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常,在給定的任何時間裡,只有衛星會被所環繞的更大天體潮汐鎖定,但是如果兩個天體的物理性質和質量的差異都不大時,各自都會被對方潮汐鎖定,這種情況就像
冥王星與
卡戎。這種效應被使用在一些人造衛星的穩定上。
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為地球跟月球之間實現了潮汐鎖定,這就像我跟你之間有一個吸引力,但是我前胸受到的吸引力跟後背受到的吸引力是不一樣的,就會導致每天像是有人在牽扯我,慢慢會讓我的自轉和公轉同步,所以在地球上,我們始終只能看得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但是,這種潮汐鎖定實際上在太陽系的天體裡面是比較多的,比方說,行星和衛星之間,太陽系外的其他的恆星和行星之間,都會有這樣的潮汐鎖定現象。月亮的引力會引起地球上每天兩次漲潮,兩次退潮,我們稱之為潮汐。不僅地球上的海洋會有潮汐,其實地球上岩石圈每天也會起伏60厘米,這叫固體的潮汐。
機制原理
在自轉率的改變上,大的天體A將天體B潮汐鎖定,需要A的引力在B的隆起的誘導下造成扭矩。
潮汐隆起
A的引力對B造成潮汐力使得B的引力平衡受到扭曲,形狀在朝向A的軸線方向上變得細長;相反的,在垂直A軸向的維度上略有減少。這種扭曲現象被稱為潮汐隆起。當B未被潮汐鎖定時,這個隆起會在表面旅行,兩個高潮之一會在靠近A在正上方的一個點。對大型的天體而言,由於本身的重力,形狀位接近球體,潮汐的扭曲會造成輕微的扁球體,也就是說一個沿著主軸方向軸對稱的橢球體。較小的天體也會經歷這種扭曲,但這些扭曲是不規則的。
隆起拖曳
物體B對潮汐力引起的周期性的重塑會施全力 (Exertion) 的抵抗。事實上,有時候B需要一些時間來重塑重力的平衡,但在這段時間,A-B的軸向因為B的旋轉已經改變,所以形成的隆起會與A-B軸向有一段距離。從太空中的瞭望點來看,隆起最高點的方向與指向A的方向已經有了偏差。如果B的自轉周期短於它的軌道周期,這個隆起將超前於A-B軸的指向;反過來如果B的自轉周期較長,取而代之的是隆起將落後。
結果的扭矩
由於隆起偏離了A-B軸指向的方向,A的引力將拉住這些質量而對B施加了扭矩。在面對A的隆起扭矩的作用在使B的自轉符合軌道周期,但在"背面"的隆起是遠離A的,因此起了相反的作用(維持自轉的周期)。不過,朝向A這一側的隆起比背面的隆起更靠近A大約相當於B的直徑,所以會經歷較強的引力和扭矩。來自這兩個隆起扭矩的淨效應,是永遠朝向B的自轉周期與軌道周期同步,也就是結果終將是潮汐鎖定。
軌道變化
A-B系統的總角動量在這個過程中是守恆的,所以當B減慢速度和失去角動量時,軌道的角動量會提升相似的量 (其中也有一些對A的自轉造成較小的影響)。這樣的結果是導致B在減緩自轉速度時,相對於A的軌道會提升。而另一種情況,當B的自轉速度太慢時,潮汐鎖定的作用會使它的自轉加速,同時使B的軌道降低。
大天體的鎖定
潮汐鎖定的效應也會發生在大天體A上,只是因為B的體積較小,引力作用也較微弱,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將A潮汐鎖定。例如,地球的自轉就因為月球而逐漸減緩,從一些化石在地質時間上的推宜可以察覺其總量。對於大小相似的天體,這種效應在同等級規模的天體上,或許會兩者同時被潮汐鎖定。矮行星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就是最好的例子 — 只有從冥王星的一個半球可以看見卡戎,反之亦然。
自轉軌道共振
最後,在軌道離心率較高的情況下,潮汐力是相對較弱的,較小的天體最終可能會產生軌道共振而不是潮汐鎖定。在這種情況下,軌道周期和自轉周期的比率是一些明確的分數,像是1:1。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水星的自轉-鎖定到與公轉太陽周期為3:2的共振。
相關事件
衛星
在
太陽系中許多值得注意的衛星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潮汐鎖定,因為它們的軌道非常接近而使潮汐力因為距離的減少而迅速增加 (與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值得注意的例外是氣體巨行星外圍的不規則衛星,距離比那些知名的大衛星遠了許多。
冥王星和
卡戎是潮汐鎖定的一個極端例子。與主星相比,卡戎是一顆相對較大的衛星,軌道也非常靠近,使得冥王星也被卡戎潮汐鎖定。實際上,這兩顆天體彼此相互環繞著 (質心位於冥王星外),好像是以一根竿子固定著表面的一個點而相對著。
小行星衛星是否潮汐鎖定,大部分的情況仍屬未知,但預期軌道緊密的密接小行星聯星會如同密接聯星一樣是潮汐鎖定的。
地球的月球
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都大約是4星期,因此無論何時從地球觀察月球,都能看見同一面的半球。直到1959年,從
前蘇聯的太空船月球3號傳送回來的照片,才完整的看見月球背面。
儘管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完全被鎖定,但是由於
天秤動和視差,從地球重複的觀測,仍可以看見月球總表面的大約59%。天秤動主要的成因是月球軌道的
離心率造成的軌道速度變化:使地球的觀測者在周場上可以多觀測到約6°。視差是
幾何學的效果:是在地球表面上相對於地月中心聯線的偏移量,而因為這個關係,使月球在我們的地平線時,可以多觀察到月球表面的一點邊緣 (大約1°)。
行星
直到1959年才由
雷達的觀測,否定水星是被太陽潮汐鎖定的。取而代之的是3:2的
軌道共振,每自轉3周時公轉太陽2周,而水星的離心率使這種共振得以穩定。天文學家原本認為它是被潮汐鎖定的,因為每次適合觀測水星時,它都因為3:2的共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觀測者,出現它似乎被潮汐鎖定的景象。
金星的每583.92天與地球會合一次,幾乎是金星自轉的5個太陽日 (精確的說是5.001444金星日),使得每次接近地球時都是相同的表面。這是偶然的關係還是與地球的某種潮汐關係,仍不得而知。
恆星
整個宇宙的密接
聯星都被認為是潮汐鎖定的,已經被發現軌道極為靠近主星的系外行星也被認為是潮汐鎖定的。一個尋常的例子,MOST已經證實
右攝提二 (
牧夫座τ) 的一顆行星是潮汐鎖定的。幾乎可以肯定潮汐鎖定是相互的。
天體列表
已知天體
太陽系
系外太陽系
右攝提二b (
牧夫座τb) 已知是右攝提二 (牧夫座τ) 被鎖定的大行星
距離我們490光年的
克卜勒186系統中有四顆行星已經被潮汐鎖定
疑似天體
基於比較主星鎖定一個天體所需要的可能時間,和它存在於軌道上的時間 (可比得上太陽系大多數衛星的年齡),許多衛星被認為是被鎖定的。但是,有些的自轉是不知道或是所知不多,它們是:
可能被土星鎖定
S/2004 S 6
S/2004 S 4
S/2004 S 3
S/2004 S 6
S/2004 S 4
S/2004 S 3
可能被天王星鎖定
可能被海王星鎖定
系外太陽系