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海戰

澳門海戰,發生於1627年。4艘來自巴達維亞的荷蘭蓋倫船在襲擊澳門失敗後,停駐於珠江口,以阻擋澳門的外貿航運。葡萄牙指揮官瓦維斯率領5艘槳帆船出擊,捕獲並焚毀了荷蘭旗艦,荷蘭殘餘部隊敗退。

基本介紹

  • 名稱:澳門海戰
  • 發生時間:1627年
  • 地點:珠江口
  • 參戰方:葡萄牙、荷蘭
  • 結果:荷蘭敗退
  • 主要指揮官:瓦維斯
事件背景,經過,

事件背景

1627年6月,由4艘蓋倫船組成的艦隊不請自來,出現於毗鄰澳門島東側的珠江口水域。顯然,它們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首府--巴達維亞,準備要將這個遠東大陸上的貿易前哨站給據為己有。由於當時已臨近該年度的航海時節,所以即便不能強攻得手,也可以靠捕獲商船賺取大把利潤。
澳門海戰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輕型蓋倫帆船
事實上,這已不是荷蘭人首次派兵進攻澳門。在此前的1601、1604和1607年,他們都有規模不等的武裝船隊抵達當地,卻都被嚴陣以待的守軍驅逐下海。到了1622年,更是動用了13艘大小艦船與1300名士兵展開強攻。結果還是被葡萄牙人提前修築的炮台給擋住去路,繼而遭抱團殺出城門的定居者徹底擊破(澳門之戰)。相比之下,1627年的這支部隊反而數量有限,但同樣在火力、裝配與規模方面都占優。
澳門海戰
17世紀 駐紮在澳門的少量葡萄牙火槍手
不過,即便是在自己的巔峰時期,荷蘭人也從未以陸上交鋒見長。倒是葡萄牙人的做法更加省時簡便,直接用大量經過訓練的奴隸人口,執行戰鬥強度不高的殖民地安保任務。由於需要靠自己的表現贏得獎賞和自由,這些人往往會在交鋒時格外賣力,性價比遠勝靠工資混日子的歐洲雇員。
澳門海戰
17世紀早期的荷蘭步兵形象

經過

當年6月17日,800名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正式踏上澳門。但在完成基本的列隊後,他們就立即遭遇到大量意料之外的麻煩。首先是島嶼中央的大炮台守軍,從足以縱覽全局的高度位置開火。雖然只是為調整準心,並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卻還是讓重武器匱乏的進攻者們都膽戰心驚。接著,就是葡萄牙定居者和他們的武裝奴隸登場。特別是後者,無論來自東非印度或是馬來亞,都如打雞血般亢奮異常。雖然許多人手中只有戟或劍盾,卻依然咆哮著直衝擊對方陣列。荷蘭人因害怕自己被這些不要命的奴兵纏住,繼而遭炮台守軍的無限制轟擊,只能調頭向著海灘位置撤退。最終在武裝奴隸們的緊追不放中演變為潰逃,場面混亂且異常難看。
澳門海戰
武裝奴隸始終是荷蘭士兵最害怕的對手
雖然成功守住了城市,澳門的葡萄牙人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為對手的艦船始終在珠江口不斷徘徊,以便阻撓通向日本長崎的貿易航運。顯然難以指望靠明朝廣東水師將這4艘荷蘭戰船逐走。於是,全城市民不得不發起集資,籌措自己的戰船去親自執行。通過近2個月的準備時間,倒騰出5艘裝有火炮的加里奧特中型槳帆船。曾在1623年帶兵執行過類似任務的瓦維斯,被任命為這支臨時艦隊的指揮官。
澳門海戰
對日貿易是早期澳門的主要營生手段
8月18日晚上,瓦維斯率領5艘由志願者駕駛的槳帆船離開澳門,偷偷劃入已漆黑一片的珠江口下游。很快就順著微弱光線找到了荷蘭艦隊的下錨位置,並決定優先對旗艦下手,力求在得手後擊垮其他敵人的士氣。然而,少數領頭人才摸上甲板,便迅速引來船上水兵的拚死抵抗。由於數量較多並且是主場作戰,荷蘭人很快將偷襲者趕回自己的小船,甚至還成功抓住了幾名俘虜。瓦維斯也只能帶著5艘槳帆船離開,避免在過近距離內遭艦炮摧毀。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預料之外的襲擊竟然也讓對手化身為驚弓之鳥。因為擔心在黑夜中遭火船襲擊,每艘荷蘭船隻都立即騷動起來。最後在旗艦的引導下,紛紛砍斷錨繩並開往外海。
澳門海戰
2艘歐式中型槳帆船之間的對決
於是,瓦維斯又下令調頭進行追擊,並在最有利於自己的淺水區內不斷發射艦艏主炮。這次,厄運終於降臨到荷蘭旗艦頭上。可能是因為風帆或索具被多次命中,它的航速慢慢被降了下去,從而惹來5艘槳帆船的合力圍捕。接著,有50個葡萄牙人成功衝到上層甲板,同2倍於自己的船員發生激戰。雙方都不約而同地用上了火槍、佩劍、戰戟和短矛,在極其狹窄的空間內互不相讓。荷蘭人不善陸戰的弱點被再次放大,迅速失去了對大部分艙室的控制,致使整艘蓋倫帆船的徹底易手。
澳門海戰
小型蓋倫帆船與槳帆戰艦的對決
經過簡單清點,勝利者發現自己成功打死了37名東印度公司士兵,並成功迫使餘下的50多人都乖乖放下武器。在其他蓋倫帆船意識到情況並返回救場前,他們就已放火將整艘旗艦焚毀。存放在上面的軍餉、24門大小火炮與2000多發各類彈藥,則被以更快速度給搬運一空。等到其餘荷蘭船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只得迫於現實而選擇向巴達維亞返航。
澳門海戰
澳門海戰是兩個歐洲列強遠東的首次水面交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