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澽水
- 原名別名:澽谷水、涺水河
- 所屬水系:黃河右岸支流
- 發源地:黃龍縣大嶺南高頭川
- 流經地區:陝西省黃龍縣、韓城市
- 河口:韓城市司馬遷祠東南
- 全長:86公里
幹流概況,河道走向,水文特徵,河道特徵,主要支流,水利工程,防洪堤壩,灌溉工程,流域概況,地貌,文化,生態保護,
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在黃龍縣境,稱涺水河,發源於冢子梁東麓麻線嶺和關山(一說大嶺南麓高頭川的北九溝),境內流長25公里,流域面積469平方公里,比降1.1%。其主支流高頭川、青華川、西川(又名狼兒溝)、廟後川河分別匯入,至石門河西村入韓城市境。
在韓城市境,稱澽水原名“澽谷水”。在薛峰鄉上景峰村後入韓境,急劇北拐,變原東南流向為東北流向。在趙廉墳處匯入柏峪川水,其後又恢復東南流向。在薛峰村東匯入小迷川水,在胡凹村東匯入侯家峪水,出土門口進入平川地帶。先後又接納了沙子溝水、(氵軌)水、潦水、芝水,在司馬遷祠東南匯入黃河,全長86公里,境內流程35公里。起點河床高程1360米,入匯處高程363米,主河槽平均比降為7.28‰。
水文特徵
黃龍縣境,多年平均流量2.29立方米/秒,流速0.6米/秒韓城市境,據牛心水文站實測,澽水年均徑流總量7219萬立方米,徑流分配以5月和9月流量最大,分別占年徑流總量的18.65%和19.36%。2、3月最少,僅占1.71%和2.18%。多年平均徑流過程線呈雙峰型。
河道特徵
全河大致可分為三段。趙廉墳以上為上源河段,流量較小,河道較平直,流域基本上屬黃龍山區,植被較好,泥沙含量很小。趙廉墳以下到土門口為中游,流量較大,曲流特別發育。柏峪川水入匯後,流量大增。河流至牛心村北形成牛心瀑布,落差7米,水能可供開發利用。瀑布下不足1公里處,河水又自西南向東北繞鑿石村一周,往下到薛峰村,村東兩岸緊收成基岩峽谷,形成一個有利的水庫地形。1973年7月在這裡建成薛峰水庫,壩高55米,庫容4360萬立方米。曲流在板橋鄉的廟底、竹園也有發育,到土門口這段河道彎曲係數為1.8,比降為7‰左右。流出獅、象山口(土門口)到入匯黃河為下遊河段,比降1‰左右,流速秒均0.4米。由於水庫攔蓄和沿河用水,水量較小,淤積明顯,加之工業廢水進入,水質污染嚴重。河床到老城區南側,急向南拐,基本上呈自北而南注入黃河。由老城區到芝川口,俗稱“二十里川”,地勢開闊,階地平展,灌溉條件較好,是韓城市農業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近年因黃河灘淤積基準面抬高,地下水位顯著抬升,使沿河部分地區(特別是蘇村、芝川老城區)土壤沼澤化或鹽鹼化趨勢明顯。
澽水在韓城境內多年平均流量3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10421.7立方米,其中境內徑流占29.3%。全流域面積795.8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320.5平方公里,占總流域的40.3%;薛峰水庫以上流域面積528.3平方公里,90%屬黃龍縣轄區。全流域85%位於黃龍山地次生林區,植被良好,除洪水期,常年水流清澈。
主要支流
澽水下游入匯的主要支流有:
沙子溝水,發源於板橋鄉榆樹凹西溝,在夏陽村匯入澽水,主河槽長10公里。
潦水,發源於板橋鄉耀先溝,流經英村、張堡,在北陳村東匯入澽水,主河槽長14公里,建有英山,陳村小型水庫兩座。
(氵軌)水,發源於嵬東鄉謝家嶺,流經趙家坡、北陽村、杏花村,在灘子村東匯入澽水,建有趙家坡水庫,主河槽長13公里。
