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澇河,發源於秦嶺梁的靜峪腦,源出澇峪,河長43.8公里,集水面積346平方公里,(一說全長75.8公里,流域面積441平方公里)年總徑流12786萬立米,最大流量904(1957年7月16日)秒立米,最小流量0.37秒立米。
河水出山經
澇惠渠大壩而下,以東北流向經羊圈莊、宗家灘、辛栗村,羅什堡西,這段是卵石灘,寬約一百至三百米(在辛栗村北有栗峪河投入,在羅什堡村北有皂峪河投入),到水寨逐漸形成河槽,北流經縣西關太史橋(也叫西橋)通過南河頭東邊轉向西北,經六老庵東南,北流進入狹谷河槽,經南寧羌、澇店街中六孔橋(該橋西三孔為平板橋系周至建,東三孔系石拱橋為戶縣所建,1977年改修河道時被拆除),北流又經西(安)寶(雞)公路橋,經三過村、元村十二戶東北流,有原甘河(又名小青河)匯入後,向東北投入渭河。
水文特徵
澇河,總落差780米,山區集水面積346平方公里。年總流量13400萬立方米,到平川後最高洪水量904立方米/秒。澇河出山後又匯納了西至白馬河,東至暴峪的12個山峪內的小河流,北流投入渭河,澇河的最大支流為甘河,甘河在山區的河長17公里,集水面積69.1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418萬立方米。
主要支流
甘河,源出甘峪溝,集水面積69.1平方公里,年總徑流量2418萬立米。河水出峪後,經郝家寨北流,匯入白龍溝水,杏井峪水,柳泉峪水,到東寨分為東、西甘峪河。西甘峪為主河,北流經紅庵、李朱寨,過北寺與城道宮之間,經丁村南、甘河堡東,北流穿過西(安)寶(雞)公路橋,經尹村、呂家堡與吳兆之間,過龍窩、譚家灘,東北流經東保全灘、楊家灘,到元村十二戶東北投入澇河,全長30.07公里。東甘峪河分流後,經石佛寺、祖庵鎮城壕,過城道宮東北與西甘峪河匯合。東甘峪河在1957年冬—1958年春,周至整修甘峪河時裁掉。1976年冬——1977年春,隨著園田化的實施,對甘河進行了裁彎去險整修。在王家坊跌水以上挖河導流,跌水口以下到東寨一段舊河清淤,以下河道沿南北主幹一號路西側北行,到甘水坊東流,過丁村南,經甘河堡東穿西(安)寶(雞)公路橋,匯入白馬河,沿公路北側東流至澇店投入澇河。新河全長20.5公里,河底寬25米,深2.5米,最大泄洪量110秒立米,共挖土石方122.7萬立米,用工103.7萬個。白馬河,1958年周、戶兩縣訂的新界河。源出周至小耿峪,匯戶縣牛角峪、山關溝水後,在蔣村以南匯流成河。經王過村、宮家堡、黃堡、大庵、東岩村西邊,在神策莊西北折東經馬坊、龍窩到譚家村西投入甘河古道。全河山區長1.5公里,平川長16.3公里,年徑流47.6萬立米。1981年冬原白馬河流經東岩村西北,橫跨西(安)寶(雞)公路後,沿公路北側東流至橋尚東南匯入甘河新道。
栗峪河,源出栗峪山中,集水面積8.4平方公里,溝長5.24公里,年總徑流量273萬立米,河經栗峪口村東,北流到石西堡西南投入澇河,平川河長2公里。1977年冬,石井公社動員全社人民掏淤疏河導流2.4公里,按10年設計20年校核標準開挖,底寬2米,深3米,泄洪流量25秒立米。1980年8月23日,栗峪口突遇大暴雨,中心日降水371毫米,大大超過設計標準,形成河水猛漲,土石流隨洪而下,河道填塞,河水泛濫成災,沖毀栗峪口房屋12戶二十多間,沖淹農田一百多畝。
