波
圖5 斜激波
超音速飛機的翼剖面一般採用尖的前後緣,如圖b,這時頭部出現斜激波。斜激波後的壓強升高量比正激波為小,機翼受到的波阻力小。後緣處也有激波,那是因為上下翼面流來的氣流要在後緣處匯合,兩方面來的氣流都折轉指向才能匯合成一個共同的指向,斜激波正是超音速氣流折轉指向的一種形式。

其他分類形式

激波依附於物體表面的稱附體激波(圖3b,c),不依附於物體表面的稱離體激波(圖3a),圓錐形物體在超音速運動中產生的附體激波又稱錐形激波(圖3c)。將一個尖楔置於超聲速氣流中,當楔面相對於氣流的傾斜角小於上述最大值時,就會產生附著在楔尖上的斜激波。若楔角超過此最大值,則會產生立在物體前面的弓形激波,這種激波通常稱為離體激波;半頂角小,飛行馬赫數大,則產生附體激波。那種不依附於物體的激波稱為離體激波。圖3b 是附體激波。翼型的半頂角確定之後,飛行馬赫數M1要大到一定的值之後才有附體激波存在。飛行馬赫數未達此值以前只存在離體激波。而像圖3a那樣的鈍頭物體,則不論M1多大都只存在離體激波,只是隨M1上升,離體激波至物體的距離有所縮小而已。離體激波中間很大一部分十分接近於正激波,波後壓強升得很高,物體的波阻很大。這正是太空飛行器重返大氣層時所需要的。太空飛行器在外層空間繞地球轉動時速度很高,具有巨大的動能。重返大氣層時要把速度降下來,使動能迅速變為熱能並迅速耗散掉。離體激波比附體激波能消耗更多的動能,鈍頭又正好覆蓋燒蝕層,任其燒蝕以耗散熱能(見燒蝕防熱)。
一個圓錐放在超音速氣流里(迎角為零),如M1足夠大時便產生一個附體的圓錐形的激波面(圖3c )。氣流通過圓錐激波的變化與平面斜激波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氣流經過圓錐激波的突變之後還要繼續改變指向,速度繼續減小,最後才漸近地趨於與物面的斜角一致。也就是說,氣流在激波上指向折轉不夠,所以當半頂角相同時,圓錐所產生的圓錐激波較之二維翼型的激波為弱。

激波的套用

利用氣流通過激波時密度突變的特性,可藉助光學儀器將激波形狀顯示出來或拍攝成像。飛行器在飛行中,激波的產生和它的形狀,對飛行器空氣動力有很大影響,一些國家對高速飛行的飛行器作了大量的試驗和研究,以便採用合適外形,推遲激波產生或減小波阻。激波可使氣體壓強和溫度突然升高,因此,在氣體物理學中常利用激波來產生高溫和高壓,以研究氣體在高溫和高壓下的性質。利用固體中的激波,可使固體壓強達到幾百萬大氣壓(1大氣壓等於101325帕),用以研究固體在超高壓下的狀態。這對解決地球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其他科學領域內的問題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