芝水,原名陶渠水,據《同州志》載,相傳漢武帝於呂莊村得靈芝草,而改為“芝水”。位於市區南部,全長33公里,發源於黃龍山主脊東側的尖山北麓蘇家坪溝。流經段家河村匯入蔡水(源出嵬山南麓之蔡家溝),至清水村南匯入澻水(源出合陽木坪溝),西面匯入甜水溝水,到呂莊村匯入沆水(源於嵬山山麓)後,繞芝川鎮於太史祠東注入澽河。河道平均比降9.9‰,最高處高程1100米,入匯處高程363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970萬立方米。陶渠村以上為1425萬立方米,平均流量為0.45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其中市境外流域面積6.4平方公里),境內植被覆蓋度較高,除洪水期,一般水流清澈。
沆水,發源於嵬山東麓劉家溝西側,在西南村與源於毋家溝之毋水相匯後,流經賀龍村,在呂莊村匯入芝水,流程17公里,建有西南水庫一座。
水利工程
防洪堤壩
韓城易受洪水危害的地區主要是澽河下游的夏陽鄉、芝川鎮沿澽河兩岸,盤河下游的昝村以及黃河沿岸的村鎮。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前後,修築澽河橋(毓秀橋)時,曾在橋西上游兩岸修護堤一段。
解放前,澽河兩岸護堤共長2公里。1958年8月2日,山洪暴發,澽河猛漲,南橋西段流量達887立方米/秒,右側河堤決口長34.2米,洪水繞橋南公路南奔,公路面水深1米多。縣黨政領導動員機關幹部300多人運送沙袋,當天下午堵住決口。洪水過後,將南護堤普遍加高1米,堤內右側增修導流防沖丁字壩1座。1964年5月15~23日,澽河猛漲,五堰囦、賈灣、城固灣各段沖刷嚴重,不僅危害城區附近耕地,同時也影響縣城及城固村人民安全。同年秋到次年5月,蓮池、廣場和城固村300餘人,先後投工3.2萬個,投資2萬元,修復護堤,其中城固灣護堤長380米。澽河下游芝川段的防澇堤壩工程,從1954年開始修建,當年完成土方1.7萬立方米,石方400立方米。1969年冬至1970年春,在澽河下游的周村、東少梁段,灘子村至芝川芝水口一段,築土堤8公里,堤高2.5米,頂寬1.5米,邊坡1:1,共完成土方8萬立方米。同時在芝川東北和灘子村東,建排洪站各1處(現已毀壞),以防內澇。1976~1982年,在竹園村澽河曲段,砌石堤580米,以保護韓城電廠、象山礦和竹園村安全。1984年冬,對澽河下游原土堤進行整修、加固、加高,周村護堤延長至富村。經過一個冬春,完成土石方23.11萬立方米,河堤累計長18公里,保護了下游沿岸1.8萬畝農田及村鎮安全。
灌溉工程
明洪武年間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368~1703),先後利用澽河、芝水、潦水、水、澗水、汶水、盤河修渠69條,灌田1.25萬畝。明萬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594~1598)馬攀龍任韓城市令期間,修渠51條,灌田0.84萬畝。計:從澽河上游白馬灘(今屬黃龍縣)起到城固村,修渠31條,灌田5311.9畝;盤河自煙泉(今盤龍鄉轄)起到昝村修渠4條,灌田1950畝;澗水自亞河頭溝(今板橋鄉轄)起到坡頭村修渠3條,灌田37畝;汶水自東莊坡下起修渠2條,灌田130畝;水自西河川(今嵬東鄉轄)起到陳村,修渠8條,灌田805畝;潦水在雷家河(即今嵬東鄉杏花村)修渠1條,灌田10.5畝;沆水在呂莊村西羊頭咀修渠1條,灌田204畝。韓城人民深感其德,後來在城西薛曲村南為其建祠塑像紀念,多年來一直稱“馬公祠”。“文化大革命”中廟內塑像被毀,後“清真寺”設此。
澽惠渠,1950年夏,投資舊人民幣12億,由洛惠渠指導區派員負責指導,於1953年竣工,建成竹園村下河彎滾水壩1座,新修渠道4公里,在土門口分南北乾渠,北乾渠連線原舊渠至富村;南乾渠在北澗西村口修跨澽河渡槽1座,長68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沿途修倒虹1座,排洪橋5座,過路橋3座,退水設施4座。共動土方20多萬立方米,石方2萬多立方米。設施灌溉面積5200畝,有效灌溉面積4700畝。工程建成後,設立了“澽惠渠管理委員會”。1975年薛峰水庫建成後,改為水庫中乾渠,將原管理委員會改為“澽惠管理站”。
