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氏兔銀鮫

澳氏兔銀鮫,拉丁名:Hydrolagus ogilbyi (Waite,1898),銀鮫科兔銀鮫屬的一種鯊魚。分布在南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氏兔銀鮫
  • 拉丁學名:Hydrolagus ogilbyi (Waite,189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銀鮫科
  • 亞目:銀鮫亞目
  • :銀鮫科
  • :兔銀鮫屬
  • :澳氏兔銀鮫
  • 外文名:Australia's rabbit chimera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2尾;全長742-945mm;采自南海。
體側扁延長,向後細小。頭高而側扁,頭長小於吻端至尾鰭上葉起點長的1/4,頭高小於頭長。吻柔軟,鈍圓錐形;吻長大於頭長1/3。眼大,上側位,斜橢圓形,眼徑約等於頭長1/4,比眼間隔的最狹處為大。鼻孔大,近圓形,位於口前,左右鼻孔相互靠近,前鼻瓣連合,伸達齒板,後鼻瓣寬扁,伸達口隅;具鼻口溝。口小,下位;口寬短於口前吻長;下唇褶扁薄而寬,上唇褶薄而窄。上頜犁骨齒板1對,喙狀,每側由8條釉質棒癒合組成,形成一個波曲的切面;齶骨齒板寬大,三角形,外緣具一行粗糙小齒,面上具3個條狀釉質突起;下頜齒板1對,寬大,邊緣具3個波曲深凹切面,1個在正中間,2個在側面,面上具釉質突起1縱條。外鰓孔1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鰓膜連於峽部,鰓孔寬約與眼徑相等。
背鰭2個,以一個低膜相連;第一背鰭起點前於胸鰭基底,與鰓孔約相對,具一長而側扁的尖直硬棘,棘長短於吻端到胸鰭起點距離,稍短於最長鰭條,為眼徑的3.2倍,前緣光滑鋒利突起,後緣上部與第一背鰭鰭條前緣分離,它的後表面具一條長溝,溝邊兩側各具一排朝向下的銳利小刺,下部具一淺溝,與鰭條前緣相連,棘端伸達第二背鰭起點;鰭條基底具肌肉層;第一背鰭的上角尖形,後緣深凹;第二背鰭很長而低平,前後部的高度幾與中部相等,後緣圓形,以一缺刻與尾鰭上葉相隔。尾鰭延長成細絲狀,從尾鰭上葉起點至尾端距離幾等於從尾鰭上葉起點至腹鰭起點距離;尾鰭上葉低平,比第二背鰭低許多,比尾鰭下葉為短,鰭條向前增長,向後減短;尾鰭下葉後延比上葉長2倍以上,尾鰭末端光滑。臀鰭很低平,與尾鰭下葉相連無缺刻。腹鰭中大,前後緣圓凸,後緣、里緣連續呈半圓形,外角突出。胸鰭寬大而長,具一厚的肌肉基底,鰭端伸越腹鰭基底,基底寬大於眼徑;前緣稍圓凸,後緣、里緣連合呈廣圓形。側線前部波曲,在第二背鰭下方稍波曲,其後呈直線後延,至尾鰭上葉起點處下彎,再沿尾鰭下葉基底向後延伸至近尾端。
體淡褐色,下部淡色,背面具一寬的暗色縱條,沿背鰭基底至尾鰭。側線灰色。吻端及頭上部暗褐色,各鰭條也暗褐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南海
國外分布:
澳大利亞, 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