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名稱及其形成
潼關道早在夏時期即已出現。
夏啟征伐位於今陝西
戶縣的
有扈氏,商與周、崇等
方國的聯繫,皆經行此路。周武王伐紂,往返皆行
桃林塞。西周建國後,這條長安東大道成為宗周
鎬京與成周王城(在今河南洛陽市)間的驛傳之路。唐代為上都長安、東都洛陽間的大驛路,交通地位居諸驛路之冠。
宋、元、明、清時期,潼關道為官馬大道,是京都聯結陝西以及西北、西南地區的紐帶。
道路修治
潼關道行經關中平原東南側的階地塬區,線路平直開闊,路基比較穩定,除按規定“雨後除道”,初冬建橋,帝王出巡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修治養護外,未見大的修治工程。
潼關城在秦、漢、隋時置於塬上,唐武則天時移於塬下,沿黃河邊為路。
華陰城側一段驛路,原位於華岳廟北,唐玄宗時移於廟南,以便於途經華岳驛。唐開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十三日,“令兩京道路,並種果樹,令殿中侍御史
鄭審充使”[21]。廣德元年(763)八月敕:“如聞諸軍及諸府,皆於道路開鑿營種,衢道隘窄,行李有妨,荀徇所資,頗乖法理,宜令諸道諸使,及州府長吏,即差官巡檢,各依舊路,不得輒有耕種。並所在橋路,亦令隨要修葺。”[22]大曆八年(773)七月敕:“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種及砍伐樹木。其有官處,勾當填補。[23]
北宋熙寧五年(1072),“華州少華山阜頭崩,沙石阻塞道路,乃改道行少華鎮北三里處”[24]。
清代
左宗棠向西北進軍時,對潼關道進行了大規模修治,路基寬3丈至10丈。路旁植楊柳,綠如帷幄,艷稱“
左公柳”。華州境內官路雨後沒有及時鋪墊沙石,道路泥濘,
左宗棠嚴厲斥責華州知州。
長安以東的灞河上,秦漢時就建有橋樑,名為灞橋,是潼關道上一座十分重要的橋樑。自秦漢至明清,歷代均有毀修,清道光年間採用柏木梅花樁基礎建成石軸柱橋,歷百餘年未毀。
驛傳設定
潼關道為周、秦由京都東去的驛運幹道,其驛站設定史籍缺載。
漢長安城宣平門直對東方大道,又稱東都門。東都門外設有都亭,又名軹(枳)道亭。再東,灞橋附近有驛館,
王莽時更名為“長存館”。
霸上有霸陵亭,是函谷道、武關道、
蒲津關道三條道路的交會點。由霸陵亭東去,經曲郵亭、霸昌廄、鴻門亭、戲亭至陰盤驛。又東,渡泠水,經
鄭縣、武城、
華陰、船司空等城邑,出函谷關,達於洛陽。
唐代由長安都亭驛東去的驛路出通化門(長安城東面北來第一門),15里至長樂驛,又稱長樂水館,為京城東去第一驛,亦為百官迎來送往飲宴之地。白居易《長樂坡》詩云:“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接御溝,坡前終日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又《長樂亭留別》詩云:“灞風煙函谷路,曾經幾度別長安。”
長樂驛東去15里至灞橋驛,又名滋水驛,隋開皇十三年(593)置。灞橋驛迎送之事亦多,因稱灞橋為“銷魂橋”。
灞橋東去三十里至會昌縣,有會昌驛。天寶七年(748)十二月改稱昭應縣,驛名昌亭,亦稱昭應驛。
昭應縣東北14里處有陰盤城,天寶初年置陰盤驛。陰盤城東4里處為隋唐
新豐縣。新豐以美酒名,開有不少店鋪,生意興隆[25]。
新豐東去12里至戲水店,隋大業六年(610)置戲水驛,在戲水西岸,又名戲口驛、戲源驛。
戲水驛東行10里至零口,
武則天當政時,於零口置
鴻州。零口又東,經杜化驛、東陽驛(唐末廢杜化、東陽兩驛,置
渭南縣驛)、赤水店等地至華州鄭縣,有州驛,去長安180里。再東,經敷水驛、長城驛至
華陰縣。復東經永豐倉至潼關,去長安280里。
宋代,京都東遷開封,潼關道驛遞減少,大體為每縣一驛。
元代改京兆府為
奉元路。
奉元路與潼關問的驛路為通往大都驛路的一段。元代改驛稱站,在
奉元路鹹寧縣設
秦川站,東75里至臨潼站,又東80里至渭南站,再東50里至華州站,復東70里至華陰站,又70里至潼關,元代潼關未設站。
明代恢復唐宋舊制,改“站”為“驛”。
西安府的
秦川站改名京兆驛,在西安府治東南。臨潼站改名新豐驛,在城內。渭南站改名豐原驛。華州站改名華山驛。華陰站改名潼津驛。潼關設衛,有潼關驛。
明代在潼關、
西安府、長武縣這條主幹驛路上設有遞運所,負責輸運官物。