五七渠,1951年東高渠村(在王峰鄉)民眾引鑿開河水灌本村臨山地二三十畝。1957年冬,王峰區政府動員王峰、卓立、楊家灣等村民眾2000多人,在4個冬春,打洞兩個(分別長390米、100米),架渡槽12座,修成長25公里的盤山渠。設計灌溉面積2000畝,有效灌溉面積1500多畝。因是1957年修建,故名“五七渠”。
紅旗渠,1969年冬、紅旗人民公社(今蘇東鄉)為改變多年旱原缺水面貌,自行設計,動員全社人民,幹了3年,修通1條幹渠(長1.38萬米),3條支渠(總長1.98萬米),將澽河水引上東原。乾、支渠建築物計有洞子26個,渡槽9座,倒虹7個,火車路、公路、小車路橋97座,排洪橋36座,閘門98個,跌水63個,退水閘15個。共投入工日85.4萬多個,投資45.84萬元,糧食17.22萬公斤。1972年開始受益,設計灌溉面積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7萬畝。因系紅旗公社所修,故名“紅旗渠”。1975年薛峰水庫建成後,改為水庫北乾渠,灌溉面積計入蓄水工程之內。
薛峰水庫,是韓城最大的1座中型蓄水工程。曾於1958年在無設計和未落實資金、物資的情況下盲目上馬,1960年國民經濟困難時下馬停建。1972年10月二次動工。1973年7月主體工程基本建成。壩址建於薛峰鄉土嶺村上、小迷川口的曲段。淹沒原薛峰鎮,共搬遷民眾255戶,1276人,機關學校5處。壩高55米(壩底高程559米,底寬320.5米,長50米,頂寬8米,長340米)。控制流域面積5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5360萬立方米(1975~1985年實測徑流量為7613立方米)。總庫容436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024萬立方米。放水洞底標高580米,流量7.5立方米/秒。溢洪道寬40米,邊牆高6.5米,最大泄洪量1670立方米/秒。灌區包括薛峰、板橋、西莊、蘇東、夏陽、城區、嵬東,芝陽等8個鄉、鎮(辦事處),設施面積13.6萬畝。灌區內原水利設施有渠道4條(紅旗渠、澽惠渠、沆水南上原渠、富青渠),水庫2座(英山、西南),1000千瓦以上抽水站2處(七一、東英)。南、北、中乾渠各1條(北乾渠用紅旗渠,南乾渠繞山至嵬東、芝陽,中乾渠利用澽惠渠)。全長48.43公里。其中主要建築物有:渡槽21座(最長的砂子溝渡槽142.3米,省水利廳工程局協助修建),隧洞49座(共長16573.3米),明拱70座(共長8542.1米),排洪橋50座,土填方15座(共長1395.1米)。支渠15條(總長111333米)。到1986年底,大部工程基本完成。共完成土石方861.8萬立方米,混凝土199.75萬立方米。總投資4836.7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325.24萬元,集體自籌1511.51萬元)。1978年關閘蓄水,開始灌溉受益,當年灌溉農田1.76萬畝。灌區糧食、棉花畝產分別由150公斤、15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和30公斤。年平均總產值增加446萬多元。從1981年起,每年又為韓城電廠供水320萬立方米。
趙家坡水庫,位於潦水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原是60年代嵬東公社興修。薛峰水庫南乾渠由此通過時,將原土壩加高至42.7米。1974年完工,投資65萬元,共完成土石方56.09萬立方米。設計庫容22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8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000畝,屬薛峰水庫子庫。
流域概況
地貌
澽水發源地屬黃龍山(古稱“梁山”),梁山沿洛河東岸,順水延伸,隨地異名。冢子梁是黃龍山脈的中心點,冢子梁向東稱大嶺。大嶺位於市境西北韓(城)黃(龍)分界處,其東端海拔1783米,為本市最高峰。大嶺古稱神道嶺,屬黃龍山主脈東伸部分,山高林密,本市主要河流多發源於其附近山麓。是韓城與宜川、黃龍之交通要衝,歷史上就成為軍事要地,設防駐兵紮營寨。
