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身環境,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式,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澤鷸夏羽頭頂、後頸淡灰白色,具暗色縱紋,上背沙灰包或沙褐色,具濃著的黑色中央紋。肩和三級飛羽灰褐色,微綴皮黃色,具黑色斑紋或橫斑,下背和腰純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斑紋或橫斑。中央尾羽灰褐色,具黑褐色橫斑,外側尾羽純白色或具黑褐色橫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具灰白色羽緣。飛羽淡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次級飛羽羽端近白色。眼先、頰、眼後和頸側灰白色,具暗色縱紋或矢狀斑,貫眼紋暗褐色。頦、喉白色。前頸和胸也是白色,具暗色縱紋。其餘下體包括腋羽白色。兩脅具黑褐色橫斑或矢狀斑。冬羽頭頂和上體淡灰褐色,或沙灰色。具暗色縱紋和白色羽緣,小翅覆羽較暗灰色。額、眼先和眉紋白色,下體白色,頸側和胸側微具黑褐色條紋,腋羽也是白色,其餘似夏羽。幼鳥似冬羽,但上體較褐,綴有皮黃色斑或羽緣。
大小量度:體重♂58-102g,♀55-120g;體長♂197-255mm,♀197-254mm;嘴峰♂39-43mm,♀36-42mm;翅♂130-143mm,♀131-146mm;尾♂53-66mm,♀53-66mm,跗跖♂43-54mm,♀44-55mm。(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澤鷸棲息於湖泊、河流、蘆葦沼澤、水塘、河口和沿海沼澤與鄰近水塘和水田地帶。
生活習性
澤鷸常單獨或成小群在水邊沙灘、泥地和淺水處活動和覓食,也常進到較深的水中活動。常邊走邊將它細長的嘴插入水邊沙地或泥中探覓和啄取食物,有時也用它強而長的嘴在水中前後不停的擺動搜覓食物。性膽小而機警。聲音尖細,似“唧-唧”聲。
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為食。也吃小魚和魚苗。常單獨覓食,主要在水表面或地表面啄食。也常將嘴插入泥或沙中探覓和啄取食物。有時也通過嘴在水中前後晃動取食。特別是在富有浮遊動物的地方。
〔附註∶澤鷸圖冊圖片來源〕
地理分布
澤鷸在中國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和吉林省,遷徙時經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西至甘肅、新疆、往南經福建、廣東、海南島和台灣,部分在台灣越冬。國外分布於歐洲東南部,往東到中亞哈薩克斯坦、外貝加爾湖,蒙古、西伯利亞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冬於非洲、地中海、波斯灣、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
繁殖方式
澤鷸的繁殖期為5-7月。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成對。雄鳥也開始進行求偶飛行。營巢於開闊平原和平原森林地帶的湖泊、河流、水塘岸邊及其附近沼澤與濕草地上。巢多置於水邊或離水邊不遠的草叢中地上或沼澤和濕草地中的土丘上。巢為地上的一淺坑,內墊以枯草。每窩產卵4枚,偶爾少至3枚和多至5枚。卵的顏色為乳白色或淡黃色和綠色,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5-41×25-28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卵期間如有干擾者侵入,親鳥則從巢中飛出,不斷地圍繞干擾者飛翔和高聲鳴叫,直至干擾者離開。
保護等級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