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桶

激桶

激桶是我國古代宮殿防火的重要手段,是在建築群之間建立消防通道以及設立消防器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激桶
  • 外文名:Fire control
  • 拼音:jī tǒng
  • 解釋:我國古代宮殿防火的重要手段
  • 起源於宋朝,
【注音】:jī tǒng
起源於宋朝,從光緒32年開始叫消防.
在古建築設計中也採用了很多避雷防火技術措施,這是大量木結構的古建築能夠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故宮了。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在紫禁城內曾設有308口大缸,這些大缸被稱為“門海”, 設定在宮殿前是專門為消防滅火做準備的。每口缸可貯水3000多升,由專人負責管理。從清康熙年間開始,紫禁城內設立了“防範火班”,人數大約為200人左右。使用了很多當時十分先進的救火器具,包括雲梯、火鉤、激桶、木製抬龍等等。在今天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廳里還展示著這些當年的救火工具。
重大事件:2014年5月28日,中央電視台二台《鑒寶》節目展示出一件珍貴藏品———古代救火激桶,引起廣大觀眾的興趣。這件藏品的收藏者是民俗學家白大成。他是數年前在一個古玩市場買到的。古玩商要價800美元,經過討價還價,1000元人民幣成交。藏品特徵:激桶長140厘米,底部有進水孔,上部還有一塊銅牌,上邊刻有製造商“長發號”和“鋪在粵東省城”、“油柵西釣開張”。
從事消防研究30多年的國家圖書館原工程師王銘珍說:激桶,又叫汲桶、唧桶,是古代用於救火的揚水器,英語叫泵浦,現代語稱為水泵。激桶這個名詞最早見於宋代。《武經總要》上就有激桶構造桶圖。當時的激桶是用竹子製造的。用銅質材料製造激桶始於清代。北京紫禁城內有308口太平缸,有300至500名年輕體壯的太監充任激桶手(即消防員),那時皇宮中主管火事的機構稱激桶處。激桶分為上下兩節或三節,上細下粗,伸長之後有2米,宮殿著火時,太監拎水桶滿水擱在火場旁,將激桶置於水桶之中,用力上下一擄,把水抽進激桶,因為激桶內是有活塞裝置的,再用力下壓,就將水注升空,揚程高達20米。日本侵華期間,在北京大量搜劫銅鐵製造殺人武器,其中包括故宮的100多具銅質激桶。故宮現僅藏3件,北京警察博物館也沒有這樣的收藏。
王銘珍最後代表專家鑑定團給這件藏品估價1.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