黃龍山地屬石質中山地貌類型。地層主要由二疊、三疊系砂岩、頁岩以及含煤岩系構成。韓城境內的北部西部山區,屬黃龍山系東南部,海拔1000~1783米,面積469.41平方公里。在1000米以下的山上,多有第四紀黃土覆蓋。由於久經侵蝕,特別是呈放射狀分布的河流的切割,山峰起伏,山體一般均呈梁狀山嶺,自西向東延伸。溝谷呈“V”字形,溝壑密度為1.79公里/平方公里,高度變化大,河床比降多在20‰以上。相對高差100~500米,走向一般與河流平行。基岩出露面積達32.7%,以頁岩、砂岩、石灰岩、花岡片麻岩為多。天然林草面積大,植被發育較好,是發展林、牧業的重要基地,也是天然森林、野生動物、中草藥材的最重要分布區。年降水量575~675毫米,高於平川地帶。土壤多為棕壤和紫色土。耕作業僅適宜於河谷及平緩山麓,農作物以早玉米為主。
澽水中下游,為丘陵溝壑區,位於深山林緣線與山原斷層線之間,包括北起獨泉,南至龍亭的大片區域。由於本區位於鑿開河、盤河、澽水、芝水等主要水系的中下游,又是白礬河、汶水、泌水、沆水、水等小流域的發源地,全境均在斷層褶皺構造帶上,地形破碎,起伏很大,溝壑縱橫,地面表層多為質體疏鬆的黃土性物質,植被覆蓋度甚差。加上本區降雨量多集中在7、8、9月的大雨、暴雨、連陰雨期間,地面水力侵蝕和重力侵蝕極為嚴重。年侵蝕模數在5038噸/平方公里以上,年侵蝕總量達337.13萬噸,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丘陵溝壑區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溝谷窪地,可分為河谷、乾谷、支溝、毛溝等,大多切穿基岩,基本形狀為“V”字型,且相對高差較大,谷底寬度超過1公里者甚少,多數幽深、曲折。其二是溝間地,均為隆起的正地形,基本形態為指狀山樑,峁狀較少。除桑樹坪北面多為基岩丘陵外,其餘均為“石山土帽”,基岩上覆第四紀黃土,應屬陝北黃土丘陵溝壑區。5~15°的坡地占該區面積的17.2%,16~25°的坡地占10.1%,25°以上的占50%。梁溝高差一般在100~300米之間,絕對高程在800~1000米之間。
丘陵溝壑區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溝谷窪地,可分為河谷、乾谷、支溝、毛溝等,大多切穿基岩,基本形狀為“V”字型,且相對高差較大,谷底寬度超過1公里者甚少,多數幽深、曲折。其二是溝間地,均為隆起的正地形,基本形態為指狀山樑,峁狀較少。除桑樹坪北面多為基岩丘陵外,其餘均為“石山土帽”,基岩上覆第四紀黃土,應屬陝北黃土丘陵溝壑區。5~15°的坡地占該區面積的17.2%,16~25°的坡地占10.1%,25°以上的占50%。梁溝高差一般在100~300米之間,絕對高程在800~1000米之間。
澽水下游屬於黃土台原,韓城的台原基本上是黃河高階地上覆黃土而成。儘管西面山麓因坡積、洪積原面較高,但不是沖積扇聯片而成。土壤均為發育在黃土母質上的土類,以黃土性土和紅土為主,一般土層深厚,結構和養分狀況良好。年降水484~510毫米,年均溫度為13.8℃,無霜期210天,宜於麥、棉等農作物的生長。
台原自北而南,被河溝分成16塊,較大的有:
蘇東原,北起小渠溝岸,南到澽水谷邊,西自蘇山山麓,東到黃河岸邊。總面積54平方公里。原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向黃河過渡,南北方向是從北向南傾斜,但坡度和緩。原面以土為主,農業發達。韓城新城區、韓城火車站位於原西南部。
英山原,北起沙子溝,南到潦水岸,西枕英山,東臨20里川。現有薛峰水庫灌溉,經濟日漸繁榮。英山腳下有陝西省韓城煤礦技工學校。
高門原,北起徐村溝,南到芝水岸。原面西狹東闊,土地平展。《康志》載:“高門原,在芝川西北,梁山之麓,太史公(司馬遷)故里也,有層阜,秀出雲表。”
馬陵莊原,北起芝水谷,南到太棗河。北半部屬韓城,南半部屬合陽。魏長城遺址在此。漢太史司馬遷墓在原東北角。
