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塘節是怒江傈僳族節日之一,也稱春浴或歌會,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六。每逢節日,一般全家出動,扶老攜幼一同前往,還帶上行裝和幾天的口糧,準備好節日裡的美酒佳肴,到溫泉附近的集會地結帳宿營。也是傈僳族民眾即興對歌的好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澡塘節
- 別稱:春浴、歌會
-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六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節日活動:對歌、賽歌、洗浴
- 節日意義:互相建立友誼,增進感情
- 設定地點:躍進鐵索橋北面怒江西側的臨江處
- 設立機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設定時間:1980年
習俗簡介,男女共浴,主要節日,
習俗簡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六庫市往北十公里,高黎貢山東麓、碧羅雪山西側的怒江兩岸的山坡上,長滿了挺拔的青松、蔥鬱的翠柏,遍山開滿杜鵑花,鮮紅的攀枝花映在江里。瓦碧公路兩旁田野邊上的野芭蕉林,一年四季一派翠綠,珍貴的飛禽走獸常年在這裡繁衍生息。 新建的躍進鐵索橋,彩虹似地橫跨在江面上,這裡便是出入怒江峽谷的要口。怒江從彩雲般的天口奔騰而下,展現在淺紅色的江床上,濤濤的江水世代撫育著兩岸的人民。
在躍進鐵索橋北面怒江西側的臨江處,有道花崗岩台肩,台上有兩個寬敞的溫泉池,北邊的叫媽布溫泉,南邊的叫登埂溫泉。在溫泉的周圍,怒江州的傈僳族民眾舉行一年一度的澡塘節。
“踩門”與“破門” 居住在內地的傈僳民眾都有踩門與破門的風俗。
傈僳族人民素有互助的精神,像蓋房子之類的事情,主人從來不需要挨家挨戶去請人,只要說一聲,到時候村子裡的人就會都來幫忙。而且這種幫助是不需要支付工錢的,並且人人盡心盡力,主人只要每天管一頓晌午飯和晚飯就可以了。晚飯一般要有酒,晌午飯時酒可有可無,就是有酒大家也不會大喝的。
男女共浴
傈僳族人民的澡塘會也稱春浴或歌會,據當地民眾介紹已有一二百年歷史。1980年開始,在瀘水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撥專款清理了溫泉源頭,分建了男女浴池兩處,並把時間定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六。
澡塘會一般全家出動,扶老攜幼一同前往,還帶上行裝和幾天的口糧,準備好節日裡的美酒佳肴,到溫泉附近的集會地結帳宿營。山寨里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特別惹人注目,商業部門和肩擔小販,還到春浴歌會上擺攤設點,開設食店,進行物資交流。
到溫泉進行洗浴的人們,是十分講究道德和文明禮貌的,男女之間更是彼此謙和尊重,洗浴時,通常都是長輩先洗,青年在後;男青年洗浴時,女青年先互相邀約去照顧老人,或去預備食物;婦女洗浴時,青壯年就去背水打柴。前往洗浴的人們除了在溫泉里每天進行三五次洗浴外,四鄉八寨的父老鄉親們還要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過去一年裡碰到的奇聞軼事,生產生活經驗,互相建立友誼,增進感情。
春浴是傈僳族民眾即興對歌的好機會,那些才思敏捷、歌喉清亮甜 美的民間歌手們的才華在這裡得到充分的展現。
參加對歌、賽歌的男女老少民族歌手成千上萬。他們或手拉手圍成一圈,由一個人領唱,數人和。或三五成群,聚集在高高的攀技花樹下,或是山坡上、石壁下低低歌呤。入夜,成百盞電燈照得宛如白晝,上萬民眾擺開數十個歌場,那些善於唱歌的男女拉開了清亮的歌喉競相賽唱,歌聲此起彼伏,氣氛非常熱烈。這種對歌一直要進行到雄雞鳴唱,霞光初露,人們才會欣然歸去。
另外,春浴和歌會期間還是青年男女進行社交、達到互相了解、互相認識、互相表達愛慕之情的極好機會。有不少青年就在春浴期間訂下婚約。
主要節日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穫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僳僳族漢子身著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桿下將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桿。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著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桿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爬桿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桿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桿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丟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著小伙子的煙包,並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僳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僳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