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蠑螈

潮汕蠑螈

潮汕蠑螈(學名:cynops orrphicus)為蠑螈屬的一個種類,潮汕蠑螈體長約7-9厘米,背和體側均呈黑色,棲息在海拔1400-1600米的沼澤。在水中捕食蚯蚓,甲殼類,蟎蟲,昆蟲及其幼蟲。分布於中國廣東潮州,是中國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潮汕蠑螈
  • 拉丁學名:cynops orrphicus
  • 別稱:汕頭蠑螈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有尾目
  • 亞目:蠑螈亞目
  • :蠑螈科
  • :蠑螈屬
  • :潮汕蠑螈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相關種群,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成螈全長74mm,頭體長46mm左右,尾長略長於頭體長或等長,雌螈尾長相對比雄螈長。頭扁平,吻部圓,吻端鈍圓;唇褶明顯;無囟門,犁骨齒列呈“∧”形。軀幹圓柱狀;尾基部較粗,向後尾部逐漸側扁,背、腹鰭褶較平直,尾後段漸窄,尾末端鈍尖。頭背面略凹;枕部有“∨”形隆起,與體背中央脊棱相連,少數個體背脊棱不顯。體背、腹麵皮膚較光滑,有痣粒,肋溝約14條或不顯;咽喉部較光滑,頸褶明顯或不顯。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略粗且長;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重疊或互達對方掌、跖部;掌、跖突略顯或明顯;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第五趾基部具蹼。體背面黑褐色或黃褐色,色淺者體尾有黑褐色斑點;咽喉部和體腹側黑斑形狀變異頗大,體腹面中央橘紅色多形成縱帶;前、後肢基部腹面和掌、跖部各有1個橘紅色斑;肛前部橘紅色,後部黑色;尾腹面前4/5左右為橘紅色。雄性肛部隆起呈肥腫狀,其背鰭褶比雌螈明顯。
潮汕蠑螈潮汕蠑螈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廣東潮州鳳凰山天池。

生活習性

潮汕蠑螈棲息在海拔1400-1600米的沼澤,沼澤水深約1米,有茂密的水生植物。繁殖於水池和小湖,棲息地隨著幼體生長變遷。 冬眠期間生活在陸地生,包括森林和輕度退化的地區。在水中捕食蚯蚓,甲殼類,蟎蟲,昆蟲及其幼蟲。

繁殖方式

潮汕蠑螈,進行非抱對的體內受精。當雄性個體感知到周圍有交配機會時,迅速地逼近雌性,來到雌性頭部前方,通過吻觸的機械刺激方式與雌性進行交流,吸引雌性的注意力。雌性在追隨過程中其泄殖腔在通過精子囊上方時將精子囊納入體內。當雄性確認雌性納入精子囊後,轉身將雌性的腹部咬住,使雌性身體出現一定時間的僵直不動,以保證雌性納入的精子被完整儲存。儲存在泄殖腔區的精子將在雌性排卵時對卵進行受精。
潮汕蠑螈潮汕蠑螈

相關種群

以下為蠑螈屬種群,均分布於亞洲東部。
日本有劍尾蠑螈(Cynops ensicauda)和紅腹蠑螈(Cynops pyrrhogaster)兩種。
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蠑螈(Cynops orientalis)分布最廣,常見於華東和華中地區;
藍尾蠑螈(Cynops cyanurus)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Cynops cyanurus cyanurus)見於貴州水城,藍尾蠑螈楚雄亞種(Cynops cyanurus chenggongensis)見於雲南中部;
呈貢蠑螈(Cynops chenggongensis)僅見於雲南呈貢。
潮汕蠑螈(cynops orrphicus)分布於中國廣東潮州

保護級別

主要威脅: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人類基礎設施建設的旅遊活動。
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