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鄉政府所在地原名和尚洞,洞市由此得名。歷來屬澧洲管轄,解放初期屬第七區,1958年屬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設洞市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設為洞市鄉。 [1] ...
根據《中共澧縣縣委澧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澧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實施意見>的通知》(澧通字〔2010〕20號),設立澧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簡稱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
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位於長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與長江直線距離80公里。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開皇九年(...
澧州大鼓原名喪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是一種湖南省湘北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湘北大地及湘鄂邊境地區。起源不祥,傳說源自莊子的鼓盆歌。現在澧縣藝人還流傳...
澧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為lǐ,水名,在中國湖南省。澧河,河名,在中國河南省。《列子·湯問》等均有相關記載;澧河,發源和流經邢台市的一條河流,古名澧水,《...
地處湖南省北部。清雍正7年(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屬岳常澧道。州治澧州(在今湖南省澧縣)。下轄:石門(今湖南省石門縣)、安鄉(今湖南省安鄉縣)、慈利(...
澧州荊河戲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荊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因流傳於長江荊河段而得名,歷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戲等名稱,抗戰期間又曾被叫作...
▪崇平鎮黨委書記 ▪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副縣長 ▪常德市澧縣縣委副書記收藏...中共常德市委副秘書長、中共常德市委辦調研員(援藏)、西藏山南市隆子縣委常務副...
津澧融城即“津澧新城”,根據常德市審議通過的《津澧城市空間發展一體化規劃》,確定了津澧融城總體規劃:一主兩副三軸四板塊。即津澧新城一個主中心,澧縣城區、...
臨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湘西北,澧水中下游,地處武陵山余脈與洞庭湖盆地...隋開皇九年(589),罷石門郡、隸澧州;大業三年(607),升澧州為澧陽郡,改零...
澧縣站,位於中國湖南省常德市,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張家界車務段管轄的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78年 [1] 。中文名 澧縣站 外文名 Lixian Railway ...
《為堂兄慥求澧州啟》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篇散文。...... 為堂兄慥求澧州啟作者簡介 編輯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唐文宗大和...
金羅鎮隸屬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位於湖南省北部湘鄂邊界,縣城西北部,東與宜萬鄉接壤,南與王家廠鎮和中武鄉抵界,西與閘口鄉相連,北與湖北省松滋縣為鄰,耕地36415畝...
2012年9月任津市市政府副市長提名人選(公選) [1] ;2019年4月任澧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3] 。原津市市副市長工作分工:分管教育、文化、新聞出版、衛生、...
澧澹鄉位於湖南常德市澧縣中部,是一個城市郊區鄉,東抵津市市,南與澧南鄉隔澧水相望,西連縣城,北與澧東鄉以澹水河為界。集雨面積3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176...
包括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澧陽平原史前遺址博物館、城頭山農業大觀園和城頭山風情小鎮四大部分。一期依託城頭山古城遺址,以文物保護展示為基礎,興建城頭山國家...
《同治直隸澧州志(豎排版)》一書講述了: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中獨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脈。特別是近代以來,一批又一批三湘英傑,以其文韜武略,叱吒...
澧東鄉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位於澧縣中部,澹水北岸,距縣城7公里。總面積23平方公里,有耕地30596畝(其中水田22834畝),旱地7762畝。人口2.8723萬人。...
宋朝時期,宋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調整為二十三路,路下設府、州、軍。宋太祖趙匡胤於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農曆癸亥年)下令將今張家界市全境劃歸澧陽郡,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