澽河川道,泛指澽水和芝水流域的下遊河谷川道,北自老城區,南至漢太史司馬祠下,南北長11公里,東西寬2~5公里,以南部的少梁盆地最寬。澽水川道是澽水長期侵蝕和河谷地殼緩慢升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若以台原為最高階地計,其下還發育三級階地,以二級階地寬度最大,構成川道主體。階地分布均呈不對稱狀。在老城以南,主河道偏於東,階地主要分布在西岸,本段河床均未見基岩出露。在芝川口的東少村與黃河交匯處,出露地層為早更新世三門組湖相沉積層。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渠灌井灌方便,自然條件優越,是韓城市糧棉單產最高的地區,亦是蔬菜集中生產的基地。
文化
澽水流經黃龍縣,形成黃龍縣古代八景之一的“涺水奔濤”(又名涺水噴雪,涺水朝宗)。韓城張挺樞作詩讚曰:涺水逶迤斷崖高,蛇警斗折下林皋。來從兩澗影澄碧,捲入黃河聲怒號。繞郭幕飛湘浦雨,出山秋作廣陵濤。臨流卻笑乘槎使,萬里尋源爾許勞。
司馬遷,韓城高門原人。逝世後,葬於現韓城市芝川鎮東南高崗上。西晉永嘉四年(310),漢陽太守殷濟將其墓冢建為石冢,立碑樹垣。後經宋、元、明、清諸代擴建修葺,始成規模。1957年,司馬遷被尊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世界歷史之父。司馬遷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民政府屢次撥款修葺,祠廟煥然一新,中外遊人絡繹不絕。司馬遷墓祠在澽水河口。司馬遷祠原有的建築物,主要有寢殿、獻殿、祠門、山門和四座牌坊,除第三座牌坊已不存在外,余皆完好。
挾荔宮遺址,位於韓城金城南10公里處的芝川鎮東南,距司馬遷祠約200米。屬漢代建築遺址,於1957年發現。據考曾為漢武帝劉徹赴河東祀后土的行宮。遺址在一高台之上,東西南北各約300米。歷年採集有陽紋篆字方磚1塊,“夏陽宮”陽紋篆字殘磚1塊,“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等瓦當和漢磚。遺址暴露部分能看到圓形、三套管。遺址下層有紅陶、石器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遺址遺蹟顯著,遺物豐富,時代明確。它的發掘,為西漢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靠資料。
趙廉墳,因宋朝宰相趙廉葬於此地而聞名。此地形酷似一條巨龍伏在河邊飲水,遠看極為壯觀,據說是西藏一位得道喇嘛依照山脈走向從西藏一路尋來的風水寶地,被趙廉的父親放牛窺見,偷換了埋人的屍骨,將自己的父親埋入,從而家族出了大官趙廉,官至宰相,死後也葬於此。實系趙廉祖墳,在韓城金城西24公里處的薛峰鄉牛心村西北高水溝口。而趙廉墳卻在金城西南4公里處的山底村,已泯滅。趙廉,也不是宋朝宰相,明代韓城牛心村人,萬曆舉人,歷惠州知府加銜參政。以《法門寺》一劇廣為流傳,在當地婦孺皆知。
生態保護
澽水中下游沿岸,21世紀初被規劃為司馬澽水國家濕地公園,橫貫韓城市東西,緊鄰韓城市老城區,距省會西安210公里。北起板橋鎮同家戶溝,南至司馬遷祠與黃河濕地保護區接壤。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0°13′11″~110°24′54″,北緯35°22′18″~35°29′37″之間,東西寬約0.26~3.4公里,南北長約35公里,流域涉及韓城市板橋、金城、芝川等3個鎮辦32個行政村和韓城市薛峰林場。司馬澽水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動植物群落獨特完好,生態系統完整而典型,是黃土高原地區森林植被和自然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好的區域。較為著名的景點有牛心瀑布、神龜奇島、石上清泉、神龍戲水、大石奇瀑、海眼神泉、仙人神瀑、澽水冰掛等二十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