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屬於街道賽場,賽道被安排在市區的阿爾伯特公園,整體布局相當流暢,沒有常規街道90度的彎角阻減賽車的速度,賽道沿著公園湖面順時針行駛,風景非常優美,所有的車手都非常喜歡這條賽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伯特公園賽道
- 地址:澳大利亞墨爾本
- 賽道長度:5.303 公里
- 方向:順時針
- 比賽總長度:307.574公里
- 比賽總圈數:58圈
賽道簡介,彎道介紹,賽道特性,技術要求,歷屆冠軍榜,
賽道簡介
地址:ALBERT PARK TRACK 220 Albert Road South Melboume Victoria 3205 AUSTRALI
賽道長度:5.303 公里
方向:順時針
比賽總長度:307.574公里
比賽總圈數:58圈
進站選擇:1停,29-34圈;2停,21-25,35-43圈;3停 15-18,29-33,42-47圈
墨爾本有“花園城市”的美譽,阿爾伯特公園更是風景如畫,墨爾本賽道是環繞公園飛奔而去,所以在F1的16站比賽中,這站比賽的沿途風景是最漂亮的,阿爾伯特公園也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賽車場地。由於墨爾本賽道是由公園改建的,觀眾與賽道的距離也特別近,因此臨場感受尤其強烈,再加上觀眾可以步行繞賽道外圍,感受不同地點的震撼,更是其他賽道所望塵莫及的。這是世界上最好的賽道之一。不管是從結構布局上來說還是從賽道的安全保障來說,該賽道都樹立了高的標準。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阿爾伯特公園就已經開始承辦汽車比賽,其中包括著名的澳大利亞國際汽車大獎賽。墨爾本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開始舉辦澳大利亞第一場F1大獎賽是在1996年,它是替換下德來得(delaide)賽道成為澳大利亞大獎賽舉辦地的,並且從那個時候起,年度賽季F1大獎賽的開幕戰也轉移到了這裡。
每年F1的首站都確定在澳大利亞進行,所以車手期待能夠在墨爾本取得開門紅。法拉利車隊的舒馬赫在阿爾伯特公園3次奪魁,是目前在墨爾本奪冠次數最多的車手之一(簡森·巴頓2012年也第三次奪魁)。庫塔在1997和2003年為麥拿輪車隊奪得兩次冠軍,不過他曾經在1998年此站比賽中“謙讓”自己的隊友超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彎道介紹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彎道:1、瓊斯(Jones);2、伯布拉布漢姆(Brabham);3、懷特弗德(Whiteford);4、阿爾伯特路(Albert Road);5、勞達(Lauda);9、克拉克(Clark );12、懷特(waite);13、希爾(Hill);14、阿斯卡里(Ascari);15、斯圖爾特(Stewart);16、普羅斯特(Prost) 。
賽車通過起跑點以全油門向第1個彎道衝去,進彎前由時速6檔286km/h剎車減擋至3檔123km/h通過1、2號彎道,彎角頂點最大G值為2.7;隨後再全油門加速,到進入第3個彎之前可達6擋275km/h,然後大腳剎車減速到3檔143km/h通過第3彎,再稍踩油門,在3檔138km/h~4檔201km/h之間遊動,通過第4、5彎道,接著加速到5檔270km/h通過第6彎,馬上大腳剎車至2檔106km/h通過第7彎,彎角頂點最高G值為2,接著全油門通過5檔251km/h的第8高速彎,彎角頂點最大G值為2.4,在進入第9彎之前可達5檔276km/h;通過彎道後繼續全油門飆到6檔294km/h,稍松油門以3檔167km/h通過第11、12彎,彎道頂點最大G值為3.2;再繼續衝到6檔284km/h的第13彎,大腳剎車減速至2檔125km/h通過,稍加油門之後以3檔143km/h的速度通過第14彎,接著在小段的加速後再減速到2檔83k m/h過第15、16彎,最後全油門衝過終點。
賽道特性
在這一站的大獎賽中,汽車的可靠性比在任何別的分站賽中都顯得重要。一些緩彎道(例如瓊斯、克拉克、阿斯卡里、或普羅斯特)要求賽車由特別好的抓地性能和優秀的牽引力。這些U行彎道要求在二檔或三檔的速度下進行處理。而Whiteford, Lauda 和Waite這幾處彎道則要求賽車有最最佳化的空氣動力平衡系統。賽道的某些區域會有崎嶇不平,要求車手充分考慮到賽車的彈簧和減震系統。
由於該賽道常年對外開放,因此賽道會顯得比較滑,尤其是在星期五的時候。這就可能在自由試車過程中導致賽車旋轉。該賽道對輪胎的磨損比較輕微。超車的最好位置是在衝刺直道上。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澳大利亞的第一站比賽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示著整個賽季的冠軍走勢。
技術要求
剎車系統。賽道對賽車的剎車系統考驗極大,而墨爾本的高溫又給這樣的考驗“火上澆油”。賽車往往要從300公里以上的時速直接進入一段低速區,頻繁的剎車導致冷卻系統成為車隊優先的考量對象,而剎車區域賽道表面的顛簸也要求賽車的調校取向更為柔和。平衡系統。阿爾伯特公園賽道擁有很多短直道(賽車將達到300公里/小時,甚至更高的速度,70%的賽道,車手將以最高速度進行駕駛),同時賽道也點綴有16個慢、中速彎道。整個比賽中,車手將需要進行將近3500次的變速。所以,賽車出彎時的扭矩,平衡系統,充沛的變速箱以及剎車時的穩定性,都是能否在澳大利亞大獎賽獲得勝利的關鍵要素。
歷屆冠軍榜
2015:劉易斯·漢密爾頓(梅賽德斯車隊)
2014:尼科·羅斯伯格(梅賽德斯車隊)
2013:基米·萊科寧(路特斯車隊)
2012:簡森·巴頓(麥拿輪車隊)
2011:塞巴斯蒂安·維特爾(紅牛車隊)
2010:簡森·巴頓(麥拿輪車隊)
2009:簡森·巴頓(布朗GP車隊)
2008:劉易斯·漢密爾頓(麥拿輪車隊)
2007:吉米·萊科寧(法拉利車隊)
2006:費爾南多·阿隆索 (雷諾車隊)
2005:詹卡洛·費斯切拉(雷諾車隊)
2004:麥可·舒馬赫(法拉利車隊)
2003:大衛·庫特哈德(麥拿輪車隊)
2002:麥可·舒馬赫(法拉利車隊)
2001:麥可·舒馬赫(法拉利車隊)
2000:麥可·舒馬赫(法拉利車隊)
1999:埃迪·埃爾文(法拉利車隊)
1998:米卡·哈基寧(麥拿輪車隊)
1997:大衛·庫特哈德(麥拿輪車隊)
1995:達蒙·希爾(威廉士車隊)
1994:尼格爾·曼塞爾(威廉士車隊)
1993:埃爾頓塞納(麥拿輪車隊)
1992:傑哈德·博格(麥拿輪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