西安府東路計有西安遞運所(西安府治西)、灞橋遞運所(西安府城東20里)、新豐遞運所(臨潼縣東北18里)、
渭南遞運所(
渭南縣東郭)、羅文橋遞運所(華州城東10里)、華陰遞運所(華陰城內)、潼關遞運所(潼關城西關)。
清代
西安府東半部為鹹寧縣,設京兆驛,為東路起點。由
京兆驛東行70里至臨潼縣新豐驛,又東60里至渭南豐原驛,再東50里至華州華山驛,70里至
華陰縣潼津驛,又東40里至
潼關廳潼關驛。
清代除在官馬大道置驛外,各府、州、廳、縣間另有鋪路。每10里設一遞鋪,專責傳送公文邸報。潼關道沿線州、縣、廳共設遞鋪30處。其中:鹹寧縣5鋪;臨潼縣5鋪;
渭南縣6鋪;華州5鋪;
華陰縣8鋪;
潼關廳1鋪。
歷史作用
周武王利用此路滅商,建立西周。西周立國後,
周公東征,利用此路制服東方諸侯。
秦利用函谷路先與晉爭霸,後滅魏、韓、趙。
秦始皇五次東巡,有三次經函谷路出行。
西漢初年,劉邦與
項羽決戰於關東,
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15],為“軍無見糧”[16]的漢軍提供了有力的後勤支援,才得以戰勝項羽。
秦漢實行“強幹弱枝”政策,不斷遷徙關東豪富於
鹹陽、長安附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徙天下豪富於
鹹陽十二萬戶”。三十五年(前212)“徙三萬家麗邑(今
臨潼縣東北),五萬家
雲陽(今淳化縣北)”[17]。西漢時亦多次向長安附近各陵縣徙民。同時,在關中修築宮觀、城池、陵墓,徵發各地人丁、“刑徒”來關中服役。
秦始皇修陵墓、阿房宮等工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18]。沛人
劉邦“以
亭長為縣送徒酈山”[19]。可見長安東大道人員往來之繁忙。
隋、唐建都長安,需輸運江淮財賦以供京師,
隋文帝、
隋煬帝傾其全力開鑿漕渠,使之水陸兩通,以便轉輸。唐朝亦興漕路,歲漕穀米數十萬石,曾增至數百萬石。潼關道水陸兩途是唐王朝的經濟生命線。
唐玄宗
天寶十四年(755),
安祿山在
范陽(今北京)發動叛亂,天寶十五年(756)六月沿長安東大道攻陷長安,玄宗逃往成都。此後,唐朝中央與地方割劇勢力長期爭鬥不息,直至唐亡。
唐僖宗時,暴發了
黃巢農民大起義。
廣明元年(880)十二月五日,起義軍由潼關攻入長安,長安東大道“甲騎如流,輜重塞途,千里絡繹不絕”[20]。
北宋與西夏的戰爭長達百餘年,
關東的軍需物資經潼關道轉運至沿邊各地。南宋紹興九年(1139)三月,宋、金議和,初以“
河南地與宋”,一年後“復取河南陝西地”。
南宋皇帝派簽書樞密樓宣諭陝西,秘書少監
鄭剛中隨行,自
臨安府經潼關、長安至風翔府。
鄭剛中此行寫有《西征道里記》一書。
元代建都大都(在今北京)。由大都通達陝西以及甘肅、四川的驛路,經過潼關、長安(時稱奉元路)。
明代與韃靼軍事政權的長期對抗中,陝西居于軍事前哨,潼關道成為中原向沿邊輸送兵員、糧秣之路。成化八年(1472)九月癸丑,陝西巡撫
都御史餘子俊上疏云:“寇自成化五年以來,相繼犯邊,累次調兵戰守,陝西、山西、河南供饋浩繁。”
清代,西北、西南不斷發生變亂,康、雍、乾、嘉各期,不斷調兵遣將,經陝西前往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平定。鹹豐以後,
太平天國起義軍幾度入陝,清軍忙於鎮壓,潼關道軍事行動頻繁。為此,沿途各府、廳、州、縣,先後成立“幫差局”、“官車局”、“公局”、“官櫃”、“兵差義局”等組織,支應兵差,輸運官物。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於九月四日(10月26日)逃至西安。光緒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9月7日),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於八月二十四日(10月6日)“迴鑾”。行前,籌集白銀70多萬兩,除御車外,另備大車3000輛,裝載服裝、綢緞、珍寶古玩及文書檔案隨行。並令陝西巡撫征派民夫修治西安東路道橋。
路面皆用黃沙鋪墊,仿照秦漢舊規辟中央3丈6尺為“御道”,專供西太后和光緒皇帝鑾駕通過,兩旁各寬3丈,供百官、衛隊及行李車輛行走。沿途每隔三五十里,設行宮以備駐蹕、休息。沿途設香案,擺上糖果,供隨從官兵食用,耗費之大,人勞鬼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