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史料拾遺》責任者黃鴻釗,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史料拾遺
- 作者:黃鴻釗
- 出版時間:2003年
- 出版社: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
- 頁數:29295 頁
- ISBN:9993777501
《澳門史料拾遺》責任者黃鴻釗,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出版。
《澳門史料拾遺》責任者黃鴻釗,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出版。...
主要著作有:《遠東簡史》《中東簡史》《東歐簡史》《中英關係史》《澳門同知與近代澳門》《澳門史》《港澳大全》《香港近代史》《濠鏡集》《澳門史料拾遺》《世界近代史》《百年國際風雲》《中葡澳門交涉史料》《東方新航路與澳門》《西方列強與中國西藏》《濠鏡新集》《澳門海洋文化的發展和影響》《香洲開埠史料輯錄...
十多年中,樊志全走了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在內的中國許多地方。每到一地,都結合地籍工作,考察當地地籍的歷史和現狀。在陝西,他在銘記著西周土地契約的青銅鼎前流連忘返;在山東,他對勒刻著田土權屬界線的漢代地界碑撫摸思索;在台灣,他對輾轉購得的一份中國清朝政府頒發給當地的土地證明愛不釋手;在西藏,...
鄧駿捷楊開荊:澳門天主教文獻與《世界記憶名錄》陳良中:薛季宣《書古文訓》研究 張萬民:《詩經》在17-18世紀英國的流傳 呂梁呂友仁:試說《儀禮》中“儷皮”的吉祥寓意 甘良勇:論孔廣森的《大戴禮記補註》——兼評阮元“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嶇於孔廣森》”說 李衛軍:明代《春秋》學述要 文廷海:柯劭志《春秋...
並多次赴韓國、美國、菲律賓、澳大利亞以及台灣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等地訪問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清史、史學史及史學理論。長期從事思想史、學術文化史、文獻學史,特別是清代學術文化、歷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研究成果 一、著作 專著 1、《四庫全書纂修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積極聯繫市有關部門及香港、澳門方面,在港澳舉辦了“天津二十世紀中國畫展”及“津門絕活--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展”,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在宣傳天津新變化的同時,館員們也發揮與家族成員、親朋故舊海外聯繫較多,影響較大的優勢,為促進津港澳三地的友好交流搭建了平台,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2013年4月,被推選為中國詩書畫聯盟網名譽主席。2015年12月,為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翰林院書畫家協會理事。2024年5月,被聘為澳門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敎授。創作之路 陳運和16歲在上饒讀高中時,省下早餐錢買了本公劉詩集《在北方》,從此愛上詩。18歲在九江大學就學時,喜讀《詩刊》賀敬之長詩《十年頌歌》...
其他學術兼職為: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華學》、《簡帛》、《中國文字學報》和(台北)《中國文字》等刊物編委、澳門公民素質發展研究中心學術...
澳門主教卡內羅(Belchior Carneiro)於1569年在澳門創辦了仁慈會和兩所醫院。隨著歐洲的文化科學知識不斷地被介紹到中國,西方的醫藥理論和診斷方法等也相繼傳入,但對當時的中國傳統醫學影響甚微。19世紀,中國的封建制度日趨腐朽沒落,英國用炮艦迫使中國輸入鴉片,並在1840年發動了侵華的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
而南頭古城作為寶安縣縣治(縣府所在地),管轄範圍包括如今的深圳、香港、東莞部分地區、番禺南部、中山、珠海、澳門六個地市。也就是說,當年的南頭是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深圳城市文化的根。名字幾經更替又叫回“寶安縣”。“寶安”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幾經更替,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叫“東莞...
馬國賢原名Metteo Ri pa,義大利天主教布教會(一作傳信部)教士,康熙四十八年底(1710.1)抵達澳門,次年奉召北上,以畫家身份進宮,成為中國皇宮畫師,以長於雕琢繪塑而得康熙皇帝器重。他熱心傳教,並主張培養中國籍神職人員。康熙六十一年(1722),在北京為羅馬布教總會設立了第一個機關。次年,雍正皇帝登基...
