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醬筍

潼關醬筍

潼關醬筍,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潼關醬筍採用獨特傳統的工藝生產,用潼關獨有的鐵桿青筍為原料,用經過傳統工藝6個月以上製成的甜麵醬進行醬漬,經翻、曬、露等發酵工藝,醃製3個月以上,具有色澤紅褐鮮潤,味道酥脆香甜,醬香濃郁之特色。

據記載,民國十三年(1924年)7月,魯迅先生赴國立西北大學講學,路徑潼關稍作休息時,品嘗了潼關醬菜,對其獨特的口味讚賞有加,返回時專程到潼關購買醬菜,回京分送親友。

2011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潼關醬筍”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潼關醬筍
  • 產地名稱:陝西省潼關縣
  • 品質特點:紅褐透亮,色澤鮮潤,酥脆鮮嫩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19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26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工藝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潼關醬筍”是渭南市的傳統名優特產,以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外形美觀,紅褐透亮,色澤鮮潤,酥脆鮮嫩,鹹中有甜,筍香濃郁,醬香撲鼻,食之開胃,風味獨特,耐於長貯,最宜佐餐而聞名遐邇,素有“十里放香”的美譽。
潼關醬筍營養豐富,富含脂肪、蛋白質、胺基酸、粗纖維、糖分、氮化物、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分。並有促進食慾、壯健身體之功能。
潼關醬筍潼關醬筍

工藝特色

潼關醬筍的加工方法:用小刀削去外皮,去根切梢,截為4寸左右長短的小節,置於18℃的鹽水中先浸泡,發酵10天左右,呈米黃色。將醃好的筍坯,再放人面醬中壓實數日,取出後投清水中洗去鹹苦味,再入面醬中醃約半日,最後放入甜麵醬中保存一月,即為成品。加之套用潼關城南潼洛川的山泉水,醃製的醬筍獨具風味。自三百多年前創製以來,質量不斷提高,始終保持很高的信譽,經久不衰。

產地環境

潼關醬筍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選用當地所產上等萵筍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潼關北依黃河,南靠秦嶺,是八百里秦川的東大門。這裡氣候溫和,水源豐富,土地肥沃,萵筍生長期長,頭年10月—卜種,次年6月收穫,生長期達8個月之久。所產萵筍挺直堅實,個大皮薄,粗壯肉嫩,青脆可口,上下粗細均勻,葉黃,外皮發白,內皮變硬,為優質萵筍,號稱“鐵桿青筍”,是製作醬筍的理想原料。潼關醬筍採用山西潞鹽為輔料。這種鹽含硝大,食用雖不佳,醃製醬菜卻很理想。

歷史淵源

潼關醬筍創始於清康熙年間,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初由山西省臨晉縣(今臨猗縣境內)陶康村籍姚三才的曾祖父試製成功。其人在陝西潼關縣城開了一個菜店,兼賣油為生。為了減少蔬菜損失,增加收益,常注意鑽研蔬菜的貯存問題,以及淡季的蔬菜供應。先以陶瓷盆罐加鹽試醃萵筍,邊試邊改進,後來又用面醬醃曬,獲得成功,制出的醬菜味道鮮美,生意興隆,就在潼關石橋西開設了一個專門經營醬菜的店鋪,名曰“萬新合”醬園。由於經營有方,規模不斷擴大,至清嘉慶八年(1803年),資本發展成萬餘兩白銀,專賣醬筍醬菜,相繼增設“萬盛合”、“萬順合”等十多家分號醬園,分布於潼關華陰渭南西安鹹陽漢中等地,經營醬筍、八寶醬菜、醬瓜、糖蒜、面醬和豆醬等醬貨,尤以醬筍和八寶醬菜最負盛名。因產品精良,店鋪增多,皆以“萬”字冠其名。
道光年間,潼關醬筍被列為皇宮貢品,稱為“廷筍”。
據清代《內文獻》記載:“陝西潼關久著歷史,而城內外潼河沿岸水土優美,所產之醬筍醬菜為全省之冠。清時列為貢品。萬盛源自清道光年間,專制新品新品,歷百餘年,精益求精。”
新中國建立後,1956年,萬盛源醬園進行了公私合營,建立了潼關縣醬菜食品廠。
潼關地理潼關地理

生產情況

2011年,潼關醬筍年產量達300噸以上,產值100多萬元。暢銷西北五省區以及山西、隴海鐵路沿線,同時也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產品榮譽

1915年,潼關醬筍榮膺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1980年,潼關醬筍被評為陝西省優質產品第一名。
1982年,潼關醬筍被評為陝西省優質產品。
1983年,潼關醬筍被中商部評為優質名特產品。
1992年,潼關醬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潼關醬筍、醬菜赴印尼展銷,並載人《中國土特名產》和《中國土特名產辭典》等書。
潼關醬筍潼關醬筍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潼關醬筍產地範圍為陝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城關鎮、代字營鎮、桐峪鎮、太要鎮、安樂鄉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輔料
1.青筍(品種為鐵桿筍):保護區內生產的,粗細均勻、用指甲掐不動為準。每年6月中下旬採收。
2.甜麵醬:以保護區內生產的小麥粉為原料,用當地傳統工藝生產的甜麵醬。
3.生產用水:保護區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二)加工工藝
原料→削皮→剁節→清洗→鹽水浸泡→清水拔鹽→醬漬(四醬→三醬→二醬→新醬)→成品。
(三)加工要點
1.鹽水浸泡:原料入18度鹽水缸浸泡,早晚各攪拌一次,發酵十天,溫度過低適當延長發酵時間,呈米黃色即成。
2.清水拔鹽:採用清水拔鹽,須經兩次拔鹽每次一小時,過程中需翻動,鹽度降到10度即成。
3.醬漬:拔鹽後的原料轉入第四道醬中進行倒缸,經過日光蒸曬室外溫度30至35度為好,溫度過低適當延長蒸曬時間,每天中午上下翻攪一次,一定要均勻。過好四道醬後,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轉入第三道、第二道。每道倒缸醃製所需的時間是,3月至4月份10至15天;5至8月份需7至10天;9月至11月份需10天至15天;12月入冬後停止倒缸。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紅黃鮮潤,切片後為透明狀,味酥、脆、香、甜,醬香濃郁。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
≤85%
總酸
≤2.0%
食鹽
≥3.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潼關醬筍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陝西省潼關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潼關醬筍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