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縣

澶淵縣

澶淵縣,中國古代行政區名。春秋襄公二十年(前553年),諸侯盟於澶淵。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割臨河、內黃頓丘三縣,置澶淵縣,屬汲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唐高祖李淵諱改名澶水縣,更屬澶州。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廢入臨河縣。

自隋開皇間始置澶淵縣,至唐初更名澶水縣,澶淵縣建置短暫存在25年。澶淵縣南臨澶淵因以為名。縣治澶淵城,在濮陽城西子岸鎮故縣村。澶淵縣轄境大致在今河南省濮陽縣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澶淵縣
  • 漢語拼音:chán yuān xiàn
  • 政區類別:縣(已廢)
  • 始置年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
  • 縣治所在:澶淵城(今濮陽西故縣村)
  • 所屬地區:汲郡
  • 地理位置: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一帶
  • 存在時間:596年-621年 共25年
建置沿革,典籍記載,隋書,資治通鑑注,太平寰宇記,春秋地名考略,讀史方輿紀要,

建置沿革

春秋衛地。《左傳》襄公二十年、二十六年、三十年(前543年),晉、齊等諸侯三次“盟於澶淵”,即此。
戰國屬。秦屬東郡(治濮陽)。
兩漢仍屬東郡,為濮陽頓丘縣地。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割臨河、內黃、頓丘三縣,置澶淵縣,屬汲郡(治衛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唐高祖李淵諱改名澶水縣,並於縣治置澶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澶水縣廢入臨河縣。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與遼國訂立的“澶淵之盟”,即在此。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京畿分置四輔,北以澶州(今濮陽市)建為北輔。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澶州升開德府,隸河北東路,府治濮陽城。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路。
皇統四年(1144年),改澶州為開州,屬大名府路
明、清仍稱開州,屬直隸大名府
民國三年(1914年),改稱濮陽縣,隸屬河南省。
1983年9月,濮陽縣撤銷,濮陽市成 立,仍屬河南省
1987年6月,撤銷濮陽市郊區,恢復濮陽縣

典籍記載

隋書

卷三十
汲郡,東魏置義州,後周為衛州。統縣八,戶十一萬一千七百二十一。
衛縣、汲縣、隋興縣、黎陽縣、內黃縣湯陰縣、臨河縣、澶水縣*(開皇十六年置。)
*應為澶淵縣,唐魏徵避高祖李淵諱改。

資治通鑑注

唐紀四十
是時田承嗣據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澶州,漢東郡頓丘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頓丘置澶淵縣,唐改曰澶水,避高祖諱也。武德四年,分黎州之澶水、魏州之頓丘、觀州置澶州,貞觀元年,州廢;大曆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頓丘、臨黃,復置澶州。嗣,祥吏翻。相,息亮翻。洺,音名。澶,時連翻。〕

太平寰宇記

卷五十七
宋 樂史 撰
臨河縣
澶淵,在縣東南十七里,在黎州東北八十里。《左傳》:“公會諸侯於澶淵。”淇河,一名王莽河。《兾州圖》云:“河水西從河內郡界入,至黎陽而東北,至臨河西十四里,而王莽河出焉 ,又東經澶淵東入武陽河,南即東郡界。”黃河,南去縣五里。繁泉。《土地十三州志》云:“澶水在頓丘西南三十里,伏流至繁城西南。”顓頊廟,在縣東九里,太和四年立,在顓頊城,至皇朝乾德六年重修。旄丘,在縣西南四十步。《衛詩》:“旄丘,責衛伯也。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永濟渠,在縣西北三十三里,自黎陽入界,東北入魏州內黃界。隋大業六年增修,今名御河。廢澶淵縣,在縣西十里。隋開皇十六年,割臨河、內黃、頓丘三縣,置澶淵縣,南臨澶淵。《春秋》:“諸侯之卿會於澶淵。”杜注云:“澶,衛地,頓丘西,今名繁源。”唐武德四年,以國諱改名澶水。貞觀十七年廢,入臨河縣。

