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幼科》卷五。主治痘中板黃。
基本介紹
- 名稱:澄泉散
-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卷五
- 組成:黃芪、當歸、紅花
- 主治:痘中板黃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黃芪、當歸、紅花。
用法用量
上藥和酒入壇,固密煮之。另用蟬蛻、金丸(即雄雞尾後硬石子)細研。以藥酒調服。
主治
痘中板黃。
方義
黃芪甘溫,脫毒排膿,生肌斂瘡;當歸補血活血;紅花活血祛瘀止痛;蟬蛻透疹消瘡。共制外用,有活血祛痘之用。
文獻摘要
1、《證治準繩·幼科》卷五:“痘澄膿則毒盡全美矣,何有乎板黃。蚩知玉不在乎厚薄,而在乎體之純,珠不在乎大小,而在乎體之明,痘漿不在乎飽滿,而在乎黃活。夫黃者,中央土之正色,漿及乎脾,其黃自潤正者也。彼痘,氣得其衛而不逆,血養其榮而不傷,囊窠鼎竦,膿漿澄注於中者,活動而不膩塞,明潤而不死色,鳥有所謂板黃者哉。若陰陽離其正氣,梟毒肆其殘虐,根窠薄劣,囊房夷委,膿漿之澄注於中者板膩,牢則死塞而不活動,乾蠟而不明黃,以手指抵之,凝結板定,五經癉而二氣截矣,此謂之板黃。若方廣天庭板黃,而余者潤活,癰毒必結於頭項。腮臉板黃,而四體潤美,痘癰必發於肩阜。肚腹板黃者,癰起於曲池、三里。背脊板黃者,癰結於兩軸尻骨。遍身板黃者死。項頸前後板黃者死。頭面板黃者死。眼眶唇上板黃者死。兩脅、陽球板黃者死。觀此而痘囊之膿,固欲其充黃,尤宜潤活也。”
2、《中國醫學大成終集》:“板黃痘:又名延日痘。起脹而痘肉齊平,雖有黃漿,根血紫滯,逆也。即使痘痂齊脫,亦致日漸枯涸,三七、五七日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