皂峪河,位於澇峪口以東站馬村東,源出皂峪溝,溝長6公里,集水面積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60萬立米,出山後北流經全夏堡中間,潘家堡之東,折向西北流,在搖西堡西南投入澇河。該河年久失修,淤積嚴重,遇有洪水便破堤漫溢,危害很大。解放後,1956年春省水利廳修惠安防洪工程時,將該河掏淤拓寬,底寬14米,深4米,全長7.7公里,泄洪量10秒立米,徹底解決了河水泛濫之患。但由於1957年以來,戶縣熱電廠用水沖煤灰廢渣排入皂峪河,河床又逐漸淤墊,排水不暢,1981年冬縣上進行了第二次清淤。
呂公河,系明時開引潭峪河水的一條舊河。現在河源繫上馬營西泉水匯集,北經陳兵坊、宋家莊到麥張寨之東,沿戶(縣)太(太平口)公路南側西北流,在呂公寨西南與澇惠渠原東乾渠相交,在澇惠渠底下設雙涵洞通過後又北流,在南宅東南角投入城壕,通過北門外城壕大橋,西流投入澇河,全長6公里。1977年春將該河改由呂公寨西,鐵路之東通過公路涵洞,沿鐵路東側北流,經戶縣火車站東北,在青羊務西與南北向排水渠相接。
界河,1958年前是周、戶兩縣之舊界河。源出澇峪口西小峪細流(1943年此細流已被澇河西三堡六莊引水灌田),到下游澇水排退而成河,由西八十村東起,經雷家寨,魯村、三旗、新興、格家莊至元王村北匯入澇河。全長10公里,水流不經常,1977年掏淤整修改為排水渠。
磨河,亦稱水磨河。系澇河西岸三堡六莊民眾在澇河上築堰引水灌田的一道水渠,除灌田外,民眾利用渠道自發落差,修建了一些水打磨、柴磨(解放前用於磨榆樹皮作製造敬神用香的一種磨子),因此叫磨河。由劉家莊起,經割耳莊投入曲抱村胡公泉水系。1960年後由於水原不穩定,沿河水磨逐漸廢除。1977年進行了整修。水由陂頭村東北流經新義北投入澇河,全長約八公里。
水利工程
河道治理
解放後曾對臘家灘以南西岸、羅什、水寨、縣西關南北及元村北等河段進行過設壩護岸治理,因標準低,在1957年7月16日發洪904秒立米時,毀壩破堤,漫流天橋公社,淹沒縣城西關,部分洪流沿老河古道,由北河頭及西韓村上岸,經扶托、婁村、西羊村,崔村、坳河、真東、大王鎮南東流投入新河。澇店以北,在姚村、馬營、祁村北岸破堤漫流元村以北灘地,與泛濫的渭河水匯合東流。一百多個村莊過水,淹地十萬多畝。1973年冬對澇河進行了全面規劃,分期進行流域治理。首先對辛栗村以南兩岸打壩護堤,,以下清淤改善,其中南河頭到寨尚一段河槽利用舊道,設閘滯洪,蓄水灌田。經過四年治理,到1977年冬,全河由辛栗村西南設喇叭口河段,下接河槽直到羅什西,以上新修跌水11座。由羅什北流經木家莊到南河頭西南接舊道。又由澇店起偏西北向北流,經三過村西北,轉向東北經保興、新安、元村十二戶之東北投入渭河,全長31.3公里。其中新開河槽19.63公里,河底寬75米,深5.5米,最大泄洪量800秒立米,西岸修堤長62.62公里,砌石護岸23.03公里。挖土517.4萬立米,用工429.9萬個。其中1977年冬10月下旬——11月中旬,投工189萬個,挖河床15.3公里。河堤東寬8米,西寬5米。經過這次治理,不僅解決了沿河低地、古道口經常決堤淹沒良田之害,又解決了澇店以北入渭河一段河床變遷漫溢之弊。
灌溉工程
宋代,據藏於戶縣祖庵鎮重陽宮的元代所立《開澇水記》碑記載:居住在祖庵重陽宮的棲雲真人王志謹,於南宋淳祐七年丁未(1247)春,率道徒千餘人,在澇峪口開渠20餘里,引澇河水至重陽宮東而北折,縈繞宮西投人甘河。沿渠兩岸引水灌田。“上下營磨凡數十,眾集其居,農勤其務,辟荊榛之野為桑、麻之地,歲時豐登,無旱乾之患”。讚譽之聲被當時朝廷聞知,於南宋景定二年(1261),棲雲真人王志謹受朝廷超贈。元至元十六年(1279)七月十五日,為其立碑於祖庵重陽宮。