春秋地名考略

卷七
澶淵【襄二十年盟於澶淵杜注澶淵在頓丘縣南今名繁污此衛地又近戚田 臣謹按襄二十六年盟於澶淵傳曰疆戚田也又三十年盟於澶淵宋災故皆此也水經注浮水故瀆上承大河於頓丘縣而北出東逕繁陽故城南春秋盟於澶淵杜注曰在頓丘縣南今名繁淵澶淵即繁淵也亦謂浮水杜本曰繁污而酈引之則曰繁淵知二名本一矣漢地里志魏郡有繁陽縣應劭曰在繁水之陽張晏曰其界為繁淵繁陽故城在今內黃縣東北二十七里而清豐縣西南二十五里有廢頓丘在內黃之東乃元魏太和中所置之頓丘非古頓丘也古頓丘約畧在濬縣之境內黃之西故繁水先經頓丘而後及繁陽也漢元光三年河水從頓丘東南流既而決瓠子瓠子故跡在今開州西南二十五里又水經注宿胥故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防淇水遮害亭即賈讓所欲決者在今濬縣西南五十里詳卷首帝丘由此言之古澶淵地約當在今內黃之南開州之西北杜預又雲近戚田今戚城在開州北七里尤可證也其澶淵之名則隨世而移隋開皇十六年割臨河內黃頓丘三縣地置澶淵縣史家避神堯諱改為澶水其地在今開州西二十里貞觀間廢唐武徳四年置澶州於魏所移之頓丘其地當兩河之驛路晉天福三年徙州治跨徳勝津徳勝津者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朂所築之夾河寨也其地枉今開州城南五里徃時大河經流於此河之南北各築一城故謂之夾河寨胡氏曰時河流濶逺兩城相距三十里梁將王彥章奪而守之石晉時瀛莫諸州皆入於契丹河北無藩籬之限於是移澶州跨德勝津並頓丘縣亦隨州而移治郭下作浮橋以通東北謂之澶州河橋於是兩城有南澶北澶之目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淵郡鎮寧軍節度使景徳初契丹入犯寇凖勸帝親征駕至南城眾請駐蹕準固請渡河御北城門樓士氣百倍自後奉御客立原廟益為重鎮自景徳至慶厯河屢決澶州熙寧十年州城圮於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陽為州即今開州矣蓋澶州三徙皆非春秋防盟之地而宋人但以濮陽為澶淵亦因於文人之習稱耳再按後漢志沛國抒秋縣有澶淵聚劉昭亦引春秋在今徐州蕭縣界此誤也】

讀史方輿紀要

卷十六
北直七
德勝城州東南五里,古澶淵也。《春秋》襄二十年,晉及諸侯會於澶淵。二十六年,復會於澶淵。三十年,又會焉。杜預曰:澶淵在頓丘南。今謂之繁,近戚田,其後為德勝渡,黃河津要也。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勖拔濮陽,軍德勝渡。尋遣李存審於德勝南北,夾河築兩城而守之。胡氏曰:時河津闊遠,兩城相距,蓋三十里。五年,梁賀瑰攻晉德勝南城,百道俱進,以竹笮連艨艟巨艘,橫斷河流,使晉救兵不得渡,為晉將李建及所破。既而梁將王瓚據楊村,夾河築壘,造浮橋,謀攻德勝。晉將李存進亦造浮橋於德勝。或曰:浮梁須竹笮、鐵牛、石,我皆無之,何以能成?存進不聽,以葦笮維巨艦,繫於土山巨木,逾月而成,人服其智。晉王尋自魏州發徒數萬,廣德勝北城。梁人來爭,晉王拒之,大小百餘戰,城始就。龍德初,戴思遠復自楊村襲晉德勝北城,為晉所敗。明 年,復攻北城,重塹復壘,斷其出入,晝夜急攻。晉將李存審悉力拒守,晉王自幽州馳救,思遠引卻。後唐同光初,梁王彥章自楊村徑攻德勝,力戰斷其浮橋,南城遂陷。唐主命棄北城,撤屋為筏,東助楊劉守備。彥章圍楊劉不克,退走楊村,唐軍復屯德勝。石晉天福三年,時瀛、莫諸州入於契丹,河北無藩籬之固,於是移澶州跨德勝津,並頓丘縣亦隨州移治郭下。是時作浮橋於德勝口,謂之澶州河橋。於是兩城有南澶、北澶之目,蓋以防固河津也。九年,契丹攻澶州,欲奪浮梁,不克。開運三年,契丹入汴,遣酋帥耶律郎五據澶州。賊帥王瓊帥眾襲據南城,北渡浮航,圍郎五於牙城,契丹救卻之。漢乾三年,郭威舉兵鄴都,漢主遣侯益等將兵趣澶州。威至,澶州降,遂渡河,趣滑州。宋景德初,契丹入犯,寇準勸帝親征。駕至南城,眾請駐蹕,準固請渡河,御北城門樓,士氣百倍。既而幸浮橋,登臨河亭。蓋是時,澶州猶治德勝城也。慶曆中,嘗增修之。熙寧九年,城圮於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陽縣為州治,非復石晉所移之舊矣。《九域志》:澶州距魏州百三十里。胡氏曰:此據故澶州北城言之,自南城度河並浮梁計之,則百五十里,故晉人每言澶州距魏百五十里也。蓋澶州徙治不一,大約唐治故頓丘城,石晉時治德勝,宋始治濮陽。《一統志》云:今州南有故德勝寨。楊劉,見山東東阿縣。
澶水城,在州西二十里,本臨河、內黃、頓丘三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澶水縣,屬衛州。大業初,屬汲郡。或曰隋本置澶淵縣,唐諱淵,因改曰澶水縣。初屬黎州,尋屬澶州。貞觀初,州廢,還屬黎州。十七年,廢入臨河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