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農村割稻

昔日的潮汕農民有著許多的農活,在這么多農活中,收割水稻可算是他們一年中最辛苦也是享受收穫的最快樂的事情。在沒有電力和機械設備的年代裡,一到水稻收割季節潮汕農村不分男女老幼都手拿鐮刀,扛著打穀桶(潮汕人稱為“摔桶”)奔赴稻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農村割稻
  • 外文名:Chaoshan rural rice cutting
  • 地區:潮汕
  • 活動:“摔桶”、“摔稻”、收割水稻
  • 工具:人工
在沒有電力和機械設備的年代裡,一到水稻收割季節潮汕農村不分男女老幼都手拿鐮刀,扛著打穀桶(潮汕人稱為“摔桶”)奔赴稻田。
來到稻田,負責割稻的老人、小孩或是婦女便開始忙活起來。割稻者要躬著身子,身體適度前傾,左手虎口向下順握著稻根以上的部位,右手緊握鐮刀伸往稻根處使勁地拉動,帶齒的鐮刀便在稻根有韻律地飛舞,幾捆水稻就被攥在割稻者手掌中。割稻者兩手要嫻熟配合,兩腳得快步挪動,割下來的稻把需要疊放整齊成“十”字形放在割稻者身後,避免壓到還沒割的水稻或者弄得參差不齊。割稻者接著一個轉身,揮一揮稻子,又齊整地擺放在身後。無論是接或者扣,割稻的刀口是要壓在稻稈朝下的,否則容易上滑,一不小心會割破拿稻把的手。割稻,除了腰酸背痛之外,汗流浹背也自然無法避免。汗水流淌渾身黏糊糊的,臉上的汗水很容易就流進眼睛,酸疼異常。
割完水稻後,還需要有人打穀子(潮汕人稱為“摔稻”),這個重任一般是由年輕力壯的男性負責。“摔稻”除了需要體力之外,還要能忍受炎熱和癢痛。那水稻葉上長有極細的倒鉤,會劃傷人的皮膚;灰塵中夾雜著很多的似乎有毒的穀粒針芒,隨著風吹會掉落在身上令人瘙癢難當。
“摔稻”時要用到“摔桶”,它主要由桶、篾、短木梯三部件組成。桶面橢圓形,約長1.5米×寬0.75米×高0.75米。篾笘約高1.5米×寬2米,主要作用是把住摔打稻稿時的穀粒,木梯約1米長,掛在桶沿尖形的一端,伸向桶里,稻捆往梯面摔打,穀粒便掉在桶里。潮汕地區過去就有《摔桶打穀》歌謠:“竹木城門無關鎖,掛張梯子乃短短。把總人去繳公糧,出來見了阿黃稿。”“把總”是明清時低級軍官,喻農夫雙手攥住稻捆:“黃稿”則是脫粒後之稻草。
“摔稻”的姿勢是很有講究的。“摔稻”者首先要雙手捏緊水稻莖幹後部(如果握稻較多,則要用左手挑起3至4根禾稻,繞過右手的大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緊緊夾住),然後雙手向上揚起與頭齊平(手動作要緩慢,以防止穀粒帶出桶外),在空中劃一個弧圈,呈“雪花蓋頂”之勢,接著用力往梯面摔打,穀粒就在慣性作用之下掉了下來。一捆水稻拍打時雙手還需稍作抖動,這樣有利於已脫粒的穀物全部撒落於谷桶內,防止穀物在再次上揚中拋撒。“摔稻”者還要連續把這捆水稻翻打幾次直至穀粒完全脫落。這樣原來沉甸甸的一把水稻,經反覆打過後,稻穀已基本脫落在“摔桶”中,手裡捏的是一把稻草了。這把稻草放在“摔桶”邊上,待第二次打好後,將兩把稻草合二為一,隨接抽出幾根稻草,一手捏住稻草根,一手往稻草把頭上纏繞兩周,然後用力一抽,一節稻草就捆成了。打完水稻一段,“摔桶”就往前挪一段,單純靠人手“摔稻”是很不理想的,效率低,耗力大,“摔稻”者有時收完水稻後連胳膊都腫了,抬都抬不起來。
如今,隨著全自動的收割機開進潮汕農村,不管再寬的面積,只要收割機一過,就只見稻草整齊地擺在田裡,穀子就像噴水一樣噴灑在機上的斗里,再不需要人去割和打了。潮汕農村過去割稻穀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也漸漸遠去,留在了人們記憶的深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