明代萬曆年間,知縣呂仲信引潭峪及阿姑泉水至縣東關,北折而西繞城入澇河,民眾叫呂公河。萬曆四十一年(1613)春,知縣白應輝鑒於呂公河“緣其田旁者貧尺寸之利於波臣之口,快眉睫而忘運利,聽其淤而不疏,民艱失賴”,於是督工疏通。同時又鑿栗峪、直峪諸水,開一新河到縣南關引入呂公河,民眾叫白公河。後知縣冷大蒙又對白公河進行疏浚。崇禎年間,知縣張宗孟由白雲山引澇水一支,經天和村、羅什寺至南關入白公河及城壕,沿河民眾引水灌田,不久河流淤塞。縣北鄉中原、渭曲、興仁三里,土地肥沃而無水利,往往因旱成災。張宗孟於南澇店以南,開鑿寬二丈深八尺的河道一條,引澇河水至澇店鎮向東流灌,直到龍台坊。當時約定10畝地出夫一名,10名為一甲,每百畝地作為一區,挨次用水。因利在三里,故名三里河。張宗孟去後不久即廢。
澇惠渠,民國三十二年(1943)二月一日開工修建,民國三十六年(1947)九月完成,引水5.2秒立米。分東西兩灌區,原設計灌地10萬畝,因公款不足,下段乾、斗渠工程未修,到1955年只澆到四萬餘畝。1957年惠安化工廠,戶縣熱電廠以澇河為水源,澇惠渠奉命為供水單位,因河源水量有限,工農業同時用水顯系不足,後經上級批准,將東乾渠馬營以下約一萬九千畝地,由國家扶助打井解決農田灌溉問題,馬營以下渠道逐年平掉,交當地民眾耕種。澇惠渠灌溉面積壓縮到2.1萬畝。
流域概況
流域地貌
澇河上游地形屬秦嶺山地的終南山脈,各支流的分水嶺有:
甘峪與周至耿峪的分水嶺為首陽山,海拔2719.8米,由南向北長約十公里。淺山區杏峪內有松樹嶺,以古松聞名。甘峪與澇峪的分水嶺為鳳凰山,海拔1,694米,由西南向東北長約十四公里,其中石鏡峪嶺上有石,明瑩如鏡。澇峪(教場以北)與栗峪的分水嶺為方家梁,最高峰為黑虎咀,海拔1873.4米,由南向北長約五公里。澇峪口以東有白雲山,俯視縣城,如在眼底。栗峪與皂峪的分水嶺為土坡梁,兩峪之源頭海拔1,974米,由南向北長約五公里。皂峪口西有站馬村,村南有馬刨泉。皂峪與潭峪之分水嶺為九華山,海拔1766.4米,由南向北長約六公里。九華山共有四峰,每峰皆有廟,最高頂為靈官殿,下為靈雲塔,上三殿有虎刨泉,其右為佛洞,有石膽崖。澇峪的石岔溝與太平峪的西寺溝同源的郭家山,海拔2,134米,由郭家山峰頂向東西延伸,形成東西走向山樑,成為栗峪、皂峪、潭峪、曲峪、黃柏峪之南界,長約十五公里。太平峪與高冠峪的分水嶺為宛華山(亦稱萬華山,俗名玩華山),海拔1,917米,相傳有唐王玩花處。澇峪之石岔溝與東流水之分水嶺為天空岔梁,海拔2085.2米。
澇河及各支流出山後,為平原區,構造上屬渭河地塹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徵可分為秦嶺北麓山前洪積扇、扇緣窪地、黃土台原、渭河階地及河漫灘地,海拔在600~388米之間。地面從南向北,從西向東微度傾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戶縣的糧棉產區。
流域名勝
渼陂,位於戶縣城西2.5公里玉蟬公社陂頭大隊東南。《說文》載:“渼陂在戶縣,周十四里,北流入澇水”。《十道志》載:“本五味陂,陂魚甚美,因名之。”渼陂在唐代是京畿遊覽勝地,著名詩人杜甫、岑參、韋應物、溫庭筠、鄭谷、韋莊等,都曾在此泛舟游宴賦詩。鄭谷、韋莊在渼陂並築有別墅。至宋代,渼陂仍是“翠峰橫前,修竹蔽岸,澄波浸空,上下一碧,信乎其氣象清絕,為關中山水最佳處也。”(宋張伋《空翠堂記》)詩人章惇、李騊、蘇旦等,都在渼陂留下詩篇。明崇禎十二年(1639)《重建渼陂記》碑載;“逮元人以渼陂之魚能治瘺,因決陂取魚,陂之亡也迄今三百餘歲矣!水落土出,盡為稻壟,惟渼水無恙,僅留陂之一字,與渼水共存焉。