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兔銀鮫,體側扁而延長,向後漸細小。頭部大,吻略突出,眼大。魚體呈銀灰色或銀黑色,上下頷齒呈鸚鵡的鳥喙狀。背鰭2個,第一背鰭呈三角形並具1枚大硬棘,第二背鰭則呈狹長帶狀;胸鰭寬大,尾鰭長,無臀鰭。體長可達85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奧氏兔銀鮫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全頭亞綱
- 科:銀鮫科
- 屬:兔銀鮫屬
- 種:奧氏兔銀鮫
- 分布區域:分布於東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為澳洲特有種水深120-350米
簡介,形態特性,習性,價值,
簡介
水深120-350米。
形態特性
中型海產魚類。體長300-600毫米,體重250-600克。最大的個體長達1.5長。體側扁,延長,向後細小。頭高而側扁,約為全長1/8,頭寬等於頭高1/2;雄性的眼前上方具一柄狀額鰭腳,能豎垂,前面具一群小刺。吻柔軟,高而圓鈍;吻長約為狀長1/2。眼大,上側位,斜橢圓形;眼徑約為頭長1/3。鼻孔圓形,位於口前,左右鼻孔互相靠近;前鼻瓣連合,伸達牙板;後鼻瓣寬扁,伸達口隅;具鼻口溝。口中大,幾橫裂,口寬比口前吻長為短;下唇褶短薄,上唇褶不發達。上頜前牙板喙狀,每側由7條釉棒癒合組成;側牙板寬大,三角形,面上具3個條狀釉突起;下頜牙板寬大,邊緣波曲深凹,面上具一粗大條狀釉質突起。外鰓孔1個,位於胸鰭基部前方;鰓孔寬約與眼徑相等。鰓膜連於峽部。
背鰭2個,以一低膜相連;第一背鰭具一扁長硬棘,能豎垂,後緣上部具鋸齒,下部具一淺溝,前緣鋒利,長約與最長鰭條相等,起點給與鰓孔相對,鰭的後緣深凹;第二背鰭延長低平,後緣圓形,與尾鰭上葉以一凹缺相隔。尾鰭上葉低平,頗短,約止於尾條前1/4處,下葉低平延長,伸達尾條前1/2處,尾條後部光滑。臀鰭很低平,後端尖突,與尾鰭下葉以一凹缺相隔。腹鰭中大,前緣、後緣圓凸,後緣、里緣連續呈半圓形;雄性腹鰭里側具一三叉形鰭腳。腹鰭前方另具一扁圓腹前鰭腳,藏於皮囊之中,能伸縮,里緣具8枚鋸齒。胸鰭很寬大,前緣稍圓凸,後緣、里緣連合呈廣圓形,鰭端伸越腹鰭基底;基底具一寬大肌肉柄。側線波曲平直,在第二背鰭與臀鰭凹缺處彎下,沿著尾的下緣後延。
體銀灰色。頭的上部、背鰭上部、背側上部暗褐色,側線暗褐色;側線下方胸鰭與腹鰭之間具一黑色縱帶。
習性
屬於深海底棲性魚類,游泳能力不強,大多在離海底不遠處緩慢遊動。肉食性,主要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
價值
不是良好的食用魚,背鰭硬棘具毒性,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