澮河水庫

澮河水庫

澮河水庫水系屬於山西省汾河支流,發源於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的桑王廟和沁水縣的大嶺村,兩股水源流經翼城縣大河口村時匯合,故稱為澮河,流經翼城縣、曲沃縣、侯馬市、新絳縣,最後注入汾河。

澮河水庫是黃河流域,汾河一級支流澮河幹流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壩址位於曲沃縣史村鎮西吉必村南3公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澮河水庫
  • 外文名:Reservoir HUI HE
  • 地理坐標:北緯35°38′23″  東經111°33′41″
  • 行政轄區:山西省 臨汾市 曲沃縣 史村鎮
  • 隸屬水系:黃河
  • 水庫庫容:9964萬m3
1957年12月動工興建澮河水庫大壩,1959年正式攔洪受益。樞紐工程由均質土壩、灌溉洞、溢洪道及泄洪洞組成,總庫容7517萬m。土壩高31m,壩頂長1150m;開敞式溢洪道位於大壩左岸,全長860.52m,進口寬40m,泄洪量630m3/s;灌溉洞位於大壩右端,洞身長180m,直徑為1.75m的圓形壓力管道,設計流量5.6m3/s,加大流量6.5m3/s;泄洪洞興建於1998年,位於大壩右岸,由進口漸變段、進水塔、洞身段、泄槽段及挑流段組成。
1958年興建澮河水庫大壩1958年興建澮河水庫大壩
1957年該水庫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是一座達不到部頒防洪標準的病險水庫。
1962年水庫水位達到479.622米時,左側壩肩台地出現滲漏問題,在1966年和1969年進行兩次改建後,緩解了滲漏問題。
2001年10月水庫因存在防洪標準低,左側壩肩滲漏等問題,被鑑定為三類壩,需要進行除險加固工程。
2002年2月,山西省計委以晉計設計發[2002]70號文對《臨汾市澮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予以批覆。批覆總投資7333萬元。
批覆主要工程內容為:
1.大壩加高4m,並相應培厚;
2.溢洪道進口加閘門及泄水槽加固;
3.灌溉洞進口增設進水塔;
4.左壩肩台地高噴防滲牆;
5.大壩觀測設備;
6.管理站、生活區改建等六項。
工程完成後,水庫總庫容達到9964萬立方米,新增庫容2447萬立方米,可滿足澮河灌區12萬畝農田灌溉,保證利用率達到50%。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部頒防洪安全標準。不僅能保護曲沃、侯馬、新絳15萬多人口、5萬多畝農田、澮河二庫、南同蒲鐵路橋、新絳紡紗廠、大運公路及大運高速公路等的安全,而且能有效解決水庫運行中防洪與灌溉的矛盾,澮河灌區是以澮河水庫為主要水源的自流灌區,位於汾河、澮河匯合處三角黃土台地。受益範圍包括曲沃縣、侯馬市的10個鄉鎮、92個自然村,設計灌溉面積16萬畝,現有效灌溉面積12萬畝。灌溉由乾、支、斗、農四級渠系配套,總長達6226.9公里,其中乾渠一條長32.6公里,設計流量為5.6m3/s;支渠十條,長44.36公里,乾支斗農渠1336條,長549.3公里。澮河水庫自攔洪受益至2003年,渠道引水131516萬立方米,年均灌溉面積86000多畝、194000多畝次。。
2012年初,禹門口提水東擴工程完工,黃河水被引入澮河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