……昔時平原綠野,清風水波,奇峰之石,夾道之竹,以及啁啾並喧者,杳然無存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禎十二年(1639)曾兩次重修,恢復部分勝跡,使其又成為綠蔭掩映,百羽萃集,氣象清幽的遊覽勝地。至清代以迄民國,逐漸凋零,再未重修,古蹟如紀念杜甫之空翠堂(詳見第五章第四節《其它》),亦已殘破不堪,渼水變成溪流,“泛舟”已成煙雲往事。1982年開始,陂頭大隊在縣人民政府指導協助下,籌措資金,擬定修建規劃,逐步修復渼陂湖,預期在近年內,“渼陂泛舟”當會重現,而且將成為陝西省旅遊勝地之一。
望仙坪,戶縣西南甘峪口東側,山巒起伏,群峰蒼翠,樹木參天,羊腸盤道,環繞於懸崖峭壁之間,殿閣相望,奇石林立,形勝景美。山下村郭棋布,阡陌縱橫,雲煙繚繞,花果飄香。此處景物,堪與關中八景並稱。(見《集仙觀碑》)望仙坪數以精巧的影塑群享有盛名。在王母殿中,容納了大小塑象幾百尊,東壁為萬仙朝王母,西壁為十殿閻君朝玉皇。這些造型優美的雕塑,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可與藍田水陸庵影塑媲美。惜“文化大革命”中已遭破壞。坪上原有廟宇三十餘間,名集仙觀。現僅存廟房9間,準提閣1間。石碑兩通:一、正面《集仙觀碑》,背面《重修望仙坪碑記》二、《望仙坪志碑》。望仙坪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名稱由來,傳說有四:一謂聶姑羽化於此,其親思念,跂而仰望;二謂漢武帝登仙心切,樹王母像朝夕祈禱;三謂氈裘仙飲王重陽甘河事,甘河繞坪下,因稱坪為望仙;四謂河上公於此成仙,漢文帝築台望仙,但全系無稽之談。
清涼山,在縣西南白廟公社富村窯大隊南。據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清涼山廟記》碑載:“甘、澇二峪之間,傍大壑峻岭,拾級而登,鳥道百餘步,土峰突起,林木叢翳,號清涼山。今沿富村窯大隊南行,山坡起伏,溪水長流,約半里許即進入山門。東有馬鞍山,西為雞寶山,中夾一谷。聳立南端的一座秀峰,呈扇形,突兀挺拔,林木繁茂,芳草萋萋,宛如天然屏障。再前行,穿蘋果林,即至山上。此地山清水秀,林壑優美,清爽雅靜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於此建造三清廟,建國後,尚有古建築九座三十餘間,“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現僅存大殿3間,西廊3間,玉皇樓一間半,新建道舍3間。還有石像數尊,《重修清涼山三清廟記》石碑一通(清乾隆十五年庚午立)。清涼山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蟾稻塍”,曲抱村之西北,原有“玉蟾台”,古稱“瓜牛台”,杜甫詩中稱“渼陂西南台”。原有“玉蟾宮”,供奉“劉海”,有劉海戲蟾的民間傳說。後因修築道路,王蟾台建築被毀。近幾年恢復了部分建築,整修了圍牆,列入渼陂遊覽區,對外開放。
“釣台花浪”,縣南搖指頭村,有釣魚台。據民國二十二年吳繼祖《重修戶縣誌》載:“縣南十里許,澇水中起一州,高二尋有奇,名日釣台。建廟宇,繚以欄桿,堪登眺。不知昉於何時。”該地原闢為苗圃,後又撥歸光明公社青羊寨大隊。台上廟宇及磚雕門樓仍存。有明劉士龍《游釣台記》碑一通。因澇河改道,此台已不能垂釣,僅有“釣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