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十六浦主題公園

。“十六浦”主題公園由澳博全資興建,面積達2萬3千平方公尺,是內港重整計畫的重要部分,原16號碼頭將得到保留並成為公園內的核心建設。“十六浦”將重塑20世紀初至中期的澳門風情,以反映內港區的歷史、文化,其中包括興建一座仿昔日澳門利維旅酒店(Hotel Riviera),在延續城市文脈的同時,也滿足時代和發展的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十六浦主題公園
  • 興建公司:澳博
  • 面積:達2萬3千平方公尺
  • 作用:重塑20世紀初至中期的澳門風情等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為配合澳門政府振興舊城區的政策,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博”)於內港區投資興建一個名為“十六浦”的主題公園,2002年12月8日舉行動土儀式,由土地工務運輸局賈利安局長、旅遊局白文浩副局長、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劉仕堯主席、澳博董事蘇樹輝、吳志誠,以及新域城市規劃暨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崔世平董事總經理主持剪彩。
為發揮澳門“文化之都”的魅力,澳博在繼續發展博彩業的同時,以澳門“東西菁華”的文化特色為基礎,建設有別於鄰近地區的旅遊景點,吸引遊客更長久地留在澳門消費,以帶動百業的發展園林的景觀設計將以“水陸交融”為主題,園內設有沿河步行徑、綜藝廣場,潺潺小溪橫貫其間,塑造了優美宜人的城市步行空間。建築設計上,將配合環保的需要,儘量減低對河床生態的影響,建成後,現有的陸地和海面占用率參半,綠化率超過47%,總容積僅近兩倍,與繁囂密集的市中心區相映成趣,一如沙漠中的綠洲。可以預見“十六浦”將成為內港區的新經濟動力,不但有助改善區內的營商環境,同時也為該區營造了新的休憩空間,改善生活環境。
內港曾經是澳門的經濟核心地帶,集海路樞紐和漁業港口於一體。70年代,青洲對開河道因建造水壩,削弱了內港的航運功能,其後港澳碼頭遷往新口岸區,又令其海路樞紐角色產生根本變化。80年代起,澳門的漁業逐漸走下坡,加上皇宮、金碧兩娛樂場的遷離,內港失去傳統經濟重心。重振內港已成為區內居民及商戶的迫切訴求,此意願也清晰地表達在2001年度的施政報告中。

其他信息

澳博董事蘇樹輝希望通過十六浦計畫的實施,令沉寂多時的內港區回復昔日的風采,促進文化旅遊的同時,也增強澳門市民及下一代對保護本土文化的意識。“十六浦” 為澳博47億元投資計畫中一個重點項目,配合澳門政府的舊城區改造計畫,進一步拓展澳門的文化旅遊市場。
十六浦起名緣由
主題公園為什麼叫做“十六浦”呢?因為公園以區內原有的十六號碼頭為核心建設,碼頭的優美線條將會保留不變,而園內的其他建築物則以廿世紀至中期的澳門建築為主題,其中包括興建一座昔日澳門利維旅酒店,令市民和遊客能重溫昔日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十六浦”的“浦”字也很有意思,根據字典,“浦”字解作“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用來形容內港,十分貼切,“浦”字亦是公園葡文名稱“Ponte 16”中“Ponte”的音譯,也同時寓意叫人多些來內港區“浦”一“浦”,一字多釋,中西合壁,象徵澳門 “東西菁華”的文化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