目錄序言港澳文化研究澳門開埠後第一份中文文獻研究――龐尚鵬《撫處濠鏡澳夷疏》初探明季澳門一日本貿易的繁榮清初澳門的海外貿易粵海關澳門總口設立後對澳門貿易的管理論述香港南北行明清時期香港地區的工商業及發展嶺南文化研究牟子說略陳大震和他的《南海志》媽祖信仰與明代中外交通陳恭尹交遊拾遺嶺南畫派二高傳論走出...
26. 《清華簡〈虞夏殷周之治〉所記夏代樂名小考》,《說文論語》第4期,澳門:澳門漢字學會,2019年12月,第61—64頁。27. 《清華簡、金文與〈管子·小問〉“洀”字合證》,《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第89—96頁。28. 《戰國楚簡“詽尋”與秦漢簡法律用語“詽詗”合證...
1972年7月病逝於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作品目錄 曹聚仁作品系列總序 我與我的世界 代序:談傳記文學 一、我的自剖 二、金華佬 三、我的童年 四、初試雲雨情 五、己酉辛亥之間 六、先父夢岐先生 七、育才學園 八、地盤動了 九、浙東 一○、我的母親 一一、她的婆婆 一二、...
1972年7月病逝於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內容簡介 《我與我的世界·曹聚仁回憶錄:浮過了生命海(上)(修訂版)》內容簡介:曹聚仁終身懷抱“飽讀萬卷書,身行萬里路”的理想,躬履行之也是不遺餘力,故其一生行跡頗富傳奇。《我與我的世界》(上、下)是曹聚仁晚年撰寫的回憶錄,後由...
1972年7月病逝於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目錄 曹聚仁作品系列總序 我與我的世界 代序:談傳記文學 一、我的自剖 二、金華佬 三、我的童年 四、初試雲雨情 五、己酉辛亥之間 六、先父夢岐先生 七、育才學園 八、地盤動了 九、浙東 一○、我的母親 一一、她的婆婆 一二、神道的...
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澳門漢字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學術集刊《古文字論壇》主編,澳門漢字學會學術期刊《說文論語》副主編。著有《簡帛兵學文獻探論》《愈愚齋磨牙集:古文字與漢語史研究叢稿》《愈愚齋磨牙二集:古文字與古文獻研究叢稿》,合著《南越陶文錄》,...
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所長、饒宗頤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澳門漢字學會副會長、《古文字論壇》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戰國文字詁林及資料庫建設”首席專家。主要著作有《簡帛兵學文獻探論》《愈愚齋磨牙...
《“目光向外”之餘:民國時期閩粵僑鄉社會經濟調查淺述》,“僑鄉·歸僑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2007年11月。課題項目 《王國維全集》,國家古籍整理出版“九五”規劃項目,1997-1999年,項目參加者;《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項目,1997-1999年,...
是年,金錫鬯權澳門同知。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三十一歲。是年,成親王(永瑆)卒。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三十二歲。是年,“味經書屋”抄成《樂靜先生李公文集》三卷(宋李昭玘撰),《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元李志常撰)、《附錄》一卷,《圭塘欸乃》一卷(元許有壬等撰),《乾坤清氣》十四卷(明...
兼任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文獻研究會會長、中國古代散文學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先秦文獻特別是先秦諸子文獻及上古文化史的研究。近年來出版主要學術專著14種、其他著作5種,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主持國家、省部級等社科研究項目10數項,獲國家、教育部、省級社科成果獎9項。曾多次到日本、美國及台灣、澳門等地講學...
周泉根,江西南豐人、文學博士、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2004),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現為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主任(2006)、博士生導師(2013),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第五屆),海南省515第二層次人才(2010)。2020年4月,入選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計畫第二批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